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楊憲魯 湯華曉 張銳利 于源源
(1山東省威海市婦幼保健院 威海 264200;2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 威海 264200)
疣是因人乳頭瘤狀病毒感染形成的皮膚病,發生在足底的稱之為跖疣,易受摩擦或擠壓,導致明顯的壓痛感,患者在行走或從事體力勞動時會感到劇烈疼痛,影響日常生活。由于具有傳染性,過度摩擦和擠壓疣體極易持續增多,形成多發性跖疣[1~3]。多發性跖疣因為疣體多或者皮損面積大,傳統治療如激光灼燒、液氮冷凍、手術剜除、化學方法等存在創傷大、痛苦重、易復發等缺點,患者依從性差?;疳槸煼摵响铕喾街委煻喟l性跖疣具有操作簡單、痛苦小、依從性好、復發率低等優點。本研究探討火針療法聯合自擬祛疣方治療多發性跖疣的臨床療效和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皮膚科門診治療的127例多發性跖疣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69例和對照組58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皮損面積及疣體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組別 n 男(例) 女(例) 年齡(歲) 病程(月) 皮損面積(mm2) 疣體數量(個)治療組對照組χ2/t P 69 58 36 31 0.036 >0.05 33 27 26.36±4.23 25.79±5.42 0.346>0.05 5.45±1.35 5.82±1.27 0.532>0.05 21.23±4.32 22.67±5.18 2.278 >0.05 9.83±3.52 10.22±4.67 1.735 >0.05
1.2 入組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臨床皮膚病學》[4]中跖疣診斷標準,足底有多發(疣體≥3處)灰褐、灰黃或污灰色皮損,壓痛;年齡18~60歲;有良好的依從性,能夠完成治療及隨訪;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疾病,如心臟、肝臟、腎臟、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其他系統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治療前3個月內接受過其他相關治療。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WFEY-QR-XZ-269)。
1.3 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火針療法聯合自擬祛疣方治療。行火針治療時,患者取坐姿,常規消毒患者跖疣及其周圍皮膚,點燃酒精燈,在酒精燈上加熱火針,燒紅之后,將火針對準疣體中部,迅速刺入,直達疣體底部,迅速出針,使跖疣輕微出血,等待血液凝固,再使用無菌干棉球為患者擦拭按壓針孔,對患者創面進行消毒。2周1次。做完火針后第3天開始使用自擬祛疣方外洗。自擬祛疣方組成:大青葉15 g、柴胡15 g、馬齒莧40 g、香附15 g、土茯苓15 g、木賊10 g、紫草12 g、蒼術20 g、地膚子12 g、蛇床子10 g、鴉膽子20 g。將上述藥物用2 000 ml清水浸泡約30 min,大火煮沸后,繼續小火煮20 min,倒出,待溫度合適后泡足約20 min,1次/d,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治療結束3個月后觀察復發情況。對照組:根據疣體大小選取合適的無菌棉簽,蘸取液氮垂直加壓于疣體表面,面積略大于疣體,反復凍融3~5次,每次持續約20 s,直至疣體周圍出現白色水腫帶。1~2 d后,冷凍區域可能會出現水皰或者血皰,如水皰或者血皰過大,或者腫脹、疼痛不適,可抽取皰液,并外用莫匹羅星乳膏涂抹患處預防感染。2周冷凍1次,直至疣體完全脫落或者持續8周。治療結束3個月后觀察復發情況。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復發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和γ干擾素(INF-γ)水平,并與36例健康人群組成的健康組比較。
1.5 免疫功能測定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治療8周)在無菌條件下采集兩組3 ml靜脈血,同時采集健康組36例靜脈血3 ml,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血清IL-2、IL-4和INF-γ水平。
1.6 療效評價標準及復發判定標準痊愈:疣體完全消退;顯效:皮損消退>70%;好轉:皮損消退30%~70%;無效:皮損無變化或皮損消退<30%。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好轉率[5]。復發是指療程結束后3個月內出現新生疣體。
1.7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和復發率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和復發率比較
2.2 三組IL-2、IL-4、INF-γ水平比較治療前治療組、對照組IL-2、IL-4和INF-γ水平均顯著低于健康組。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IL-2、IL-4和INF-γ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IL-2、IL-4和INF-γ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IL-2、IL-4和INF-γ水平比較(pg/ml, ±s)

表3 三組IL-2、IL-4和INF-γ水平比較(pg/ml,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IL-2 治療前 治療后 t P IL-4 治療前 治療后 t P INF-γ治療前 治療后 t P健康組治療組對照組36 69 58 85.36±14.63 36.37±9.42 37.36±65.37--70.36±10.74*52.63±5.22 2.245 3.625-0.017 0.034 51.46±5.71 27.46±3.71 29.65±4.52--45.38±4.16*38.21±4.24 2.196 2.532-0.004 0.021 155.36±65.37 76.12±24.71 74.28±22.62---108.89±22.53*89.65±34.15 3.781 2.625 0.025 0.03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治療組有7例在治療過程中暫時性出血,對照組有8例出現水皰或血皰,均未行特殊處理,無瘢痕形成,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跖疣是一種常見的HPV感染病毒性皮膚病。在我們的環境中HPV病毒無處不在,無癥狀的HPV感染也經常發生,88%的跖疣是由HPV-1、HPV-2、HPV-27或HPV-57引起[3,6]。跖疣歸屬于中醫學“疣目、枯筋箭、千日瘡”范疇,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其病因病機可歸為外感風熱毒邪,搏于肌膚而生;或因肝旺血燥,血不榮筋;或腠理不密,復感毒邪,蘊結肌膚而成。內因和外因都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毒邪感染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產物可能存在瘀、毒、濕等。由于患者不重視或者治療不及時,疣體增多形成多發性跖疣,影響日常生活。多發性跖疣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液氮冷凍,但療效并不十分理想,且存在易復發、疼痛等缺點,給患者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其他物理療法諸如激光、微波等,具有花費高、易遺留瘢痕、易繼發感染等副作用,適用于單個頑固的皮損。
感染HPV后的跖疣患者免疫功能出現異常,病毒感染宿主的細胞免疫對控制病毒感染、清除病毒發揮重要作用?;颊呙庖吖δ墚惓V饕憩F在T細胞免疫功能處于紊亂狀態,可大幅減少自然殺傷細胞的數量及其活性,免疫反應受到顯著抑制[7~9]。但是目前對患者體液免疫的影響研究較少,調節機體的免疫狀態,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病毒性疣的治愈率,并降低其復發率[10]。有文獻報道中醫藥治療多發性跖疣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中藥內服、外泡、針灸、耳針等方法,但缺乏系統研究,具體療效機制不明確。
為了進一步探討多發性跖疣的病因病機,探索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機理,本研究采用火針療法聯合自擬祛疣方治療多發性跖疣?;疳樄欧Q焠針、白針等,是溫通法的代表療法[11]。一些研究發現,使用火針對跖疣患者進行治療能夠起到針、灸的雙重作用,不僅可對疣體造成溫熱刺激,直接破壞疣體,使其迅速脫落,而且可促進患者局部氣血運轉,排出膿毒[12]。能將火熱毒邪分散于外,起到活血行氣、祛邪解毒的作用。另據報道,在高溫破壞后,疣體中的病毒也可能轉變為抗原,啟動機體相應的免疫應答,起到類似疫苗的作用,從而不斷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達到持續抗疣的目的[13]。自擬祛疣方含多種中藥成分:大青葉、柴胡、馬齒莧、香附、土茯苓、木賊、紫草、地膚子、蛇床子、鴉膽子等。本方來自古方香木合劑(香附、木賊、板藍根、蒲公英、大青葉、百部、連翹等),中藥香木合劑治療雞眼、疣早在1977年已有記載。經方加減優化,創新性地加入柴胡、鴉膽子、蛇床子、馬齒莧等中藥,后形成“祛疣方”,經我科多年臨床應用,臨床效果顯著。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祛風殺蟲;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馬齒莧清熱涼血、破除毒腫;香附疏肝解郁、行氣消積;土茯苓解毒、除濕;木賊、紫草疏散風熱、消解積塊、清熱解毒;蒼術燥濕、化濁、止痛;地膚子清熱利濕、祛風止癢;蛇床子燥濕殺蟲、祛風止癢;鴉膽子收斂腐蝕、剝脫角質。諸藥合奏清熱解毒、活血行氣、瀉肝疏風、消結除疣的功效。本研究用中藥溫水足浴,促進血液循環,使角質層軟化,藥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促進藥物吸收;火針的溫熱刺激加速了疣體脫落,患者痛苦小,依從性高。本研究將火針療法聯合自擬祛疣方治療的臨床療效與傳統液氮冷凍法治療進行比較,并檢測治療前后外周血IL-2、IL-4和INF-γ水平的變化,探討火針和中藥外洗對機體免疫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IL-2、IL-4和INF-γ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均無嚴重不良反應。說明在治療跖疣患者時,火針配合祛疣方可通過調節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糾正體內細胞免疫紊亂,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火針療法聯合祛疣方治療多發性跖疣療效顯著,可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減少復發。本研究入組病例有限,因患者個體對火針和外用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同時多種因素比如皮損數量、皮損面積、不同醫師操作手法等的影響,火針療法聯合祛疣方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臨床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