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潔玲 武丹 史秋蓮 余鎮佳
(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肇慶 526060)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全麻應用于各種大手術中。然而全麻會出現低體溫體征,發生率高達50%~ 70%[1],尤其多見于老年人。低體溫會使患者蘇醒時間延長,引起凝血功能和心血管功能障礙,還會導致血管收縮受到影響,加重手術過程中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增加感染風險。另外低體溫也會導致基礎代謝、麻醉藥物代謝減緩,繼而影響到患者麻醉后蘇醒時間[2]。其次低體溫還會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使心率、血壓受到影響[3],嚴重者甚至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鉀等。有研究發現全麻術后低體溫者死亡率明顯高于正常體溫者。因此,圍手術期的體溫管理受到了廣泛關注。本研究在麻醉恢復期,對老年全麻患者實施綜合保溫法,探究綜合保溫對術后復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2~10月醫院普外科、胸外科、腦外科、骨科、婦科、耳鼻喉科及眼科進行全麻手術后轉入麻醉恢復室的108例老年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4例。實驗組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齡(72.25±2.14)歲;平均體質量指數(21.61±1.10)kg/m2;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Ⅰ級26例,Ⅱ級21例,Ⅲ級7例。對照組男25例,女29例;平均年齡(72.96±2.56)歲;平均體質量指數(21.72±1.32)kg/m2;ASA分級:Ⅰ級25例,Ⅱ級20例,Ⅲ級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年齡65~85歲;全身麻醉;術前體溫正常;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伴意識不清晰,存在溝通障礙;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合并惡性腫瘤和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倫理批號:AF/SQ-02/02.0)。
1.2 保溫方法在手術前1 d,手術室醫護聯動到病房訪視患者,說明相關手術和麻醉目的、注意事項、配合要點等,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恐懼,傾聽患者內心需求,減輕其焦慮、恐懼心理[4]。手術前及時調整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確保溫度處于舒適區間,在患者入室后詢問體感溫度是否適宜,依據患者意愿再次調整手術室室溫。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保溫,以棉被覆蓋進行保暖。實驗組采用綜合保溫法,具體如下:(1)Inditherm加溫系統,由控溫機和蓋毯組成,患者在進入麻醉恢復室后蓋上預熱好的蓋毯,然后連接控溫機進行保溫。(2)輸血輸液的加溫,給患者輸血輸液時,用加溫器分別加溫至35~37℃、37~39℃,再進行輸注。(3)減少術中暴露,術中依據患者的手術類型,提前向醫師確認術中的暴露范圍,盡可能減少暴露和體溫的流失。(4)基礎干預,密切監測患者的生理指標,在出現低體溫、寒戰等征兆時與麻醉師溝通,聯合應用抗低體溫藥物。在手術結束轉運患者過程中,注意以棉被覆蓋,避免在轉運過程中的體溫流失。
1.3 觀察指標(1)兩組蘇醒質量比較,老年全麻患者蘇醒質量采用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體溫評估,在患者回到麻醉恢復室后,用監護儀持續監測生命體征,并分別記錄入室時和蘇醒時的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及體溫。(2)兩組蘇醒時間、譫妄發生率比較,蘇醒時間指從轉入麻醉恢復室開始到蘇醒結束的時間,麻醉蘇醒時的判斷標準用Aldrete麻醉評分法[5],總分≥9分,代表完全蘇醒,可以離開麻醉復蘇室。譫妄評定標準用意識障礙評估法[6],由急性發作和病情波動、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紊亂、意識水平改變4個項目組成,如果同時存在前2條癥狀并存在后2條中的任一條,就可以診斷為譫妄。(3)兩組應激反應水平比較,包括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血糖水平,在進入麻醉恢復室時和蘇醒時,均抽取肘靜脈血,測定其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血糖含量并記錄。(4)統計低體溫相關并發癥情況,包括躁動、寒戰、感染。(5)調查兩組滿意度,使用院內自制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得分100分,按分數分為非常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60~79)分,不滿意(0~59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蘇醒時間、譫妄率比較 實驗組蘇醒時間、譫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蘇醒時間、譫妄率比較( ±s)

表1 兩組蘇醒時間、譫妄率比較( ±s)
觀察指標 實驗組(n=54)對照組(n=54) t/χ2 P蘇醒時間(min)譫妄[例(%)]16.8±3.4 5(9.3)26.2±2.9 15(27.8)15.457 6.136 0.000 0.013
2.2 兩組蘇醒質量比較入室時,兩組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體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蘇醒時,實驗組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體溫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蘇醒質量比較( ±s)

表2 兩組蘇醒質量比較( ±s)
觀察指標 時間 實驗組(n=54)對照組(n=54) t P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血氧飽和度(%)體溫(℃)入室時蘇醒時入室時蘇醒時入室時蘇醒時入室時蘇醒時130.3±12.5 110.1±13.1 86.2±13.2 75.3±14.8 98.3±0.4 98.6±0.3 36.5±0.3 36.3±0.4 131.2±13.5 129.8±13.3 86.4±13.6 84.9±14.2 98.2±0.5 97.3±0.3 36.6±0.3 35.8±0.2 0.359 7.755 0.073 3.440 1.148 22.517 1.732 8.216 0.720 0.000 0.942 0.001 0.254 0.000 0.086 0.000
2.3 兩組應激反應比較入室時,兩組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蘇醒時,實驗組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應激反應比較( ±s)

表3 兩組應激反應比較( ±s)
觀察指標 時間 實驗組(n=54)對照組(n=54) t P去甲腎上腺素(pmol/L)腎上腺素(pmol/L)血糖(mmol/L)入室時蘇醒時入室時蘇醒時入室時蘇醒時156.6±10.3 140.1±11.2 104.1±11.0 60.6±12.3 5.65±0.63 5.81±0.58 158.7±10.8 150.6±10.7 103.5±12.8 80.9±13.5 5.76±0.66 6.53±0.61 1.034 4.981 0.261 8.168 0.886 6.286 0.303 0.000 0.794 0.000 0.378 0.000
2.4 兩組低體溫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實驗組躁動、寒戰、感染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低體溫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2.5 兩組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滿意度為98.15%,對照組滿意度為85.19%,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滿意度對比[例(%)]
手術室的低溫環境、手術過程中的大量輸液、手術視野的長時間暴露,導致機體散熱增加,出現低體溫。同時麻醉藥的使用降低代謝率,使產熱功能下降,且增加血管擴張的程度,導致機體散熱增加,這些因素都加劇了低體溫現象的發生。有研究證實,低體溫與圍手術期蘇醒時間延長、切口感染、寒戰發生率增高、心臟傳導阻滯等有關[7]。有文獻報道,低體溫能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出現異常,從而導致凝血功能障礙[8]。有研究表明,圍手術期進行保溫干預能明顯降低低體溫的發生,促進切口愈合,縮短拔管時間和蘇醒時間,保護凝血功能[9]。有學者研究發現,低體溫所導致的術后寒戰比術后疼痛對身體的損害更嚴重[10]。因此,本研究對全身麻醉手術的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復期進行綜合保溫干預,觀察其對蘇醒質量、應激反應的影響。
常規保溫采用加蓋棉被進行保溫,是被動的保溫,它取決于人體自身的溫度,而全身麻醉術后患者一般都會呈現低體溫體征。因此,對于全身麻醉術后患者加蓋棉被保溫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11~12]。麻醉恢復期綜合保溫包括Inditherm系統的加溫和輸血輸液的加溫。Inditherm加溫系統是基于Inditherm傳導聚合體的低電壓加熱系統,沒有加熱元件,輸出的溫度恒定,和人體體溫一致,保溫較均勻,是主動的保溫方式[13]。其操作簡單,安全性也得到了證實。對輸血輸液液體的加溫可以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在蘇醒時平均體溫為35.9℃,而實驗組在蘇醒時平均體溫已達到了36.5℃,并且實驗組蘇醒時的體溫和入室時的體溫相比有明顯提高。這表明麻醉恢復期的保溫干預能夠減少低體溫體征。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譫妄發生率、蘇醒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蘇醒時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麻醉恢復期的綜合保溫能夠提升患者的蘇醒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低體溫會刺激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減少胰島素的分泌,使血管收縮,血糖、血壓升高[14~15]。熊璨等[2]Meta分析表明,采取保溫干預可以減輕應激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入室時兩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蘇醒時觀察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麻患者麻醉恢復期,給予綜合保溫可以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促進患者康復。因此,醫護人員應該注意圍手術期的低體溫體征,給予保溫干預。本研究也對兩組患者的低體溫相關并發癥進行統計,包括躁動、寒戰、感染,結果顯示觀察組上述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實施綜合保溫干預,可有效減少低體溫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此外,低體溫是導致患者滿意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老年全麻患者實施綜合保溫,有利于提升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麻醉恢復期對老年全麻患者實施綜合保溫干預,能夠提高蘇醒質量,降低譫妄發生率,減輕應激反應和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