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平
摘要:本文從調動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果、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幾個方面入手,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針對如何落實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提出具體建議,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不僅教學質量要達到一定要求,教學的效率也應有所提高。小學英語教師要合理應用興趣教學法這一策略。在教學活動中,豐富興趣教學法的應用形式,在合適的時機使用興趣教學法,能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增強兒童學習英語語法的主觀能動性。興趣教學法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知識等方面的優勢突出,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興趣教學法的應用。
一、創設生活課堂情境,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學生對英語知識感興趣的前提是能夠準確理解所學知識。從實際生活出發展開教學,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的合理選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法時,教師應創設生活課堂情境,將貼近小學生生活的內容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契合自身經驗和認知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英語單詞、語句。但部分英語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背誦或默寫單詞、語句的情況,他們通常以口頭講解和機械訓練的方式,讓學生背誦、抄寫單詞,既沒有綜合考量小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也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無法準確理解英語知識,這阻礙了趣味教學法的運用。為了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及教學內容,創設具有生活氣息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二、實物展示生動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實物比教材中抽象、枯燥的知識更具吸引力。教師可以適當采取實物展示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物帶入課堂,如水果、玩偶、文具等,借此展開詞匯講解與句型分析。因為教師展示的實物都來自學生生活,所以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在感興趣的前提下提升學習
能力。例如,教授Colour時,教師可以在正式授課前為學生展示橙子、樹葉、紅領巾、紅綠燈模型等實物,并依次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color is…”學生很快被教師所展示的物品吸引,自主觀察后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由于學生熟悉教師展示的實物,因此能夠準確說出它們各自的顏色。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教學 green,white等詞匯,讓學生將抽象的顏色詞匯與實物結合起來記憶,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三、引入趣味課堂游戲,誘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游戲非常感興趣,將游戲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利于創建趣味教學模式。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引入趣味課堂游戲,為學生提供設計游戲和參與游戲的機會,促使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以此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然而,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誤認為在課堂中引入游戲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維持課堂秩序,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游戲,仍然運用單一的講解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被逐漸消磨。
為了發揮趣味教學模式的作用,讓學生積極投入英語課堂學習,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引入游戲,以小游戲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領會教學主題、掌握教學內容。
四、采用媒體技術手段,激活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當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小學生也對此非常感興趣。如果教師能夠在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激活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對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進行研究時發現,大部分教師會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容易走向極端,要么整堂課頻繁使用,要么“蜻蜓點水”似的走下過場,沒有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也就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了。因此,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能夠借助智慧平板、多媒體設備、新媒體平臺等實現自主學習的目標,促使他們圍繞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學習,以此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增強課堂活力的目的。
五、加強師生口語互動,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維的前提。為了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與學生加強口語互動,讓學生自然產生與教師親近的想法,并將這種積極情緒轉化為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動力。但是,部分英語教師受固化思維的深刻影響,無法將新課改的理念融入教學當中,在課堂上過度關注學生記憶、背誦和書寫英語單詞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生會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排斥心理,進而影響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與學生互動,在恰當的時機引入互動內容,讓學生多聽、多練,逐步增強學習信心,以此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
六、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利用小學生的競爭心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多種類型的比賽中鞏固知識。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管控課堂秩序,通常不會引入競賽活動,學生也就失去了在競賽中發揮積極性和能動性的機會。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將英語教學內容與小組競賽活動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接力傳話”“單詞架橋”等小組競賽活動中學習英語知識,從而發揮趣味教學法的作用。
例如,教授Seasons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四季接力”的活動,讓學生按照座位順序以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的順序依次說出各個季節特有的活動,如spring-fly a kite,summer-surfing等,要求學生所說的活動不能重復,在規定時間內說不出的學生就會被淘汰。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七、舉辦角色扮演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或英語閱讀文本進行表演,突出趣味教學模式的作用。但仍有部分小學英語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控制課堂秩序,不愿在日常教學中融入表演活動,學生在課堂中的興趣也難以維持。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在尊重學生意愿、考量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并舉辦英語角色表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與同伴展開交流和互動,這樣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趣味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強化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效率起著積極的作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合理創設教學情境鼓勵交流強化互動等方面著手,切實保證興趣教學法作用價值的發揮。只有切實加深對興趣教學法的認知,將其靈活應用到教學中,才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林莉.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探討[J].新課程,2021(43):97.
[2]李解.淺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興趣教學法[J].啟迪與智慧(中),2020(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