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菊萍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育觀的不斷深化,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遇到了諸多問題,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與多媒體平臺不斷強化教學內容與方法,加強新型教學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質量與效率。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現代化教學觀念的不斷加強,促使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與高新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能夠有效實現對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優化與完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幼兒園課堂生動、形象、趣味性的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交互作用,調動幼兒的直覺感官與認知需求,有效轉變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幼兒園;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1-0155-04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優化其在幼兒管理中的教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些家長和幼兒教師拒絕使用信息技術,甚至認為信息技術會損害兒童的健康成長,影響他們的認知。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幼兒教師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優勢,并將其優勢運用到幼兒管理教育中。如果他們僅僅因為自身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偏差而放棄信息技術,必將使學前管理教育和社會脫軌。
一、 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舞臺,為孩子今后的健康全面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幼兒教育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結合幼兒獨特的心理、生理特點,開展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幼兒教育的教學效果。一方面,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對創新型教學理念與新型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幼兒教學的內容通過聲音、圖畫、動畫等形式展現給幼兒,有效激發幼兒的感官能力,并將抽象、不易理解的教學內容與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內容,使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與年齡尚小、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發展規律相適應,不僅為幼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中;還能夠有效沖破傳統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斷豐富教學課堂內容與方法,調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與自主創造性。另一方面,通過融合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實現幼兒教學管理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加大對情景式教學模式、遠程監控課堂、檔案信息管理平臺與食品安全檢查等的管理力度,注重幼兒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加強對教學多元化形式的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幼兒教學質量。總而言之,新時代背景下,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并對其充分使用,使其發揮真正價值與積極作用。
二、 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一)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新型教學手段,正逐步走進校園,服務于我國的教育事業。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實踐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與幼兒的知識水平與思維方式相契合,還能夠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圖畫、視頻、聲音等,將幼兒教學的內容與教學信息快速、準確地傳遞給幼兒,為幼兒豐富教學知識、開拓知識領域、發掘創造意識提供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具體的課程實踐過程中,應該及時轉變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將新型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實踐中,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與網絡途徑,加強幼兒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比如,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以單一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工具來吸引幼兒學習的集中力,而是通過交互形式的教學模式,培養與鍛煉幼兒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以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原本靜止的書本知識與畫面轉變為動態的、形象的、便于理解的視頻、影音形式,給幼兒帶來強烈的感官效果與感官刺激,積極調動幼兒的學習欲望與參與熱情,使幼兒的心理環境與學習環境都處在良好的狀態中。因此,教師在幼兒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努力順應幼兒的發展需求,合理地規劃教學方案,正確運用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制作成相應的PPT課件、MASH動畫等形式,培養與鍛煉幼兒的學習注意力與集中力,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
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特殊性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需要采用直接、形象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滿足這種教學要求,通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新型教學理念與先進教學技術貫穿于教學實踐活動中,能夠很好地實現現代化的教學目標,將幼兒教學的內容與信息以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的形式展示出來,更便于幼兒理解與掌握教學知識,全面開發與促成幼兒的現代信息素養,積極有效地調動幼兒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系統共同參與教學活動,這樣一來,開展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更加符合幼兒的心理與生理發展特征和社會認知發展規律,進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對教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和探索,提升幼兒的主動創造性與自主思考能力,使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更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比如,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將音樂教學的內容、試聽以及練唱環節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的教學境界。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到幼兒的音樂學習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生動、靈活的聲音與動畫,感知藝術的力量與音樂課堂的良好氛圍,不僅使音樂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讓教學實踐過程更加豐富化與趣味化,還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情感抒發,為教師與幼兒創造互相交流與溝通的平臺,讓幼兒了解到更多的國內外音樂藝術作品,不斷提升幼兒對教學音樂知識的深層認知與感性理解。
(三)通過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幼兒教學內容,拓寬幼兒知識領域
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形式化,但是幼兒的特殊性,使得幼兒教學的內容需要具備多樣性與多元化。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就能夠很好地實現幼兒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以便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參與性。教師在進行幼兒教學的實踐課中,可以借助于成功的、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內容進行融合來豐富幼兒教育教學的內容與學習方法。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舞蹈與比賽的形式展示教學的內容,每日、每周安排幼兒進行有組織性的班級游戲活動與比賽項目,針對幼兒的年齡段進行分層次教學。一方面,能夠豐富幼兒教學的內容,實現深層次教學目標,不斷拓展幼兒的接受知識渠道;另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強幼兒的感知與認知,有效培養幼兒的知識收納能力。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集體游戲,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幼兒的體驗感,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為幼兒協作能力與團結精神的培養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比如,教師想要讓幼兒學會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幼兒展示相關的教育性視頻,讓幼兒增強向榜樣學習的意識,并在課件播放完畢后,讓幼兒參與角色扮演,對課堂教學的案例進行分角色演習,讓幼兒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形成樂于幫助別人的意識,逐漸養成助人為樂的好習慣,并能夠從中領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受到啟發與收獲,從而強化幼兒教學的學習效果,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對幼兒學習經驗的積累與評價發展
在幼兒教學環境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能夠有效將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環境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有效聯系起來,為幼兒的生活與學習提供良好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現代化教育時,應該制定詳細的教學設計方案,合理地安排教學課程,盡量對每天的教學活動與娛樂活動進行具體化規劃與實施,以便于幼兒在課堂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獲取到更多的快樂,讓幼兒在學習與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問題,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現代化教育技術,因材施教。比如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前準備好所用的美術工具,如彩色卡紙、鉛筆、橡皮泥等,并在此基礎上運用計算機為幼兒提供相應的繪畫軟件,讓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興趣盡情發揮,用計算機、畫筆等工具描繪出自己喜好的事物與畫面,讓教師更加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與情感需求,促進幼兒自主創造能力與智力的開發。同時,教師還可以對幼兒的繪畫作品進行引導與評價,通過對幼兒繪畫過程的記錄與跟進,讓幼兒欣賞自己的學習表現,進而找到自身與其他同學的差距,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
(五)現代教育技術中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際應用中構建信息化課堂,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視頻技術進行相應的教學,可以將視頻制作成動畫模式,讓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習興趣的提升。
(六)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兒童游戲
事實上,在幼兒管理培訓中,最重要的教學方法是游戲,而幼兒游戲的制作可以讓孩子通過游戲健康成長,這也是幼兒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信息技術與兒童管理教育的融合,不僅可以豐富兒童游戲內容,而且可以滿足兒童的心理和成長需求。尤其是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難免會感到陌生和恐慌,但是,通過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可以幫助消除他們的阻力。例如,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將相關程序傳送到動物世界,然后讓孩子模仿不同動物的聲音或動物的典型動作。最后,其他孩子向動物展示模仿他們的動作,并說出這種動物的特征。這種模仿游戲可以加深兒童的記憶,提高兒童的參與度。孩子們不僅能收獲快樂,還能有效地保持觀察能力。另一個例子:老師可以給孩子們一定的玩耍空間。用信息技術將一些標志、建筑等圖形呈現在孩子面前,引導孩子在手工區域創造自己喜歡的世界,最后讓孩子們解釋創造的內容和意義。由此可見,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豐富了游戲形式,提高了兒童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游戲的有效性。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游戲的融合可以激活兒童的思維,使游戲的形式成為現實。
(七)加強教育,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
在學前教育中,兒童的安全與健康一直是學前教育的難題。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幼兒園教師枯燥的語言講解使幼兒難以理解,難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幼兒教師將信息技術與兒童思想意識的培養相結合,改變童謠、錄像的教育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加深兒童的感知和理解,這不僅滿足了他們年齡的發展需要,而且提高了兒童教育的質量。
(八)營造健康的家庭成長環境
今天的信息技術正在發展,并已成為實現家庭教育的通信工具。它可以幫助教師與家長建立聯系,統一兒童教育的思想節奏。此外,幼兒園應在兒童活動區、休息區、食堂和其他地方安裝攝像頭,以便家長隨時關注兒童的動態,讓家長更安全地將兒童交給老師。通過社交平臺,家長可以了解幼兒園教育的重點,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孩子的管理,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因此,通過信息技術將幼兒園與家庭聯系起來,有助于為兒童創造健康的成長環境,并提高兒童教育的有效性。
(九)加強資訊科技的互通和運用
教師利用資訊科技在平臺上示范,讓孩子在遠處觀察老師的表現,使他們學會正確操作,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接觸電子黑板已被引入幼稚園課程,它們的高功能性和互操作性充分體現了媒體的趣味性。可以在課堂上輸入旋律和動畫,以便充分關注孩子們;將機器動作和游戲融入活動中,讓孩子們在點擊操作時加強學習,感受多媒體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
(十)優化幼稚園的傳媒及資訊管理
幼稚園應改善資訊科技教育設施,為教師提供良好的保障,使他們不致受到宣傳教育活動的影響。我們可以建設電子課堂,建立基本硬件設施,創造便捷的學習環境,提高教育準備工作的效益,優化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以下方式改進兒童信息和記錄兒童發展數據:電子媒體。教師在檔案中包括詳細的醫療報告(包括家庭遺傳病和個人過敏的資料)和基本的醫療證明,定期分析比較兒童健康狀況。發生異常時,及時與家長溝通,分析原因,并找出原因,共同商定解決辦法以確保兒童健康地成長。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應用,能夠為幼兒創造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豐富教學資源與內容,讓幼兒能夠更好、更快地成長與發展。在幼兒園教育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將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融入教學活動中,還需要不斷完善信息資源數據庫,豐富教學配置與設備,強化幼兒教師的信息化理論水平與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其教學綜合能力,進而為促進幼兒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堅實有力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楊朝陽.現代教育技術在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才智,2020(18):139.
[2]王勇,李攀.淺析現代教育技術在本科體育教育改革中的應用[J].南北橋,2020(7):79.
[3]姜舒.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意義和應用[J].知識經濟,2020(7):161.
[4]李穎.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型院校實踐教學優化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2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