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玲

摘要:2022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1】。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立足于學生生活的基礎上,創設出恰當的情境,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真實的參與,以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有所提升。
關鍵詞:統編版 口語交際 情境
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第一學段收錄了16篇口語交際話題,每冊收錄了4篇。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第一學段的口語交際是這樣要求的:“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5.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2】可見,口語交際教學更貼近生活,向更加實用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更加突出其交際功能,體現了口語交際的新時代教學重視語言交流功能的新概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從《課程標準》中折射出來的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聽說能力不僅表現在語文學習中,更多是的學生現實生活中的重要運用。那么,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在雙減背景下,應怎樣高效的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呢?
一、通過游戲,激發口語交際的興趣
喜愛游戲是兒童時期與生俱來的本能。兒童在游戲中快樂,自在,和諧,全身心地投入,以致忘我,迸發出勃勃生氣和創造力。皮亞杰早就指出:“從認知的角度觀察,游戲是一種智力活動。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游戲本身是一種效果不可低估的學習方式,可謂玩中啟智。”【3】
而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我說你做》,借用游戲可以讓小朋友在游戲情境中交流信息,運用知識,讓學生樂學,愛學,進入忘我狀態,讓教學進入沸騰。
老師可以先利用課本上的情境圖進行一個簡單的導入:同學們,經過一個充實的課堂,我們迎來了開心的課間十分鐘,那這寶貴的課間十分鐘,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活動呢?(在一邊導入這個口語交際時,老師可以指定幾名同學,交代好游戲規則——即一個人發出指令,另一個做出動作。在這里也可采用小組合作競賽的方式開展游戲。)學生在參與中,基于口語交際中所呈現的情境圖,鏈接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情境,有效的激發了他們主動參與其中的興趣。不僅鍛煉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團結互助的集體意識。
二、創設情境,拓寬口語交際話題
教學的實踐源于情境的基本創設,在實際教學中,生動有趣適宜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情緒,因勢利導,讓兒童在渲染著趣味的學習環境氛圍中,進一步生成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一)借助表演創設生動情境
在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中收錄了這樣一則口語交際《打電話》,在教學這篇口語交際時,可以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展開表演體驗教學。
通過創設打電話這個情境,可以讓孩子融入在打電話這個具體情境中,自我角色的代入不僅可以調動兒童感官,同時也可讓孩子在情境中思索在打電話這一情境里應注意什么,從而在無形中實現本課教學目標——學會打電話的方法,能把話說清楚,說明白,學習說簡短的話,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課堂現場的角色扮演情境使得學生不僅可以聽到,還可以看到。兒童情緒激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結果。
(二)運用媒體創設想象情境
多媒體教學情境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全方位展現形成情境教育的主要內容。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音樂的聲調的搖曳和光芒在水面上浮動完全相同,那不僅是比喻,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留下的相同的痕跡。”【4】{在教學《用多大的聲音時》,筆者通過言語以及多媒體圖片創設情境,再通過多媒體播放不同程度的聲調,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認知編織語言,以形成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
三、借助課文插圖,引發口語交際聯想
在第一學段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口語交際內容都包含了導語,情境圖以及相應的交際提示。在指導學生組織口語交際活動時,首先要明確正確的看圖方法,要求學生說一說圖中所畫的是什么地方,圖畫中出現了都有哪些人物以及他們正在做什么等基本信息。例如,在教學《用多大的聲音》這一口語交際過程中,通過課文插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口語交際的主要內容,然后為學生輔助相應的課文插圖,在插圖中呈現的是不同的場景,以及不同人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認真觀察這些插圖,說一說圖中畫了哪些人物,他們正在做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又該用多大的聲音說話呢?從而啟發學生思考并展開繼續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的提供一定的輔助,使得低齡段的學生在表達上更輕松,表達的內容也會更加豐富。當然,在16篇的口語交際主題中,僅僅依靠看課文插圖去展開對話并不能使學生有話想說,甚至語言很貧瘠的停留在圖畫上。因此,在基于這一背景下,有一部分的口語交際選用的課文插圖進行了合理的留白,以便讓學生在前面提供的線索上能更好地發揮想象,為低齡段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的價值在于回歸學生的真實生活,提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交際的能力,以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小學低段口語交際教學意義如此重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必須要堅持創新口語教學,依據學生成長特點合理地構建教學框架,那么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訓練效果就能有效提升。教師通過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不同類型的話題,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使學生逐漸螺旋式地、潛移默化地養成文明交際的習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3】李吉林. 情景教育精要 . [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6.4)
【4】莊明雅 .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J].學周刊,2019(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