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是山東的重大政治責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大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扎實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省農林水工會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工會、省自然資源廳工會、省淡水漁業研究院工會、省林科院工會組織相關專家到東營市墾利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活動”,為當地漁民、企業“送技術、獻愛心”,解決漁業生產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動黃河戰略相關工作任務落實,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群眾,助力鄉村振興。
專家們實地調研了黃河口大閘蟹養殖基地,現場考察了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項目基地,在黃河口大閘蟹產業技術研究院詳細了解鹽堿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耐鹽堿植物育種和推廣等情況。結合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專家們為養殖戶講授了“大閘蟹提質養殖模式與關鍵技術”“鹽堿地漁業水環境特征與調控技術”等綠色實用技術,幫助提高產量、品質,改善生態環境,推動山東漁業高質量發展。到永安鎮五村村委看望了省派東營墾利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成員,并贈送了科普書籍及生活用品。在黃河原蓄滯洪區居民遷建的董集鎮楊廟社區,深入調研了為民服務中心、草編加工合作社、婦女兒童家園、老年人之家,與社區干部深入交流了加強基層黨建、開展便民服務、促進群眾增收等工作,楊廟社區從過去黃河灘里的“窮窩窩”,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園”,變化翻天覆地,充分展現了黨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政策的巨大成就。在黃河口國家公園,有關專家就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修復,實施黃河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推進黃河三角洲特色植物保護、撫育和植被恢復等課題,與當地干部和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鄉村、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針對沿黃沿海鹽堿地的特點,從綠色養殖、鹽堿地改良、環境保護等多維度助力黃河三角洲科學發展,以實際行動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有關部署要求,展現了全省農林水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