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盧琴

[摘要]微媒體時代催生了眾多新型互聯網傳播手段,其中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尤其受青年學生關注和喜愛。為了讓大學生的日常黨務工作開展更加便捷,很多高校已經將傳統的黨務工作與微媒體相結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微黨務”工作模式。文章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財經學院的“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為例,探究黨務工作網格化的管理思路和實踐,為高校“微黨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媒體;“微黨務”;運行機制;路徑探索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少高校開始關注新媒體與黨務工作的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1]可見,高校開展黨務信息化工作尤為重要。目前,不少高校通過不斷創新黨務工作形式,推進黨務工作平臺的建設,以期進一步提高黨務工作的效率。
一、當前高校學生網絡黨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網絡黨務工作的團隊建設不夠完善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要做好網絡黨務工作,需要配備一支既具有網絡相關技術專長又熟悉黨務工作的團隊。但目前各高校從事學生黨務工作的人員大部分是高校輔導員及專職組織員,高校想要依托融媒體促進黨務工作的創新,就需要充分考慮黨務工作者對新媒體環境的適應能力及應用新媒體平臺的能力。相對傳統的黨務工作,當前網絡黨務工作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薛小榮在《網絡黨建論:互聯網時代政黨的組織變革與社會適應》一書中提道:“當前社會,信息網絡技術對當代中國政治生活領域的深刻影響已經日益明顯,中國共產黨必須積極、主動地適應由信息技術發展所引起的社會變革要求。”[2]因此,高校亟待打造一支政治覺悟高且專業技術強的“微黨務”工作團隊,從而在新媒體環境下能更好地應對黨務工作的各項難題。
(二)網絡黨務工作的平臺建設步伐緩慢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青年學生的生活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在此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務工作應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的黨務工作平臺是否貼近學生實際。傳統的黨務工作平臺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內容建設方面,多為純理論知識傳播、互動性少,且傳播形式較為單一。目前,在高校黨支部里,00后的青年黨員學生為數不少,而大學生作為手機網民的主要群體,要想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就需要黨務工作人員積極樹立應用新媒體的理念,避免傳統黨務工作中的單向傳播、覆蓋面偏窄等問題,加快建設高校網絡黨務工作平臺,真正發揮“微黨務”工作的效能。
(三)網絡黨務工作的形式有待優化
高校黨務工作實現網格化、信息化是當前網絡黨務的必然趨勢,相較于傳統的黨務工作,網絡黨務不僅簡化了黨務工作的流程,而且有助于搭建高校黨務宣傳工作的新平臺。從當前的部分高校黨務網絡的工作形式來看,其雖融入新媒體元素,但大部分仍停留在起步階段。有些網絡黨務平臺僅在形式上注重外觀設計和欄目多樣化,缺乏具體的思想引領和黨務特色內容,未能有效達到政治教育、輿論宣傳、凝聚人心的效果,在廣大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不大。
(四)網絡黨務工作的互動優勢不明顯
當前,高校新媒體平臺眾多,為與青年學生更好地融合,大部分微信公眾號都十分注重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用語來創作推文,以吸引廣大青年學生的關注并產生互動。高校網絡黨務工作因起步較晚,大部分平臺依然采取的是傳統的宣傳模式,如發布政策文件、理論學習推文等單一的信息輸出,相較于其他組織的微信公眾號,平臺的互動性功能較弱。有的黨務微信公眾號雖設置了留言、評論等反饋信息的渠道,但因后臺長期無專人管理,最終也流于形式,很難真正實現黨務工作與青年學生的互動和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網絡黨務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微黨務”的主要特征
(一)黨務信息的傳播形式更多樣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黨務信息的傳播形式也開始朝著多樣化發展。傳統的黨務信息系統主要依靠信息平臺的單向傳播,形式上也較為單一。“微黨務”實現了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轉變,其功能和特征主要體現為:以“微”著眼,基層各級黨組織利用各類新媒體工具,搭建理論宣傳平臺和基層黨建品牌的展示窗口,創新性地開展各類“微教育”以及黨務“微服務”,為基層各級黨組織發展、培育、教育、管理黨員做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通工作,增強黨務信息的及時性、平等交流和傳播以及基層黨務工作的實效性。
(二)黨務信息的平臺創建更加科學化
在新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高校黨務工作也在不斷更新工作理念,積極探索新的工作平臺。靈活運用新媒體手段開展黨務工作,科學建構新媒體平臺以適應新媒體環境已成為當前高校黨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挑戰。“微黨務”作為新興的載體,其以覆蓋面廣、使用便捷等特點,在平臺建設過程中更有利于發揮黨員教育平臺的有效性。同時,“微黨務”相對傳統的線下黨務工作,其優勢是能夠憑借網絡新媒體平臺及時快速地傳遞各項信息,另外其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通過數字化媒體設備操作來增強黨務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傳統黨務工作中因紙質材料的文字煩冗、信息多樣、專項工作人員少而帶來的工作強度。
(三)黨務傳播的主體具有交互性
“在網絡化的信息時代,信息的傳播與獲取主體都是一個個普通的公民,即被稱為‘微個體,具有草根性、平民化的特點。”[3]在微時代背景下,“微黨務”的主體交互性特征主要體現為任何在網絡黨建平臺上的黨員個體,都可以憑借新媒體設備實現主體之間的交流和信息交換,“微時代高校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喚醒,他們開始從以往的他賦性角色向自主性角色嬗
變”[4]。因此,高校通過“微黨務”可以充分調動青年學生的積極性,黨務信息傳播的主客體之間可以通過平臺的評論、留言、轉發、點贊等功能及時進行交流和雙向互動,使得學生黨員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黨務資訊,真正實現了不同主體間的高效對接。1F309179-7502-4FE3-970D-DB084CB1AF91
三、高校學生“微黨務”工作的實踐探索
(一)成立黨務微信公眾號,開展特色黨務工作
“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于2017年3月正式建立,是由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財經學院學生黨務中心統籌的負責學院學生黨務工作的新媒體平臺,旨在全面推動該校財經學院學生黨組織的建設,推進學生黨務工作的程序化、規范化、科學化,搭建起學生黨務工作交流的平臺(如圖1)。學生通過關注“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可以第一時間收到微信公眾號為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推送的學習內容。為了讓該微信公眾號辦得出彩有特色,運營者致力于“互聯網+黨務”工作的實踐探索,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重點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及時推送黨史學習教育的理論知識。二是開設黨務工作專欄,將學生的入黨流程信息化。三是設立互動評論欄目,及時解答學生的各類留言問題。四是通過互聯網平臺舉辦各類線上特色活動,通過掌上黨務活動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微信公眾號設立適應本校學生的板塊
1.我要入黨:做好青年學生入黨的各項環節工作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的《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要著力提升網絡運用能力,遵循信息網絡規律,把掌握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操作技術作為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必備能力,練就運用‘網言網語參與網絡文化建設管理的過硬本領。”[5]可見,在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建立“微黨務”平臺是黨務工作的重要一環。
“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開設的板塊都與學生關注的日常黨務工作密切相關。其中,在《我要入黨》欄目中,為及時解答青年學生關注的入黨問題,分別開設了“入黨流程”“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入黨自傳”及“轉正申請書”板塊。財經學院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黨務工作隊伍,從學生入學起,其就為每個班級配備管班黨員,讓其擔負好為青年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為將黨務工作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我要入黨》欄目中的“入黨流程”板塊設計了詳細的解析圖,并結合微視頻為青年學生全方位地進行講解,這種形式多樣、載體豐富的網絡平臺為黨務工作的宣傳提升了一定的影響力。
2.學生黨建:建立健全的培訓及轉接機制
為了讓青年學生在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后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特別開設了《學生黨建》欄目,欄目中涵蓋了“黨課培訓”“入黨答辯”“轉正答辯”“畢業生黨員”等板塊。其中“黨課培訓”板塊會及時更新最新的線上黨課教育資源,以往線下黨課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通常因教室人員密集、內容不能及時結合時政熱點、教師授課時間較短等,往往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線上“黨課培訓”的內容以錄制課程為主,學生不僅能在線觀看,還能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反復觀看,打破了原有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進一步增強了育人效果。在此欄目中,畢業生黨員最關注的是畢業后組織關系轉接的問題,欄目中開設的“畢業生黨員”板塊及時為畢業生黨員解決了后顧之憂,該板塊自學生成為入黨積極分子起就建立個人專屬檔案袋,畢業生在畢業后只需要提供接收單位,就可在線上按流程步驟進行組織關系轉接,確保黨務工作快捷、準確、到位。
3.黨員之家:為青年學生做好特色思想引領工作
在“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中,《黨員之家》欄目是目前最受青年學生歡迎的欄目,其設立了“微黨務”“加入我們”“財經榜樣”板塊。其中,“財經榜樣”板塊不定期地為學生推送學校的學生黨員榜樣事跡,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斷涌現的黨員志愿者在社區、服務站的工作事跡通過推文進行宣傳,讓黨員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微黨務”板塊是目前處理學院線上各類黨務工作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黨務工作實現網絡育人的有益嘗試。在傳統的黨務工作中,常常出現因環節煩冗而影響效率的情況。“微黨務”基于工作信息系統化的理念,及時將網絡技術融入黨務工作中,同時,財經學院也通過“微黨務”平臺來完善學生黨支部的考核、評價機制,大大簡化了黨務工作的程序。“加入我們”板塊目前針對全院學生招募黨務業務精、網絡技術強的人員來組建黨務中心團隊,團隊成員由學院黨建專職組織員進行指導,并負責管理微信公眾號的各項欄目和信息維護,確保其規范化、科學化。
四、結語
高校學生黨務工作隨著信息化社會的迅猛發展逐漸向網絡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要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凈化網絡環境,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
來[6]。“廣師大財經學生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以微信平臺為載體,將基層黨務工作與互聯網相融合,從線上到線下全方位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既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新潮流,又進一步打開了本校基層黨務工作的科學化發展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敏銳抓住歷史機遇 加快建設網絡強國[EB/OL].(2018-08-03)[2022-04-21].http://www.cac.gov.cn/2018-08/03/c_1123216820.htm.
[2]薛小榮.網絡黨建論:互聯網時代政黨的組織變革與社會適應[M].北京:時事出版社,2013.
[3]劉蓓,顏濤,劉國金.關于運用新媒體創新性開展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探索[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2):62-63.
[4]吳麗芳.“微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探索[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4(02):71-73.
[5]習近平.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講話[J].黨建研究,2012(01):4-11.
[6]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F309179-7502-4FE3-970D-DB084CB1AF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