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德育融于學科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之中,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呢?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在我的課堂上不能以德育沖淡語言教學,而是要通過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英語教學活動來進行,以“潤物細無聲〞滋潤學生的心靈,將英語知識知與育德結合起來,指導英語學習活動與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結合起來。
如今,在雙減的政策下,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熱點話題。在各個學科的教學大綱中,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教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還要有目的、有意識、有方案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真、善、美的熏陶,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那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呢?這是我目前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要通過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英語教學活動來進行,這樣才不失英語學科的特色,并能有機地將授知與育德結合起來,將英語學習活動與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結合起來,從而使英語教學在思想、道德、行為教育功能方面得到有效發揮。
小學英語知識接近生活,情景性強,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百花園,猶如一個大舞臺,老師與學生在舞臺上盡情飾演著來自生活的角色。所以我的課堂有言語、表演、造型等全方位地展示給學生,以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并帶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使英語課充滿陽光!每當上課鈴響,我總是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并親切地向學生問候:“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每當學生答復下列問題正確時,我總是微笑地著豎起大拇指說:“Excellent! Good job!〞然后點頭致謝:“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我會搖搖頭或擺擺手并鼓勵學生:“Try next time.〞。當學生學會了去快餐店點餐的禮貌用語,學生可以禮貌地說“May I have…?〞在得到幫助時不忘說聲“Thank you!〞給人造成麻煩時道聲“Excuse me.〞別人有困難時,主動詢問“Can I help you?〞別人誠心抱歉時也不忘道聲:“That’s OK.〞進別人房間要說“May I come in ?〞初次見面,要說Nice tomeetyou.Howdoyoudo !禮貌用語,美好的心靈,不正是課堂內容的衍生嗎?禮貌禮儀教育在英語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禮儀修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和道德。英國和中國文化雖然相差甚遠,但也都是禮儀之邦。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禮貌禮儀和言談舉止是德育之首,也是我教學的一大任務。
鉆研小學英語教材也是我進行語言教學的重要依據,是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素材,學生可以接觸到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禮儀、習俗風貌。要學習包括表達思維活動〔同意、幫助、邀請〕、情感態度〔喜歡、感謝、同情、愿望〕、道德態度〔抱歉、寬恕、感謝、贊成、關心〕、社會文化〔介紹、問候、辭別、就餐、看病、慶賀〕等三十多個語言功能工程,內容豐富。這些語言材料的學習,為課堂的德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例如我在教授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這一課時,可設計不同的圖片,(神州一號、二號以及楊利偉乘坐的神州五號飛船),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強大,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我設計的圖片以及創設的情景,實際是一種暗示,起到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的作用。學生通過圖片操練,情景角色表演,不僅充分地進行了語言操練學會了這些句子,也讓學生感受到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的愛國情懷。
在小學英語教材里還介紹了英美人其他一些好的道德行為,如圖書館規則,保護公物,樂于助人等,這些都有利于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總之,挖掘教材內所含的思想性要在“充分〞二字上下功夫,德育滲透,在這樣“潤物細無聲”中滋潤著學生的心靈,德育很自然地融入英語課堂教育之中了。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詞匯量不多,句型也較簡單,其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所以我在教學中,嘗試著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立足于點滴滲透,細水長流。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禮貌用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內容。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遵守規則的教育。如對話:Excuse me. Please stand in line . Please be quiet.Don’t talk in the library.這是圖書管理員和借書者的對話,學生不僅學習了英語表達,更是受到了遵守圖書館秩序的規則教育。在學習“What do you do on Mondays?〞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談論自己的日常生活時,我在要求同學注意聽別人發言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認識怎么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這時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交際練習,實際上成為德育滲透的載體。既是學科教育,又是德育教育、學科和德育教育融于一體。
育德過程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學活動其側重點不同。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進行交際。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在活動中,在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我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如:在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結構時,就可以設計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來了客人時的情景。在學習“What‘s the weather like?〞時,可以設計“天氣預報發布會〞。在學習“How much is it?〞時,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這個交際用語時,可以設計病人在醫院看病的情景。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這種學習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互助友愛,文明禮貌等思想品德和行為標準的形成。也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性。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原望的驅使下,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合作、主動探索,伴隨著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德育融匯其中。雖然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產生形形式式的學習障礙。有的學生不敢開口,有的害怕拼寫,有的由于鄉音重而發音不準,有的不理解句型,有的書面練習完成不了等。我在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補缺補差,指導學習方法的同時,要加強德育,有意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思想品德。既是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德育的途徑之一。
英語學科的德育過程,是根據教材的總體內容,將課文內容與德育融為一體的教育過程。我應當努力挖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恰當運用各種傳統的、現代化的教育媒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好一個設計者、組織者、鼓勵者、參與者與評價者,更要懂得德育工作的方法,還要了解和研究學生,時時處處做有心人,善觀察、勤思考,這樣才能自覺地將授知和育德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我們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語教學的自身規律,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