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富 何貴金
摘? 要: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工作,不僅是各級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基石,也是保證老百姓利益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實施了“村財鄉管”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民主監督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得到加強,但還存在很多問題,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素養不高、業務能力薄弱、會計核算不規范統一、各級人民政府監督不力,相關財務制度實施細則不健全規范等。針對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提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以期規范、完善、增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對策建議
1、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工作,不僅是各級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基石,也是保證老百姓利益的迫切需要,是我們黨在農村執政的生命線,是當下農民最為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迫切的任務,也是我們黨在農村穩定的總基調,只有充分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讓廣大農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參與進來,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2、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薄弱,隊伍不穩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越來越要求高,但是在我們西部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人員變動頻繁,沒有一支穩定的財務管理人員隊伍,對財務人員要求不規范,缺乏系統專業的培訓。
2.2 鄉鎮會計委托代理機構人員少,工作量大
自2010年實行“村財鄉管”以來,工作量在不斷增加,但鄉鎮從事會計委托代理工作的人員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據調查,大量的鄉鎮只有1到2人,甚至部分鄉鎮1個正式編制的人員都沒有,并且身兼數職,除了承擔著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外,還有大量的農村經濟工作需要他們來做,做不到專人專崗,術業有專攻。
2.3會計核算不規范統一,信息化程度不高
會計核算工作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是賬務核算方法不統一。二是會計賬務處理及科目使用不規范。三是現金使用制度和票據使用的不規范。四是信息化程度使用不高。
2.4監管機制缺乏,經濟業務真實性難以保證
現階段,雖然國家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措施,大量的資金投在農村,但很多農村財務管理方面的監管機制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充分體現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理財,多年來,我們督促和優化了民主監督理財小組建設,通過這么多年的實踐,因沒有相關的報酬,民主監督理財小組沒有真正的履行職責,形同虛設,沒有達到監督的效果,對經濟業務的審核把關不嚴,難以保證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導致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離我們的預期還有很大的差距。
2.5財務制度不健全,缺失可操作的實施細則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做好需要依賴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這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從國家,省級層面雖然制定一系列的財務管理制度,可在實踐中,到村一級,沒有及時建立良好的、可操作性的規則,加之村干部的法紀意識,財經紀律淡薄,造成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混亂,很多重大資金使用,沒有按照相關的程序完善,制度執行不到位,公開不透明,監管缺失,責任意識不強,不敢監督,不愿監督,怕得罪人,監督與被監督沒有具體的制度規范。
3、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對策及建議
3.1穩隊伍、重教育,切實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的素質
新形勢下,結合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采取各種措施,穩定隊伍,重視教育培訓,竭力提高村三委及農村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一是重視崗前培訓,加強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學習培訓。二是引進新生力量,例如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青年人才,農村待業大學生。
3.2強機構、重配置,不斷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機構
從編制上完善機構設置,增強人員配備,建立穩定的會計核算隊伍,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各級政府對村級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明確農村會計人員的選拔、聘用、考核、獎懲以及持證上崗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學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系統,從制度,經費,培訓上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穩定提高隊伍素質,保證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3.3抓基礎、重規范,強化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力度
為了保證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統一化、信息化,依據財政部、農業農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和《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制定完善符合農村財務管理的工作機制,結合實際情況,統一要求、統一管理、統一核算,明確分工,村委會的財務開支,一律實行總支書記、鎮黨委政府審核把關,村委會主任一支筆審批的審批制度,審核人和審批人要認真審核每張單據,對不符合《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要求或要素不全的支出單據,不予簽字;符合入賬規定的,審核人簽署審核意見并簽名;審批人寫明事由,簽署審批意見并簽名,杜絕座收座支現象、對于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開支,鄉鎮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有權拒絕報賬。并充分運用現代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化使用力度,增加管理的方便性、透明性、完整性。
3.4促和諧、重監管,保證經濟業務真實性
通過村務監督,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行為,加大村級財務公開的力度,讓群眾全面參與、充分了解村集體財務收支活動及重大事項決策,能夠對村集體財務實施有效的監督,確保村級集體資產、資金的安全。提高村務監督群體素質,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制度,規范村務公開制度,建立、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宣傳與學習,使群眾了解并參與其中,從而提升其維權的觀念和意識;完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職權范圍,使村務公開更具專業化、明細化,保證各項經濟業務真實有效。
3.5建制度、重實操,規范農村財務管理體系
嚴格按照規定制定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支審批制度,資產、資金、資源臺賬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實施細則制度、預決算制度等,以規范農村財務管理行為。加強村級財務人員管理,規范選拔、聘用、考核、獎懲制度,以穩定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隊伍,保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持續性、有效性,也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公開化、經常化的需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黨風廉政建設,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行為,完善農村財務管理體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總之,只有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強化農村財務監督體系,才能維護新時期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也才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完整性、可操作性、規范性制度體系,實行民主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政府監督,打通與群眾溝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實現陽光辦公,才能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蘇宜會. 規范村級事務管理 促進農村經濟騰飛[J]. 吉林農業,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