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俏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歷史悠久,能夠普遍應用于多個領域。數學和學生生活實際具有密切的關聯,使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小學時期的學生位于數學學習的早期,此階段可幫助學生打下數學學習基礎。在小學時期培養學生在解題方面的能力,可以讓他們具備正確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思想,對學生發展非常有利。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做好培養學生在解題方面能力的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能力
1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意義
1.1打破傳統思想的限制,注重綜合能力
在過去,學校的教育不會特別看重培養學生在思維層面的能力,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會使用滿堂灌方法,學生的壓力很大,負擔很重,長此以往,會逐漸失去探究數學的興趣,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伴隨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認為對小學生在邏輯層面的思維進行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工作,小學數學是一門富有邏輯的學科,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需要擁有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不可只用成績來評斷學生的能力,需要綜合考察其數學素質,進而做到因材施教,助力學生全方位發展,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1.2滿足學生特性,使其學習興趣得以增強
小學生一般是七歲至十二歲的孩子,不具備很強的自制力,而且好奇心很強,教師應該趣味化處理數學知識,以此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進行數學學習與探索,可對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及吸收。以應用題為例,學生不能充分理解題目,也不能靈活使用數學知識,無法對解題技巧進行探索,其自信心存在受損情況,從而不會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因為小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可在很短的時間受新鮮事物吸引,從而產生發散性思維,可盡快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將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需要重視培養其思維,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數學知識,指引學生主動學習,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主動進行深入探索,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其解題水準。
2培養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時存在的難點
2.1太過看重解題的結果
培養學生在解題方面的能力需要注重他們的探究過程。教師在指引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點后,在安排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留出一定的時間及空間,使學生依據學習的內容開展深入思考,使他們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將問題解決,從而能夠實現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目標。不過就具體狀況而言,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經常會忽略學生解題過程,過分強調解題結果,而且還會重視標準答案,并不會關心學生利用何種探究過程得到最終的結果。如果教師一直以此種模式進行教學,忽略學生對數學教材的理解,學生會逐漸覺得上數學課非常枯燥,有的同學甚至會厭煩學習小學數學,不能主動參加到數學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則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目標將無法實現。
2.2教師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
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指引學生解決問題時,通常會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所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時指引學生先對問題進行分析,對問題考查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提煉,之后使用有關知識點將問題解決。此類教學方式讓教師位于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學生屬于被動參與教學,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無法一直隨著教師的思路學習,進而使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無法達到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目的。
2.3對錯題價值有所忽略
學生在解題時,錯誤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不過許多教師不會多談學生的錯題,以為錯題會對其正確解題思路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對錯題價值有所忽略。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時需要注重錯題價值,利用講解錯題方式,使學生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上的缺陷,通過教師正確引導將問題解決,確保以后不會犯下同類錯誤。此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正確解題思路進行掌握,能在之后的數學學習中使用正確方法做題,進而使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目標得以落實。
3培養解題能力
3.1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激發
就教育改革發展來說,以科學方式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對教育教學工作而言十分重要。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合理方式選用先進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的目標進行確定。而實際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原因是使用的教學方法太過表面,并未以科學方式將知識體系以及數學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樣做會使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其教學理念,確定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解題興趣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深層次挖掘學生的數學思維,對課堂教學的重點進行確定,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數學的好習慣。
有研究表明,假如學生有很強烈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那么他們會積極探究和思考有關問題。在遇到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保證學習方法科學有效,可以保證學生合理使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讓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到融會貫通。
3.2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保障
如今,教師應該在新課改影響基礎上,使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從而能夠更加符合新課改標準。就實際情況來說,教師在上小學數學課的過程中,不光要培養學生在數學上的解題能力,還需保證做到科學培養,指引學生主動融入數學課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更加主動與積極,以科學方式培養他們在數學方面的學習能力。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科學培養其思維能力之外,還要不斷完善他們的數學知識結構,讓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欲望去學習數學。在新課程改革要求前提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科學培養學生在解題方面的能力,使他們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在學習時具有強烈的興趣。
4結束語
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要做好對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科學培養的工作,為完成此任務,學生需要利用平時的學習強化學習基礎知識,學生只有通過日常學習打好基礎,才可以更好地解決數學上的問題。除此之外,就數學教師來說,應該在教學時幫助學生提升審題能力,對問題進行歸納和分析,讓學生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能更快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要為小學生提供有效指導,使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培養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劉士民,陳艷秋.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2)
[2]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指導策略研究[J].余招姬.新課程.2021(24)
[3]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策略[J].王小菲.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75B0EFC4-CC80-4F46-9E54-991DD7B9DE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