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偉
摘要:如何讓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活”起來,這是廣大教師長期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要教活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關鍵是重視創設一個和諧快活的情感環境,讓小學生學有興趣。英語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好教學的多媒體,讓學生學習英語易學有趣,努力發揮好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主動參與意思。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化,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合作的高效課堂成為我們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的教學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情景,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興趣,使學生樂此不疲的致力于學習內容。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觀念;多媒體;主題
在小學開設英語課教學是培養新時代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舉措。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受舊的落后觀念的影響,目前不少學校的課堂教學存在著死板的現象:讓學生規矩的坐端正,面無表情的盯著老師或黑板,小心翼翼的回答問題。學生像一個被動吸收的容器,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象這樣課堂下的教學,對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非常不利的,在大力廣泛推行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改革創新課堂教學,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起來。
一、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教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堂教學好與不好,活與不活,主要取決于教師”。課堂教學需要的是教學方法的新穎,而不需要死板枯燥乏味。新時期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轉變觀念,理念創新,節奏加快,靈活富有情趣,豐富而且多彩,不是黑白無聲,而是多姿多彩,教師愉快教學,學生快樂學習。教師要以新時代的眼光看待新時代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以勵志學的觀念鼓勵小學生學習英語,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學習英語成功的快樂。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排除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把“主宰式”課堂教學變成民主和諧式的課堂教學,把英語課堂教學適當增加些歌唱競賽、對話表演等游戲活動,讓學生輕松、活潑的學習。創設一種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高,愛上英語課。
二、利用好科學的教學多媒體,激活英語教科書,讓學生學習英語易學樂學。
在英語課堂里,每個學生的課桌前都有一本英語教科書,教科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載體。但是這本教科書卻不會說話,靜靜的平放著,等待著她的主人使用。魏書生老師說:“書是教學生的教材,它是不能說話的,但是人是活的,就看教師如何把她教活,學生如何學活。”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活英語教科書,充分利用好新時期的高科技手段----多媒體。比如,利用好錄像、電腦、VCD、TV等。讓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用現代化的多媒體發聲、發光、多姿多彩的形象,讓英語教科書活起來,把少年兒童帶入學習英語美妙的情境中去。英語教學中,多媒體呈現出的“聲、光、色、形、圖、動、靜”整活了英語教科書,震撼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心靈,引領學生進入學英語的境界,智力在學習中開發,創新能力在有趣活動中培養。比如:教有些英語課文,可以事前由教師配音,學生依據課文的內容開展活動,把這些配合課文的過程,制成課件,然后投影放出來。這些“小電影”一放,英語課堂就活了,學生動情,英語易學,而且樂學,整個英語課堂教活了,學活了。
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中活躍起來。
1.引發動機,激發興趣。我們要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權利下放給學生。因為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英語的主人公,學習動機自然引發,這是因為開展民主和諧教學的結果。此時,我們的教師要施展高超的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思維,或講故事吸引,或創設教學情境,或設疑問式,讓學生的心理呈現“心求學而未達之,口欲言卻不能”的一種學習沖擊力狀態。引發動機,激興趣還應該從心理學的“羅塔爾森效應”去激勵學生。“同學們,你們行!都可以學習好英語的!”在教學中,重視表揚學生,贊美學生,因為學生的優良成績是老師表揚出來的,贊美出來的,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享受到老師贊美的幸福與快樂。教學中,分類指導,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機會。可設立學習獎勵,如獎勵“小五星、小拼圖、小頭飾、小紅花”,以多種形式鼓勵學生,調動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幫助學生樹立勇氣與自信,增強主動學習精神。
在學習中要幫助學生樹立勇氣與自信,增強主動學習精神,除了鼓勵外,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互動性的英語活動。比如:英語的口語訓練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對話的“小主持人”活動,充分利用課文內容,生活素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英語對話,讓那些膽小、性格內向的學生也能開口說英語,甚至有精彩的英語口語表演。
3.在民主、和諧、有趣的英語活動中讓學生學習英語。
心理學家沈志言說過:“有趣的活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將會在自己的動中學,學中動,以此推動學習。”比如,英語教師在教課文單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英語模仿各種各樣的聲音、動作。這樣一來,學生學得生動有趣,教師也會教的輕松,讓整個英語教學課堂活起來。 教學是一門藝術,在課堂中,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要立足于英語的學科特點,針對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不斷探索提高課堂效率的途徑與方法,促進和加強學生的學習交往,使課堂教學煥發出藝術的魅力,讓英語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提高能力、展示自我,體驗快樂的一方天地。
四、把陌生的知識與早已熟悉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課堂更活躍。
曾有一位學者說過:“如果能讓幼兒園學前班的小朋友聽懂你講孔子的論語,說明你是一個教學的成功者。”這點道出教學要淺顯易懂,那就要求教師教學中把陌生的知識聯系熟悉的知識,慢慢把陌生變為熟悉。三年級英語教學,最先學習26個字母時,我都會發現,學生對26個字母a,b,c,d,e,f,g--的發音各不相同,有的讀成啊,波,雌,得,鵝,佛,哥。有的讀成ei,bi,si,di:i:ef,我微笑著告訴他們的讀音都正確,他們感到很驚訝,我說你們只不過有的同學讀了漢語字母的發音,有的讀的是英語字母的發音。這一點說明同一個字母可能有不同的發音,比如a字母可能發ei,a:e等。我并且告訴他們其實小學漢語字母的發音與我們英語中許多音標的發音有相似之處,如b,d.f.g,h,k,m,n,p,s,t等,但我們發音時要找準這些字母在口腔中的位置,讀準每個音標的發音。教音標時我利用學生們熟悉的漢語字母讀音慢慢引導他們進入英語音標的學習,學生在熟悉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未曾學到的新知識---他們學會正確區別漢語字母、英語字母和英語音標的讀音。他們學習快樂,老師教學也輕松。
五、朗朗上口的語法讓學生不由自主的跟著學。
英語語法是研究英語語言的結構規律。包括詞法和句法,詞法指詞的構成及變化規律,句法指短語和句子的組織規律。對于中國大多數城市和鄉村的學生,每天和漢語打交道時間約為10小時,(其中打交道方式有看書報、電視新聞、聽他人講座和他人談話等。)而英語學習每天幾乎少于2個小時,(僅有每天的英語課時間在學習英語),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要學好一門語言,就得學習語法,以便掌握這門語言的規律。語法是英語學習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語語法規則,才能快速掌握英語語言這門規律。輕松步入學習英語的殿堂。為此我在教學中會告訴學生們一些學習英語的簡潔而上口的語法規律:
be動詞用法:我I用am,you用are,is連著她、他、它,單數is復數are.
民族人的復數形式加法:中日友誼是一致(Chinese--Chinese,Japanese---Japanese),英法聯盟a改e(Englishman---Englishmen,Frenchman--Frenchmen),其余一律加s,Amercan--Amercans,Australian---Australians).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課堂要始終圍繞教活英語,學活英語,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開展教學。與時俱進,轉變教學觀念,開展民主和諧教學,重視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積極性是教學之關鍵,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腦、動嘴、動手,使他們樂于學習,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梁曉華、付文君、莫圍芝《抓關鍵,重實效,教活英語教學》2012年《小學英語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