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慶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能夠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調研訪談、動手實驗等收集與處理地理信息,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而在實際情況中,存在真實情境開展難,地理實驗開展難,實踐條件不允許等問題。研究者以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為例,根據地理課程標準與學生學情,設計與開展學生實踐任務,探尋基于周邊生活,可行性強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高中地理;服務業
在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地理實踐力是指在真實環境中利用考察、實驗與調查三種基本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需要尋找真實的情境。基于真實情境,設置探究任務,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取知識。當前,高中學校開展地理實踐,缺少足夠的精力的成本到處尋找可以創設的真實情境,學校提供的實驗器材不夠豐富,一些學校不支持教師去存在一定風險的野外開展實踐。由于種種困難,在地理實踐開展上,教師往往感到力不從心。針對這樣的問題,研究者認為教師可以采取就近原則,挖掘學校及學校附近的實踐資源,創造真實的探究情境,整合教材內容,設計可行性實踐方案。
以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為例分析,服務業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建設,城鎮人口增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與消費需求越來越高,服務業遍布城鎮當中,滿足居民的不同生活需求。服務業對學生,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服務業處處可見,“陌生”在學生不能清晰說明服務業的區位具體受到哪些影響。結合這樣的情況,研究者對生活區域的服務業進行了具體分析,選擇不同的地點,設計課外探究任務。
探究主題一:餐飲業的布局及特點
地點:肥西縣上派鎮水晶城老鄉雞店
任務設計:
1、調查老鄉雞店中員工數量及基本收入,員工平常如何來這上班,是否方便
2、調查老鄉雞店內幾位消費者來老鄉雞的頻率及對菜品的看法
3、調查店內衛生環境,以及是否有衛生許可證
4、調查該店分布的位置,描述其位置特點
5、綜合分析該老鄉雞店開設在該處的優勢
探究主題二:社區服務種類及布局原因
地點:肥西縣上派鎮芮祠小區
任務設計:
1、調查該社區有哪些服務業
2、選擇幾家店鋪,調查營業者的月收入,營業成本及顧客來源
3、調查社區便民公益站工作人員可以為居民提供哪些服務
4、調查居民是否常去哪家店鋪或公益站,去的頻率大概多少
5、綜合分析社區這些服務業的布局在社區內的原因
探究主題三:網絡超市購物
地點:肥西縣上派鎮佳家樂提貨點
任務設計:
1、向提貨點工作人員提問如何在網絡超市購物
2、按照提貨點工作人員指示順利進入網絡超市,調查并記錄里有哪些種類產品
3、提問工作人員下單以后,如何提貨,將整個網絡超市購物流程記錄下來
4、采訪幾位提貨的顧客,通過網絡超市買日用品,相比較去實體店購買,有哪些方便之處
5、綜合分析這樣的網絡超市相比較傳統超市購物,對于消費者和賣家來說分別有哪些優點
探究主題四:百貨商場布局及營業狀況
地點:肥西縣上派鎮萬派廣場和綠地新都會
任務設計:
1、調查萬派廣場每一層的有哪些服務業
2、用計算比重的方式,記錄每個樓層的門面使用率
3、針對每個樓層,通過抽樣調查的形式,采訪工作人員。如果工作人員是個體營業戶,調查該店鋪日均顧客數量,月均收入,月均營業成本。如果工作人員是雇傭人員,調查其月均收入,工作時間,日均接待顧客數量
4、采訪商場里面的顧客,調查其居住地址(采訪后利用導航地圖算出顧客居住地與外派廣場的距離),來這購物的頻率,哪些方面消費比較多
5、記錄萬派廣場的位置,分析其位置選擇及原因
6、到綠地新都會,用1、2、3、4、5中同樣的問題展開調查
7、對比兩處商場的調查結果,分析兩地在地理位置上可以利用到哪些優勢,以及營業狀況的差異與原因
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根據提示,前往不用地點完成采訪、記錄、拍照等相關任務,返校后,匯報與交流調查成果。在這四個主題探究活動中,學生通過與服務業工作者面對面交流,能夠詳細總結該家服務業的具體效益。服務業所處的環境與服務業的效益之間存在因果聯系,根據現場調查及采訪,學生可以清楚知道服務業的“因”,從而客觀分析自己了解到的“果”。通過對當地幾個服務點進行調查,學生能夠從區域角度及微觀層面感受到不同因素對服務業的影響,獲得知行合一的實踐性體驗,達到地理實踐力的要求。利用這樣容易開展實踐的真實情境,將原本的生活日常與地理實踐相融合,引導學生從地理角度認識社會生產與生活理念,科學看待社會的發展,還能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從而實現科學育人的目標。
教師對生活周邊的事物,往往是比較熟悉的。在熟悉的基礎上,教師比較能夠把握活動任務的設計,由于距離上的優勢,活動也易于開展。在實踐探究中,學生能夠分析與歸納地理規律,深化理解教材知識,培養地理思維,掌握解決地理問題的一般方法。開展地理實踐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能能自己提出問題,實施探究方法,開展自主實踐。因此,地理實踐要基于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而設計,貼合教材與課標,與實際融合度高,方法科學,可操作性強。總之,地理實踐的開展需要教師對實際環境、課本知識、課標要求、學生學情有著一定程度的把握,不能脫離任何一個要素,才有可能達到高效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