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琳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更新以及網絡的全面普及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線上教育逐漸成為了一個主要的渠道,彌補了線下教育的諸多不足。如今,線上教學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與線下教學相融合,可大幅提升教學效益。本文將以中職教育為背景,談一談線上與線下教育模式相混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教育;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方法
引言:
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重任,學生未來都將成為建設社會的中堅力量。為了進一步提高專業教育的成果,教師們已經意識到了課堂教學這種傳統模式的局限性,通過開通線上教育的渠道,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延長了學習時間。但是我國開展線上教育的時間并不長,在實踐過程中還需摸索有效的方法,總結經驗,避開問題和誤區。
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優勢與實踐原則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需要聽課,完成練習,自主消化知識,十分緊迫,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下節課又需要面對新的知識內容。另外,由于課堂上處于教師一對多的狀態下,教師無法對每一名學生進行輔導,更無法細致的了解他們的學情,必然會出現部分學生跟不上整體進度的情況。但是在線上教育中,學生可以按需選擇學習內容,教師也能與更多學生交流互動。課堂上沒有完成的任務,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在線上完成,其優勢不彰自顯。
然而,線上教育也必須把握住實踐的原則,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首先,教師不能過于夸大線上教育的作用而忽略線下教育,傳統教育模式是不能被完全替代的,二者結合才能相得益彰。還要體現出線上教育多樣性的原則,開通多個線上渠道,將網絡和現代應用軟件的功能和優勢充分利用起來,給學生以更多的選擇空間。在線教育離不開對網絡資源的利用,而在大數據時代下,網絡信息魚龍混雜,不乏存在一些內容失真,具有不良引導性的內容,教師必須仔細甄別[1]。
2.中職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法
2.1開通多個線上教育平臺
線上教育可以在多個平臺上進行,每個平臺的不同功能支持不同的在線教育形式。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都推廣了“釘釘”軟件,用于遠程在線授課,在疫情形式仍然嚴峻的當下,為了減少學生的聚集,該軟件仍然被作為主要的線上教學平臺。當然,除了這種即時、師生“面對面”的在線教育形式之外,還可以利用其它平臺進行非即時的在線教育。比如,利用學生們每個人都擁有的微信社交賬號,通過開通公眾號的方式向他們推送學習資料,也可以組建群組,在群組內針對課堂上遺漏的問題展開討論,攻克難題。此外,如今還有許多在線學習的系統,比如超星學習通,學生可以利用移動設備進入系統中,瀏覽學習資源,完成在線模擬答題,發表話題,參與評價、回復等互動。此外還有希沃白板,支持生成式教學,具有云端存儲的功能,擁有豐富的學科教學資源,可以在線組織課堂活動,實時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直播教學,學生可隨時接收分享的課件,完成遠程學習,十分便利。這些都可以為教師所用。
其實,教師的思想應該進一步打開,不僅僅要利用這些專門用于教學的軟件,只要是學生使用率高,信息傳播面廣的軟件,都可以利用起來,比如抖音、微博等、貼吧、論壇等,都可以成為一個小的學習基地,隨時向學生發送文字、視頻、圖片等資料,開拓出一個無限大的在線教育空間。
2.2線上與線下教育的資源相混合
線上教學所教的內容與線下教學應當有所重合,也要有所區別。要知道,中職生的專業素質發展要求他們接觸更多、更廣的知識,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僅僅學習課本中的內容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教師要酌情將線上與線下的教育資料相混合,使線上教育既為線下教育服務,也能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如今,SPOC、MOOC等教學資源十分豐富,還可以搜集一些名師的講課視頻,讓學生針對自己在課上沒有聽懂的部分重點學習[2]。網絡上的資源是多種多樣的,在向學生發送一些有關課本中重點知識的材料同時,也可以整合一些行業中的案例,搜集一些有關行業信息、發展前景的資料,讓學生提前接觸一些實踐性的內容,增強他們的職業素養。由于課本更新的速度較慢,其中的很多內容都已經與時代和行業脫節,教師要捕捉行業動態,及時發現這些內容,然后用搜集好的在線教育資料來補充或代替,保證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最新,最具時代性的。
2.3線上線下教學相輔助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育的混合應當是深入、密切且多維化的,要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具體的模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來組合線上與線下教育。比如,首先在課堂上完成常規授課,在下課前收集學生們的問題,學生集中反饋自己沒有聽懂或者沒有掌握的部分,作為重難點在線上教育中解決。課下,教師將自己錄制的講課視頻發送到在線平臺中,同時還有一些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的真實資料、圖片,供部分學生瀏覽。在平臺上,學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師也可以參與回復,為他們答疑解難,直至難題被突破。而那些學習能力較強,早已掌握了重點的學生,則可以在線學習一些教師提供的更具深度的資料,實現差異化學習[3]。
職業教育的考核大多包括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模擬考核,理論測驗就可以放在線上來進行,利用軟件平臺的功能,學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答題,系統可自動評分,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一些學生自己在課下完成的作業、作品等,也可以拍照發表至平臺上,供教師和同學們欣賞、點評。
最后,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在線時常、在線閱讀量、簽到情況、在線測驗分數等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將評價結果與他們的課堂評價結果相綜合,體現評價的全面性。
3.結語
總之,線上教學的優勢是線下教育不可比擬的,這種教學模式的推廣是網絡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職業教育在未來取得進一步突破的關鍵。作為當代教師,必須擁有更高的信息技術素養,善于搜集材料,熟練利用軟硬件技術,將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巧妙的融合為一體,相互支撐,解決傳統教育中的頑固性問題,提高教學效益。當然,我們也不能對線上教育過于依賴,也要明確線下教育的主導作用,注意規避網絡對學生學習、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徐茜.中職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方法的探究[J].女人坊,2021(15):1.
[2]陳倩倩.基于混合式教學的教學實踐探究——以中職會計專業為例[J].商業故事,2018(18):1.
[3]吳美娟.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探究[J].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