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駿
摘要:復習課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價值,而線上教學的特殊性也制約其實效,在教學中發現課程時間難以把握、學生興趣難以激發、學生評價難以準確等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出一些改進策略:做好課前準備、發揮線上優勢、聯合家長教學,提高線上復習課的效果。
關鍵詞:線上教學;復習課
疫情期間,我市開展“互聯網+教育”暨“八婺學堂”的線上教學活動,教育局統一部署,確保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受時間安排的影響,規劃的課程以新課為主,缺乏對學習內容的整理與復習,因此在課后嘗試線上對每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的復習課課后進行反思,發現線上復習課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措施規避缺點,以期望能夠提高線上單元復習課的效果。
一、復習課教學的特點
課有其一定的內部結構和不同類型,如綜合課(完成兩種或以上教學任務)與單一課(完成一種單一教學任務),單一課如果細分可以分為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課、測驗課、自學課等。復習課的主要任務是查漏補缺,鞏固梳理已經學過的知識、技能,并且促進知識系統化,提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一種課型。
復習課有別于新授課要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需要把平時相對獨立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促進學生的理解,發現其中的內在邏輯,提升問題解決的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選擇性、系統性、遷移性、疲勞性、緊迫性。同時承載著“回顧與整理、溝通與生長”的功能。
二、自身復習課開展過程存在的問題
(1)課程時間難以把握。《生活中的數》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的第三單元,主要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大小比較,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答案小關系。從平時的情況來看,這個單元的內容小朋友掌握的還不錯,因此打算通過練習來帶動復習整理,在“練習—整理”的過程中引導小朋友進行總結,提煉思考方法解題規律等。同時希望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因此在總結時預期是連麥小朋友。
在時間授課過程中會發現線上教學的時間比線下教學更難以把控,最后預期是30分鐘以內的課程最后匆匆收尾還是超了10分鐘,線上的不可控因素太多,除了對軟件操作不熟悉這個原因之外,還有直播本身不可避免的延遲、連麥網絡的不穩定性及連麥的單一性等等都導致了這節課不可避免的延長。比如課堂中三四次申請了連麥,同意之后因為網絡原因卡頓,等了一會還是不行,只能換一個小朋友,從申請到同意到小朋友開口說的第一個字在正常情況下需要15秒,而網絡不好的情況除了等待的那一段時間之外,又重復了下一個小朋友的一個15秒。而較長時間的授課對小朋友視力保護不利。
(2)學生興趣難以激發。教學本質的交往說認為:教學是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是師生之間的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師生交往過程。然而線上的教學主要教師講為主,只有連麥這一條途徑的師生互動。連麥每次也只有一位,選擇哪位同學回答也是個問題,原本一起回答的都轉變為教師自己回答。原本復習課就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的內容很難帶給學生新意,因此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面,教師對著電腦屏幕講的起勁,而學生對著屏幕,聽著聲音,一臉茫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激發,當然,作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家長的陪同會讓小朋友表面上看更認真一些,那如果沒有家長,會不會聽我覺得就很難保證了。雖然每次連麥申請的有很多,但是都是同樣那幾個小朋友,排除一些不會操作的,大部分小朋友是不想回答的,可以看出,小朋友的積極性不高。教育是主動的過程,是學生積極投入的過程,缺乏積極性的課堂有效性會被打折。
(3)學生評價難以準確。新課程標準倡導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然而缺乏交互,無法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需要,教師的啟發缺少針對性和有效性。題目完成之后教師無法及時得到題目的完成情況,多少人做對,多少做錯都很難在電腦前體現出來,對接下來這節復習課的重點的確定就比較困難,如果通過課后練習來看,又會存在很大的滯后性。課堂中有個環節是展示“55”這個數的表示方法,如果僅僅是靠學生自己說,一次大概只能展示一種,而這個往往有多種表示方法,圖形、計數器、實物等進一步幫同學理解位值,把方法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評價效果會更加好一些。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也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方式,線上教學基本難以實現。
三、線上復習課改進策略
(1)做好課前準備。做好這節課的課前準備,不僅是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教師也做好課前準備,課前教師通過作業形式讓學生自行整理這個單元的知識點,教師通過整理得到的內容結合平時的作業確定準確而清晰的復習目標,確保這一節復習課有明確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易錯之處,確保有的放矢。將知識點的整理放在課前,課堂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內容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減少課堂中機械重復知識的出現,節約課堂時間。同時做好心理準備,既然師生互動比較難以實現,那教師講解就必須更加清楚明了、生動有趣,促進學生深度卷入復習課教學過程,教師能夠代入學生的心里,感同身受,可能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做好軟件操作的準備,熟悉線上教學軟件的操作,提高意外情況出現的應急反應。
(2)發揮線上優勢。線上教學并非全無優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比如線上教學可以進行回放,利用好這一點可以有效減低老師講的太快,學生沒聽清這個問題,同時線上教學對于小朋友來說也是新奇的,要抓住線上線下不同的特點,勾起學生的興趣,比如線上教學讓兩個班的小朋友在同一時間上同一節數學課,對于這個比較新奇,看看那個班的小朋友表現的最好可以有效的激發積極性。線上教學的時間也是靈活的,可以較為自由的選擇靈活的時間。
(3)聯合家長教學。小學生上網課的時候家長必定是并陪同的,提前與各位爸爸媽媽進行一些溝通,這時候教師的一些職能可以適時的轉給家長朋友一些。比如:學校課堂中一起說或互相說說這一類的環節就可以換成和爸爸媽媽說一說,請求家長們的合作,判斷一下對錯,如果說的正確,就讓他們給孩子適當的表揚,如果說的不對給予鼓勵并及時改正,這樣不僅彌補了一定程度上線上教學的不足之處,而且也可以促進家長對小朋友學習的了解,促進大人與小孩的情感交流。同時注意把握“度”,讓家長朋友們覺得有趣,而不是厭煩。不然親子活動成為爸爸媽媽們工作后的負擔,這就需要注意選好線上教學的時間,避開上班時間和干擾正常作息。
總的來說,基本都是我主觀上的一些感受,但是我心里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里,能夠落實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目標,促進孩子的發展,可能想法不夠成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勞凱聲.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1:268.
[2]何善亮.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建議[J].當代教育科學,2012,37-40.
[3]郭天祥.教師的課程意識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