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江漫
校園是教師工作的平臺,學生成長的家園,更是我們最為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校園這片土地,陌生的卻是師生之間心靈的交流。或許會有人說,這么熟悉的地方,有什么好探訪的;即使開展了也索然無味,沒什么吸引學生的新意。實則不然,我們班探訪校園活動開展得極為有趣,深受學生喜歡。總計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和大家分享。
一、精心布置,合理引導
“教給學生觀察”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至理名言。他說:“請你教給學生觀察和看見周圍世界各種現象的能力吧。當自然界發生轉折的時候,請你把兒童帶到大自然當中去,因為這時候正發生著迅猛的、急劇的變化。”毫無疑問,校園是教給學生觀察的好地方。
還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們走出教室情景。二年級的雪天,我正在上課,窗外飄起了鵝毛大雪,生怕這雪不再來,便叫上孩子直奔操場。一個個如出籠的小鳥,在雪地中肆意狂奔,我用相機定格一張張天真可愛的笑臉。這便是我們班第一次開展的探訪校園活動。事后回到教室,孩子們寫下玩雪的感受。文字雖稚拙,但真實的體驗卻極富感染力。
為此,我每年都會帶著孩子們,手捧筆記本,引導孩子觀察、感受校園的美麗與變化。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以“玩”的名義進行,不硬性規定任務,讓孩子放松“玩”,樂在其中。結束后,只要孩子自己寫下有關文字,予以肯定和贊賞。開展一次活動就是一次小小的旅行,孩子有了新鮮感,將所看、所思、所想、所悟寫出來,留下成長的點滴,哺育他們的智慧,滋養他們心靈。
二、學會觀察,感悟生命
學生在探訪校園活動中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每當他們迎著溫暖的風、徜徉校園時,他們觀察到校園細微的變化。“月季花肥嘟嘟的,有紅的,有粉的,飄著花香,聞一聞香味,讓人神清氣爽……廣玉蘭清閑地在天空中漫步。”在學生的作文中,類似的句子隨處可見。如果沒有仔細的觀察和思考,就寫不出這樣的句子。
春天,孩子們仔細觀察柳樹的嫩芽,發現葉子并不是一片一片長于枝頭,而是一小簇一小簇冒出來;滿枝潔白繁茂的櫻花在一場春雨過后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小小的櫻桃。夏日,孩子們在花壇邊看到了鼻涕蟲,便爭論起是蛞蝓還是蝸牛,幾個好奇的男孩兒圍過來……回家查閱資料,他們不僅分清了這兩種動物,還查出了蝸牛竟然有兩萬多顆牙齒……生命就是這樣奇妙,明明立了冬,校園里卻還有菊花在綻放,很多植物依舊開出五彩的花朵,孩子們冬天的蕭條感一掃而光。原來,真實的大自然也并非那么四季分明。
漸漸地,孩子們被眼前的美好所打動,他們生出了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關心每一朵花的味道,每一只螞蟻的去處,感悟生命的寶貴與神奇,“笑聲回蕩在校園里/韶華易逝/青春時光需要珍惜。”冬意漸濃,去抓秋天的尾巴,從教室出發,直奔冬園……山茶樹的葉子,還是深綠,還有小小的山茶果,都嫩綠嫩綠的。
三、滋養情感,提升表達
我們班開展的探訪校園活動,除了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之外,還讓孩子們體悟人間之情。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對學校、老師、同學就有了較深的感情。當他們認真走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往日的歡聲笑語,往日的點點滴滴,一幕幕展現出來,“山茶花紅的發紫/讓我看到了初春的味道……我們將不再見到她。”“她陪伴我們學習,陪伴我們成長,雖然只陪伴我們六年……這里才能讓我們深深回憶。”透過文字,我讀到了孩子們的眼,讀到了他們的心,他們的情。老師給不了這些,只能為他們創造機會,在潤物細無聲的活動中,讓學生去感受師生情、同學情、母校情。
每個孩子都在成長、進步,寫作水平差的孩子,連句子都寫不通順,但在開展活動后,總能給我驚喜,寫得文從字順不說,還冷不丁冒出一些優美的語句、富有哲理的語言。比如張錦同學,游覽春天的校園后,竟寫出“池塘里綠油油的青苔,在陽光的沐浴下醒了過來。魚兒們,從寒冷的冬天挺了過來,在陽光下開始游戲。”寫作水平好同學,作文沒多大困難,活動過后,會進行語言的提煉。如,“探尋校園的夏天”活動后,他們的題目就讓我感到驚喜,《夏至未至》《夏天搬了家》《夏天的色彩》《夏日·校園》等,孩子獨特的思想和收獲得到充分的體現。他們用自己獨特的風格表達思想,每種層次的孩子,都能自由組織語言,都有屬于自己的成果。
四、探訪校園,拉近距離
我與孩子們曾沐浴著溫暖的春風,奔跑于綠茵茵的足球場,曾在夏日的小雨里坐在茂盛的紫藤架下避雨談天,曾與他們一道觀察東園里的鳥窩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也曾與他們一起將美好的感悟流于筆尖。在這樣的活動中,老師和學生顯然成了朋友,我懷著一顆童心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索,一起感悟,我們之間是平等的,是無話不談的,所以才有了我給他們偷偷拍下的一張張照片,才有了那一段段美好的回憶。
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的同時,大自然美好的一切也慢慢讓孩子們浮躁的心靈得到浸潤,變得寧靜。所以我們班的孩子總的來說還算安靜。當然,和諧的師生關系亦是營造和諧團結的班級氛圍的重要原因。所以,探訪校園的同時,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建立師生之間情感和信任的紐帶,創造出校園美麗的風景線。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會堅持將這項活動開展下去。因為我愿意懷揣一顆童心,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發現;愿意將這項活動作為跟孩子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的載體;愿意在這樣的過程里,享受快樂;愿意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繼續探索,繼續追尋,相信沿途定有別樣的風景,而我和孩子們探訪校園的身影就是這風景中最亮色的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