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 許長緒
摘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有了更多的媒介載體,以多元化形式向人們傳遞信息。基于新媒體背景,針對視覺傳達設計問題,采取實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視覺傳遞設計的方法,展開具體的論述,提出視覺傳達設計優化的策略。首先,概述了新媒體的優勢分析;其次,結合實例分析視覺傳達設計要點;最后,提出了視覺傳達設計迎合新媒體時代潮流的辦法。
關鍵詞:新媒體??視覺傳達??設計??實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7(b)-0000-00
Research?on?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Methods?under?the?Background?of?New?Media
ZHAO?Xin1?XU?Changxu2
(1.Pingli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2.?Pingliang?No.?10?Middle?School,?Pingliang,Gansu?Province,744000?China)
Abstract:?In?the?context?of?the?new?media?era,?visual?communication?has?more?media?carriers?to?convey?information?to?people?in?diversified?forms.?Based?on?the?background?of?new?media,?aiming?at?the?problems?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the?method?of?case?analysis?is?adopted,?the?method?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is?analyzed,?the?specific?discussion?is?carried?out,?and?the?optimization?strategy?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is?proposed.?First,?an?analysis?of?the?advantages?of?new?media?is?outlined.?Secondly,?analyze?the?main?points?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with?examples.?Finally,?the?method?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to?meet?the?trend?of?the?new?media?era?is?put?forward.
Key?Words:?New?media;?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Case?analysis
視覺傳達設計是對傳統印刷美術設計的拓展與延伸,核心元素為字體與圖形,通過對各類元素進行巧妙編排后利用專門的媒介向受眾傳遞信息。視覺具有“可視”特點,人們用眼睛觀察與感受。從視覺傳達設計的角度分析,主要是通過主觀思維的思考,將經過主觀思維加工的物象有目的地傳達給受眾,具有目的性特點。每個人的知識量與價值觀等不同,因此對圖像信息的理解也不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有了更多的媒介載體,以多元化形式向人們傳遞信息。現結合時代特點,分析視覺傳遞設計的方法。
1?新媒體的優勢
一般來說,新媒體廣告宣傳的成本很低,例如在網絡視頻廣告中僅需要注冊會員便可以進行視頻上傳與下載,在新媒體上通過制作精美的廣告視頻吸引用戶即可,相比傳統的廣告方式花費資金比較少。
新媒體廣告依托網絡與手機無線通訊網絡,實現了實時化、全面化滲透。很多經典廣告被網絡用戶分享到各類媒體上,比如微信和微博等,經過多次傳播,達到了反復滲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媒體還具有留言互動功能,可幫助用戶識別。954C5CC5-D736-41D1-B0D6-667E2E2DF32D
廣告不是受眾人數越多越好,而是要達到精準傳播獲得廣告效果。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更容易進行大眾化與針對性傳播,進而實現精準傳播的效益。
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10.11億元,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1.6%,龐大的網民構成中國蓬勃發展的消費市場,同時為新媒體行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方法運用實例分析
2.1?新媒體產品的特點
傳統的平面介質載體,強調的是平面思維,使用一張版面,利用文字與圖片實現信息的傳達。新媒體介質的應用背景下,面向受眾傳遞信息,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維度限制。合理利用新技術手段,嫁接到產品制作。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也需要和技術融合。優秀的新媒體視覺傳達設計,需要盡量減少用戶使用門檻,使得用戶能夠在視覺中感受到元素價值與功能,欣賞悅目的色彩和清晰地圖標。作為新媒體視覺設計人員,需要跨界學習很多該專業外的知識,能夠形成學科交叉,激發新設計靈感。
2.2?新媒體下視覺傳達設計實例
以視覺設計師柳迪為例,設計的作品《重生》,年代為2019年,媒介為3D動畫,設備為LED,尺寸為可變尺寸。作品的名字來自于阿瑟卡拉克的小說,在小說中有一個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它們來到地球并制作了許多物種標本帶回自己的星系,在那里,它們有一個展廳用來陳列從全宇宙收集來的物種。這個“星系”與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對應。作品里裝滿動物標本的人體雕塑,其設計念頭為人類的身體和其他生物一樣來源于自然,這使得人類意識可以理解這個世界看起來不可思議。欣賞藝術作品,通常需要在視覺表現方面觀察和理解所要傳遞的意義,隨著大眾接觸藝術品的機會增加,并且對視覺藝術有了相應的了解,逐漸地人們學會用不同視角分析作品。
《頑固而持久的幻覺》,作者認為任何表達都是一種“表演”,既包括自身的部分,也存在為了表達而表達的情況。通過作品設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態度,以視覺形式呈現出來。此外,藝術表達還存在借鑒模仿的情況,并非虛假,而是另外一種形式表達。
該作者的作品總能在給予人們強烈視覺沖擊感的同時,帶給你有關現狀的思考。從其創作的作品分析,常會采用三維+拍攝的方式,進行作品的設計。通過攝影進行視角的呈現,增強視覺的效果。在比例失衡的運用角度分析,會選擇縮小生物的頭顱,放大生物的身體。作者希望讓這些設計中的作品看起來不要那么聰明,甚至沒有思考,希望他們是一種物質化的存在。更多的時候,作者想要呈現出這些自然的造物是物質化、膨脹的。
2.3?新媒體下視覺傳達設計方法
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得信息資源被改變,由音頻和視頻以及電子文本等共同組成的互聯網媒體使得人們的感知方式發生改變。傳統的視覺傳遞設計實踐中采用對稱平衡方法,可獲得不錯的傳遞效果,例如在封面圖設計中文字和圖片疊加時,也會采取對齊方法,能夠帶給人二維感知體驗,很多設計人利用接近“立體化”的手段增強視覺效果,使得人可以感受到接近三維的狀態,但還是無法替代三維感知。新媒體設計實踐中,實現左右對稱還會采用完全居中或者兩端對齊的方法,但是在傳遞視覺效果方面進行了創新。利用新媒體載體進行傳遞,突破了地理距離的限制,而且實現了傳統的升級,從二維視覺效果轉變為三維視覺效果,同時信息量得到了增加,增強了設計人與受眾的交流,使得受眾由被動感知轉變到主動感知[1]。設計中所用的元素有著自己的重量,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被稱作為視覺比重。視覺比重屬于一個視覺度量體系,基本原則如下:(1)大重小輕。占版面面積大的元素通常視覺比重會比較大;而占版面小的元素視覺比重小。(2)近重遠輕。(3)深重淺輕。通常來說,視覺傳遞設計中使用了顏色濃烈且鮮艷的元素,那么視覺比重會顯得比較大,而顏色淺的元素則視覺比重顯得小。(4)圖重文輕[2]。這些傳統的設計原則,在新媒體視覺表現中也有所應用,不過應用的比重有所降低,基于新媒體的視覺設計效果除了注重視覺效果把控,還利用了聽覺和嗅覺等的感知融合方法,利用計算機手段實現相應的效果,例如觸覺,人們現在觀看的4D電影就已經具備了嗅覺感知的功能。
3?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方法運用策略總結
3.1?認真把握傳播形態的虛擬化
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中虛擬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虛擬平臺的功能不斷豐富。設計人員將設計元素融入到互聯網,有了虛擬平臺的支持,使得很多不可能具有可能性。人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設計,在數字環境中以虛擬形式呈現。虛擬載體的應用,對視覺傳達的表現形式有著不同要求,設計人員要將不同的設計元素合理運用到虛擬平臺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民規模越來越大,智能終端和網絡社交媒體以及虛擬現實技術等的出現,使得人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產生變化,溝通更加緊密。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咋使用的載體主要是現實存在的物象,例如報紙和雜志等。新媒體應用背景下,視覺信息的傳播具有了虛擬化特點,人人都是視覺信息的發布者,同樣也是視覺信息的接收者。基于虛擬化網絡平臺,實現數字化元素的有效整合,比如文字與圖形以及符號信息等,有效突破了載體的限制,添加了動態圖形元素,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突破了空間限制,可傳播到世界各地。人們搭建的虛擬平臺,具有無限可能性,是思維和想象可以釋放的有效載體。使用的網絡虛擬平臺,利用各類終端呈現,受眾借助互聯網來獲得視覺信息,顯著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效率,并且視覺傳達的信息量也不斷增加,使得視覺傳達設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了虛擬現實技術,視覺傳達設計更加虛擬化,并且進入了新紀元,利用3D或者4D虛擬呈現豐富的信息。例如,PUMA上海創意能量所,以[世界共振]為主體的活動,設計了五色空間,代表了科技、時尚、電競、藝術和二次元。其中,設計的黑色空間內,視覺藝術家柳迪聯手PUMA設計的藝術作品,將構成世界的重要元素以濃縮的形式囊括到生態求內,打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微縮版本。具體見圖1。在黑色和白色的“輕重”“明暗”等的對比下,人們的視覺得到了沖擊,對品牌的印象更加深刻。954C5CC5-D736-41D1-B0D6-667E2E2DF32D
3.2?合理運用設計載體
實現視覺傳達需要載體與方法,傳統的設計模式下主要利用海報與雜志等,隨著科技的創新和優化涌現出很多新載體,滿足了視覺信息的傳播需求,能夠為受眾傳遞更多的信息。現如今,設計手段多種多樣,視覺傳達設計載體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LED等。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視覺傳達的效果有了新設計載體,將各類視覺元素以藝術形式巧妙結合,借助三維或者虛擬載體等加以呈現,增強視覺效果。目前,可選擇的載體包括數字電視和3D等終端設備。各類載體的應用,促使視聽語言得到有效整合。作為視覺傳達設計人員,則要適應相應的載體特點,力求獲得最佳的呈現效果。簡單來說,電腦網頁具有交互性和時效性特點,更加接近紙質載體的體驗感,使受眾可獲得更多的視覺信息,并且可以有選擇地瀏覽視覺信息。利用3D載體,能夠實現連續動態的視覺效果,并且可以保證畫面的質感,能夠產生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則會將人“帶到”虛擬現實環境中更好地親身體驗。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設計師的選擇更多,可對各類設計元素進行創新設計和優化,呈現出不同的視覺盛宴,帶給設計人員不同的感受[3]。
3.3?注重多維化表達
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在二維平面呈現。目前,三維技術和虛擬技術等快速發展,被廣泛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包括三維技術和四維技術等。多維化的應用,能夠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支持。從多維度的表現分析,將傳統的二維元素,比如:字體和圖形等,使用平面設計軟件進行創作,結合三維設計軟件進行優化設計,最終以多維度呈現空間信息。從人們的生活環境分析,裸眼3D廣告屏幕和戶外LED屏幕等,已經被廣泛應用,使得受眾可更加直觀地進行藝術創作,同時突破了傳統視覺設計的限制。基于新技術的視覺傳達設計,使得很多以前無法實現的想法成為現實。新技術的推動影響下,促使產業發展,逐漸突破傳統媒體靜態與單維度的限制,能夠受眾帶來不同的體驗[4-5]。作為視覺傳達設計者,要具有創新意識,不斷嘗試探索將時尚、科技、藝術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拓展思維想象力,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解鎖新技術的應用方法,轉變傳統的思維定式,善于用新技術輔助視覺傳達設計。通過不斷探索與創新,構建視覺信息傳播的新模式,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新發展[6]。
4?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正在實現時尚+科技+藝術的融合,更加貼合新時代下受眾的偏好。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中,合理運用文字和圖畫等元素,借助科技手段,通過創新表達方式呈現出來,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這需要視覺傳達設計人員,能夠有效運用藝術設計方法做好視覺傳達。未來,越來越多的新科技被應用,能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更多的支持與保障,促進設計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彪榮,林芳勝.淺談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改變[J].西部皮革,2020,42(21):42-43.
[2] 曾澤軍.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現代化發展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7):149-150,152.
[3] 顧海濤.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要點分析[J].藝術品鑒,2020(17):69-70.
[4] 劉紹勇.?品牌視覺識別設計美學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5] 宋雙.?平面設計多維化趨勢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8.
[6] 魏坤.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2):42-43.954C5CC5-D736-41D1-B0D6-667E2E2DF3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