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壯麗
摘要:合唱訓練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高度重視合唱訓練指導,以此加強學生的歌唱技能,幫助學生體會歌曲情感、了解歌曲內涵,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對此,下文分析了培養高中生合唱能力的意義,同時提出了以“合理引導”“強化訓練”“培養聽覺”“融入情感”為主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合唱訓練;合唱能力;教學質量
合唱屬于集體聲樂藝術,高效的合唱訓練可以加強學生的協作能力與合作意識,還能強化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歌唱能力與審美品位。對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合唱訓練,通過合理引導,激發學生的合唱興趣;借助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合唱效果;落實聽覺培養,強化學生的合唱能力;有效融入情感,升華合唱的訓練高度,在全方位訓練下,有效加強合唱成效,充分落實音樂教學目標。
1.高中音樂教學提升學生合唱能力的意義
合唱訓練可以為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奠定良好基礎,是學生掌握、運用音樂技巧的重要途徑。在合唱訓練中,學生需要通過節奏、旋律感受聲音,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敏感性。同時,學生需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從而有效開展合唱聯系,深刻體會音樂情感、了解音樂內涵。此外,合唱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激勵學生勇于表現,充分感受音樂學科的魅力[1]。最后,合唱訓練可以落實情感教育,如指導學生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時,通過激昂的音樂旋律與節奏,學生可以充分感受歌曲情感,體會子弟兵英勇抗敵的決心,燃起愛國之情。
2.高中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合唱能力的方法
2.1合理引導,強化學生合唱興趣
傳統形式的合唱教學無法激起高中生的參與興趣,若教師只講解樂譜、學唱等基礎知識,容易打擊學生的練唱積極性,使學生抵觸合唱練習。對此,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合唱興趣,引導學生放聲高歌。同時,教師要加深對教材的講解,使學生充分把握不同歌曲的風格與內涵,在反復聆聽與賞析中,進一步提升合唱效果。例如,在合唱訓練前,教師可以播放兩段合唱視頻:《同一首歌》和《祖國頌》,在播放后提問學生:“這兩首歌曲有什么區別?”學生認為:《同一首歌》使人充滿向往,抒發了友誼之情,使人產生積極向上、熱愛生活之感;《祖國頌》激昂宏偉,蘊含著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描繪了祖國繁榮昌盛的場景。盡管這兩首歌曲的歌詞沒有涉及“愛”字,但旋律與情感體現了濃厚的友誼情與家國情,充滿了人間真愛。通過講解這兩首歌曲的內涵,顯著激發了學生的合唱興趣,在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還能進一步提升合唱效果。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更多的合唱作品,如國內外經典的合唱視頻,通過賞析各種風格的合唱,進一步點燃學生的合唱熱情。
2.2強化訓練,提升學生合唱效果
合唱訓練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想要提升合唱效果,教師要精準把握學生的合唱節奏與合唱速度。在訓練期間,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生的音樂技能,這是高效合唱的基礎。在合唱期間,學生的歌唱重點不在于音量,而是要加強音色的和諧度與統一度。若學生缺乏音樂技巧,則無法有效控制氣息、唱出高音。對此,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基礎技巧的掌握,如呼吸方法、發音方式。其二,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分聲部,掌握合唱歌曲的聲部與音準,通過傳授相應方法,加強學生的音高與節奏準度。其三,教師要關注學生對歌曲的表達方式,指導學生準確掌握合唱速度與節奏,在反復練習下,為后續合唱奠定基礎。其四,教師要組織學生有序開展練習。一些學生在合唱時容易被其他同學帶跑,為了避免聲部干擾,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個人聲部的掌控力,逐漸體會統一的音色與聲部力度,確保合唱整體的和諧度[2]。其五,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合唱的處理能力。除了上述訓練,學生還要注意表情,能夠跟隨指揮完成合唱,在團隊合作下,輕松、完整的合唱一首歌曲。
2.3培養聽覺,強化學生合唱能力
聆聽能力是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與敏感度,進一步強化合唱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訓練“簡單二聲部”在反復訓練某個聲部后,再集體輕聲合唱,學生要相互配合,在交替訓練中形成良好的演唱能力。其中,學生要熟練演唱歌曲,牢記自己的演唱旋律,以此有效聆聽其他旋律。此外,在合唱時,教師可組織學生練習低聲部,在掌握后再逐步練習高聲部,從中加強學生的聽覺敏感度與和聲思維。最后,教師也可以采取無伴奏的方式,加強高中生的合唱音準度,使學生形成內在聽覺力,近一步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
2.4融入情感,升華學生合唱深度
合唱屬于集體聲樂藝術,是加強學生情感體驗、落實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合唱開展美育工作,在練習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逐步強化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在合唱練習中,教師要借助歌曲內涵落實情感教育,指導學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在音樂技巧、情感內涵、心理體驗等方面,加強學生對作品的把握度[3]。其中,針對不同的合唱作品,教師要深挖作品的創作背景、主旨內涵,使學生掌握不同作品的合唱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環節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個人想象力思考歌曲的精髓,從而加強學生的歌曲表現力。此外,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合唱教學,為學生展示豐富的影音圖像,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歌曲情感的掌握,立體傳達合唱的藝術魅力,幫助學生聲情并茂的合唱歌曲,以此升華合唱教學。
3.結語
總結上文所述,高中音樂教師要高度重視合唱訓練,有效強化學生的合唱能力與音樂素養。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創新合唱教學,選擇適合學生的合唱方式,通過有效引導、高效訓練,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旋律,提升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馮虹.高中合唱教學中音準訓練探究——基于銀川二中合唱教學實踐的視角[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0,41(3):108-112.
[2]陳靈巧.玩轉課堂——高中開設合唱模塊教學的問題與策略[J].藝術評鑒,2020(22):106-107+129.
[3]朱倩穎,吳子吟.基于音樂核心素養下高中合唱教學創新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20(2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