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大志
摘 要:科爾·波普爾曾經說過:“知識與科學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這無疑指出了問題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新課改也提出了“以問題為導向”的問題教學法。數學作為一種思維藝術,需要學生具備超強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中職數學在原有的數學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從學生的數學思維角度出發,去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為此,中職數學教師要積極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問題。本文主要從中職數學角度出發,探討“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實踐策略。
關鍵詞:中職;以問題為導向;數學
中職數學的學習難度有所提升,這就意味著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提升。所謂“知識是問出來的,學知識不如問知識”,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宛如數學的心臟。自“雙減”政策提出全面落實“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后,“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興起。對于當前中職數學教學來說,運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最重要的一步,將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打造輕松愉快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知識求知欲,讓學生養成“敢問、好問”的習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一、以問題導入新課,調動參與積極性
我國作為教育大國,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一直受到國家、社會、群眾的關注。在教育改革這幾年來,中共中央、教育部門紛紛提出一系列教育新方式,推翻應試教育,清除應試教育思想留下的“余毒”。在“雙減”當道的現在,仍然有很多中職數學教師用應試教育方式進行教學,沒有及時地更新教學思想,一直用“說教式”教學方法傳授數學知識,沒有設置提問環節,一上課直接進入教學主題。而學生由于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加上新舊知識沒有過渡期,從而對不懂的問題不敢問、不會問、害怕問,問題越攢越多,最終形成學習壓力。“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改善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從問題出發,教師用問題做教學導向,經歷師生、生生互動學習,最后再回歸問題,全程都是圍繞問題而學。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提升學習效率。所以,中職數學教師要積極采用“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模式,響應“雙減”號召,用問題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讓新舊知識有一個過渡期,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復數的四則運算》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到學習狀態中,為了有一個學習過渡期,教師可以將上節課《復數的概念》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提問,如:“與復數一一對應的有?”“下列復數1+5i,5-2i,8,i+5,i-0.5在復平面中落在哪象限?”等到學生都答對后,教師要用問題去導出新課,如:“請在練習本上,隨意寫出兩個四則運算。”學生根據教師說得開始寫,緊接著教師提出:“在你寫的兩個四則運算中加入復數,并進行計算”學生根據教師說的加進了復數,發現算起來存在困難,此時教師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學生參與課堂預習活動,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放在數學題上。
二、以問題為導向,構建生活問題課堂
教育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數學作為一門生活規律學科,像買菜賣菜、乘坐公交車、商場折扣等,這些種種都在證明數學與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加之,素質教育提倡生活化教育,要求教師從生活出發擴大教學范圍,不要一味地局限于課堂教學,在課本教學基礎之上去延伸生活,再將生活現象用問題的方式引進課程學習中,構建生活問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此,中職數學教師要以問題為導向,將數學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真正落實“理實結合”教學,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數學體系,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等差數列》一課時,在做應用題時,教師就可以采用“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模式,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轉換為大白話,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去出題,降低應用題學習難度。如國際象棋就是一個典型的等差數列應用點。教師可以先問學生是否下過國際象棋,學生答案不一,對于一些下過的學生教師可以繼續問:“在下棋過程中是否發現過數學知識?”學生搖搖頭,接下來教師引出國際象棋中隱藏的等差數列數學知識,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隨后教師引出應用題:一盤有64方格的國際象棋,用鉛筆從第一格開始填寫1,第二格填寫2,第三格填寫3,以此類推到最后第六十四格,然后用橡皮擦去所有能被3整除的數字,問還剩多少個數字?數字的總和是多少?學生開始與小組展開激烈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正反方向都思考一遍,選出最簡單最好算的方式。有的學生將題目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能被3整除的數字之和,另一部分是剩余的數字總和。通過學生的討論和交流,最后求出所剩數字的總和是1387。最后教師讓學生將應用題舉一反三,有的學生將數字變動了一下,成為一道新題目。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經驗對解題方法探索,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數學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響應新課改“合作、探究、互動”學習方式,以問題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會自主探究和反思,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為此,數學教師要積極施行“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從根本出發,注意問題的數量和難度,遵守問題設計的現實性、開放性、適度性、針對性原則,使學生潛移默化下提升了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推動中職數學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玲. 以問題為導向的數學教學設計實踐與反思——以等比數列起始課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1(27):2.
[2]邵愛國. 以問題為導向,落實探究學習——以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質為例[J].中學數學:高中版,2021(12):3.
[3]麗劉. 以問導學,讓思維可視化———淺談通過問題導學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科學發展,2021,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