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勁爭
摘 要: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之間也出現了所謂“內卷”的情況。這不僅是一種自我消耗的體現,還導致學生之間的競爭力不斷加強,由此反映出了教育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國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就以“雙減”為背景,對學校德育美育校本資源開發與整合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雙減”;德育美育;開發與整合;研究
引言
在過去,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這就導致學生的課業壓力過大,課余時間變少,十分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如今的教育觀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雙減”政策便是在此基礎上,強調要減輕學生的雙項負擔,一是過重的作業負擔,二是繁雜的課下培訓負擔。其政策的出臺不僅能夠使減輕學生學業上的負擔得到落實,讓其身心得到放松,還能完美解決學生知識面單一狹窄的問題,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均衡發展。
一、對德育美育的教學探討
(一)整合本校資源,發展德育美育
學校作為一個重要的教書育人的平臺,其教育和資源對學生的發展來說也是非常重要,就從德育來說,所謂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道德的教育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一個學生來說,知識的學習只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而道德的培養則是做人的根本。不論是德育還是美育,都應該由學校幫助其建立一個大體的框架,這就離不開學校對資源的提供。首先在基礎上學校要開展德育和美育課程來幫助學生有基本的認知,比如體育課、美術課或者是音樂課等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使其美感得到有效提升[2]。或是政治課、道德課等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三觀。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學校提供的資源不應該只限于這些,還要根據上述的觀點,將這兩方面的課程和實踐結合起來。舉個例子來說,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的資料收集工作,然后在課后組織活動,激發學習的興趣,以學到更多東西,學校將本校的資源進行整合,確保給學生最有效的教育,這樣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就能更輕松的得以實現。
(二)打破課本局限,豐富實踐活動
在學校里,學生學習知識的來源一般都是課本,課本中講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講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大家只能借助課本來發揮想象,想象出來書中所描繪的景象。具體情況到底如何,不得而知,這就是課堂和課本的局限性,因為條件不允許,所以遲遲沒有打破[1]。但是經過一系列改革,決定要加大實踐參與,多聽、多看、多感受,學到的知識比課本上多得多。可以經常組織一些公益活動、社會實踐、或者是參觀活動、訪問活動,讓他們在學習之余開闊眼界,運用自己的能力去了解這個世界上任何想了解的事物。比如開展“彎彎腰撿瓶子”活動,讓學生在空余時間或者在路上看到瓶子要撿起來并且做好垃圾分類。這樣下來學生不僅可以為保護環境做一份貢獻,還能滋生一種社會參與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通過這種活動來體會清潔工的不易,將心比心,不亂丟垃圾,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再比如做一些調查訪問的工作,就拿當地的歷史教育來說,可以讓學生根據當地的一些名勝古跡和博物館去了解腳下這片土地,在實踐中把知識牢牢地記在腦海里,增強其共情能力,并且在歷史底蘊的熏陶下,培養學生對美的認知,提高審美能力。切切實實地把實踐融入到學習當中,可以使學生的眼界得到提升,并且能夠全面得到發展,不再局限于課本。在平時多融入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格局放大,眼界放寬,自然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對世界上美的認知。
二、對德育美育的教后思考
(一)改變舊機制,探索新機制
現在的學生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升學。并且是在全面發展的情況下進行升學,所以學習的壓力減小了,升學的壓力并沒有減輕多少。德育美育的資源對學生來說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提升了他們的認知,使其綜合素質都得到了有效發展,但是升學的壓力并不能被忽略。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學生的升學壓力也與其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校在此基礎上將以前陳舊的考試機制進行改革,增加有關于德育和美育的部分,這樣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考試內容的靈活程度,也會使德育美育更加受到重視,更有利于德育美育的推行與發展。
(二)加強教育引導,從宣傳開始
不得不提到“雙減”政策的下發,一直以來,教育一直是國家重視的項目。青少年是國之根本,國家的未來,所以國家也在根據社會形勢積極尋找所出現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更正。“雙減”政策更是近年來根據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現狀而頒布的一個高效決策,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摒棄常規教學,得到更好的教育[3]。雖然說全國都被要求貫徹實施,但是怕落實不到位,所以要大力宣傳其好處,使其貫徹落實到教育的方方面面,齊心協力,為教育提供一條更光明的路。
(三)做好落實監督,營造良好氛圍
不難想象,德育美育的加大教育會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什么。學生作業壓力和學業壓力減輕,有了足夠的休息時間,不會再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拓展了視野,學到了更多東西,不再局限于課本,對學習的熱情大大提高。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和體驗,綜合方面都得到加強。而家長再也不用在擔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之余擔心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也不用再因為補課班的名額搶來搶去,送禮賄賂,這一點在影視劇中經常得以體現。由此可知德育美育課程的實施帶來的好處多多,所以更加要落實在每一個學生身上。但是為了防止有些學校惡意競爭,變相“內卷”,就要加大監督力度,并且制定一些懲罰措施,務必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這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
三、總結
教育是一個不斷實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只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而好的教育能使學生受益一生。但是教育并不是一開始就能有一個好的節點,這需要根據時勢不斷進行改革,“雙減”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且只是一個開始。德育美育方面資源的整合會使教育錦上添花,但同樣離不開各相關方面的努力,教育方面的優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孫艷春."雙減"背景下農村中小學美育課程的實踐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4):2.
[2]林秀芳.以藝陶美以美修德——"雙減"背景下美育新樣態[J].福建教育,2022(5):3.
[3]潘麗琴."雙減"背景下美育進中考的新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