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結良 孫美麗 夏金弟 孫滿貞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學生突發事件呈現“突發+頻發”特點,影響著學生的安全和正常學習生活,甚至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筆者從學生具體案例出發,闡述了高職院校輔導員突發問題應急處理能力現狀,并給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突發問題;突發;頻發
相比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學生突發事件頻次較高,風險較大。作為一名高職輔導員,筆者曾處理過幾起類型不同、影響不同的突發事件,在較短時間內最大程度消除了不良影響和社會示范,也總結出了幾點工作心得,以便后期工作能夠更好沉著應對相關突發事件。下面,筆者將就自己處理過的突發案例和個人總結的工作經驗進行交流。
一、案例簡介
2018年10月,某班學生李某與同班同學胡某在班級QQ群爭執,言語較為激烈,遂與胡某及胡某室友在寢室斗毆。接到班長電話反映后,筆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解決沖突,并在途中將此事匯報給系部分管領導,并與保衛處溝通,因被打學生李某報警,此事最終由轄區派出所、校保衛處、系部協調解決,并按照相關規定給予涉事學生相應處分,進行深刻教育。涉事學生保證一定遵守校紀校規,遇到問題多溝通多商量,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在事件處理過程中,筆者在了解事件起因后全程與雙方家長進行溝通,保證做到公平公正。
2020年10月,某班學生張某因感情糾紛與他班學生李某大打出手,經雙方同學勸阻,輔導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解后,沖突停止。張某冷靜下來后,非常后悔,表示自己作為學生干部,由于自己的沖動行為,對班級和系部造成了較為惡劣影響。筆者作為張某輔導員,一方面對張某進行了嚴厲批評,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對張某進行溝通與教育。經了解,張某女友與張某分手后不久,便與李某戀愛,這才導致張某心中不忿,進而引發沖突。筆者認為此次事件反應了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偏差的現象,很多學生因為感情問題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造成心理問題,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021年3月,某班學生王某因在微博超話中發表某專升本培訓機夠涉嫌詐騙相關帖子,引發巨大沖突,該專升本機夠要求學生道歉并給出較大金額賠償。筆者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安撫學生情緒,避免學生因害怕情緒做出個人過激行為。并立刻向系部分管領導反映此事,在學校學生處、保衛處、法務等相關部門幫助下,調查了解到該培訓機夠在相關培訓事宜上存在一定問題,經雙方協商,學生撤銷相關帖子,培訓機夠不再追究學生責任。此次事件反應了很多學生在現實和網絡世界中,過于自我,習慣于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網絡呈現,但是大部分學生缺乏輿情安全意識和把控輿情的能力,因此作為大學生輔導員,學生網絡輿情控制是一項任務巨大的學生安全工作。
作為高職學校專職輔導員,經常會遇到類似上面的學生案件,這些案件中學生心理、情感易受周邊環境影響發生較大波動,學生價值判斷和情緒控制能力較差,這樣就容易在行為上產生偏差,進而發生類似言語和肢體沖突,甚至違法犯罪,造成自身和他人人身財產損失。因此,輔導員作為高職院校應急管理隊伍重要力量,具備較強的應急管理能力,不僅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更關系到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及校園的和諧穩定。
二、輔導員應急處理能力現狀
“突發+頻發”是高職院校突發事件的特點,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輔導員應急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筆者認為輔導員應急管理能力的現狀是應急能力適應不了責任的加大,輔導員應急能力存在欠缺[1]。而造成輔導員應急能力欠缺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校應急保障機制不健全。一是學校應急隊伍單一,結構不合理。高職院校學生應急隊伍通常為臨時組建,以黨政領導為組長,以各部門負責領導為成員,這種臨時組建的應急隊伍往往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判斷[2]。二是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各部門之間容易出現權責不清,習慣性將任務下攤,許多事務最終由學生管理隊伍乃至輔導員承擔,而輔導員事務繁忙,作為個體難免存在不足。
(二)輔導員應急管理總體素質不高,缺乏主動意識[3]。一是輔導員應急管理培訓較少,培訓內容不夠實際,很多培訓內容幾乎一致,缺乏法律法規、危機溝通、心理調適、輿情引導等專業素養提升機會[4]。二是高校間的教育交流與學習,老師們習慣于分享學校和自身榮譽經歷,對經歷過的學生突發類事件很少談及,或者因涉及各方面原因,對應急案件會進行加工后再做分享,很難真正分享他們的應急管理經驗,這也導致很多的交流學習最終流為形式。
(三)信息機制建立不暢。“突發+頻發”的高職院校突發事件特點,決定了輔導員班級信息掌握能力的重要性。很多班級雖然設置了安全員和信息員,但大多流于形式。安全員和信息員如何利用,則是輔導員能力的重要體現。
(四)高職院校應急演練較少。很多高職院校缺乏危機意識,沒有認識到應急演練的重要性,認為應急演練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演練預案專業性不高、針對性不強,參訓人員在演練過程中消極對待,應急演練流于形式化,這樣就容易形成當應急事件突發時應對不急的局面。
三、輔導員應急處理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相對普通高校來說,學生生源比較復雜,學校在學生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在應急管理方面,高職院校存在應急管理機制不健全、應急演練體系薄弱、信息機制建立不暢、輔導員應急管理整體素質不高等各方面原因。針對“突發+頻發”的學生應急事件特點,如何對學校和輔導員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發力改進,是提升輔導員應急管理能力的關鍵。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具體建議:
(一)健全應急管理機制。一個好的高職院校應急管理體系是輔導員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和保障[5]。應急管理工作任務重,涉及部門多,部門之間只有協同合作,整合好各方資源,做到權責清晰,才能發揮應急管理機制的作用。作為補充和完善,還可以邀請校外相關專業人員到校進行科學指導,比如在消防安全應急制度建設方面,可以邀請校外消防專家到校進行指導,給出針對性建議,減少制度盲點。
(二)強化應急演練體系。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所帶班級多,學生群體大,突發事件發生可能性增多,因此提前演練是增強輔導員應急素質,提升輔導員應急能力的關鍵之一[6]。應急演練不能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安全檢查的一道程序,而應該是需要學校用心組織,學校管理人員及輔導員和學生認真參與的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7]。重視應急演練體制建設,使應急演練變得更加專業化,才能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動,猛虎嘯于后而不驚”的自信。讓學生參與應急演練,真正去感受危機,才能讓學生牢固安全意識。
(三)學生日常安全教育需做實。安全教育,防范未然是避免學生突發事件的有效途徑之一,筆者建議輔導員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要開好每一次安全主題班會,班會一定不要過分拘泥于說教式,可以通過播放警示視頻、講述真實案例來進行教育,在“防疫安全”主題教育上,筆者的做法是結合視頻來講述防疫工作者的偉大與艱辛,講述違反防疫管理規定案例的后果和成本來警示學生防疫的重要性。二是班級要設置安全員,配合班長統計每天學生安全信息,做好查寢工作,記錄好學生身體情況和健康碼信息。在節假日等安全節點,做好學生出行安全統計工作,如長假學生離校出行,以寢室為單位,安全員要做好途中同學安全報備與統計工作[8]。
(四)輔導員要贏得學生信任。某次培訓,筆者與其他高校一位老師交流,他給他的班級同學上的大學第一課是背誦課,背誦的內容是記住輔導員的聯系電話。該老師給出的解釋是,高職學校老師一定要贏得學生信任,并且一但學生發生突發事件,一定要讓學生第一時間想起輔導員,也要讓學生相信輔導員的能力和責任擔當。作為專職輔導員,學生的信任關系到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若學生在突發緊急事情的時候,輔導員能第一時間知曉,那么突發事件可能會在源頭解決,降低學生因突發事件遭受傷害的可能性。
(五)班級信息員隊伍建設機制要完善。專職輔導員一個人對應的是幾百個學生,不可能完全掌握學生的全面信息,這時班級的信息員隊伍建設就能發揮巨大作用。筆者在班級信息員建設上是雙線管理,分為明線和暗線,明線指的是由班長和副班長組成的男女各一名的信息員隊伍,暗線指的是再在班級另選男女各一名同學作為信息員,信息保密。明線負責發現和匯報班級日常信息,暗線負責發現班級潛在風險,是主線的補充,同時輔導員要做好對明暗兩線同學的管理,確保信息員發揮真正作用。
(六)疏通“家校”聯系線。擅長與家長聯系,也是高職輔導員能力的重要體現。現在輔導員基本都建立了家長群,甚至與家長互加了微信。筆者認為,加群需慎重,信息傳送到位才是關鍵。家長加群后,會經常在群里詢問或大或小的問題,輔導員如何解決以及解決的效率關系到家長對你能力和責任的信任。同時筆者建議,學生重大突發事件不要在群里或者微信私聊,電話聯系并留存信息也許更加合適。一但發生突發事件,輔導員要注意自己與家長的溝通方式,不擅作主張。
(七)高校落實全員育人教育理念。“三全育人”理念是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重要理念。其中,“全員育人”是指“學校教職、管理崗位和服務崗位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要樹立培養育人意識,承擔教育責任,積極結合自己的工作特點,做好教育工作[9]。因此高校學生管理責任不應落在輔導員一人身上,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隊伍應該是協同合作,共擔責任。
(八)輔導員要做好自身及時的心理疏導。作為學生管理責任第一人,輔導員的心理壓力很大。特別是遇到突發事情時,往往要承受來自多方的壓力,特別是遇到學生發生不可抗事件(如學生重病身亡),吸收的負能量很大。若不及時釋放壓力,緩解情緒,將對自己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影響[10]。
(九)輔導員一定要注重總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照亮未來。每一個突發事件的發生,不應只是承受損失和教訓,更多的應該是經驗的吸收。筆者每次發生突發事件后,都會立刻在班級開展班會,用深刻的教訓來更好警示同學,同時要照顧事發同學情緒,鼓勵班級同學互幫互助,幫助班級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學。
總之,作為一名高職輔導員,安全不僅是處理突發事件的基本原則,更是輔導員工作應該守住的底線。作為輔導員,要由一顆責任心,突發事件發生后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盡自己最大努力消除矛盾,防止事態升級。作為高校,要建立一套完備的應急機制與方案,合理落實責任。筆者認為,每一次突發事件,不僅是輔導員應急能力考試,也是對輔導員應急能力的充分鍛煉。只有掌握方法,手握利劍,才能應對好每一次突發事件。
參考文獻
[1]鄭春暉,倪龍海.輔導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的內涵及其作用形式——以杭師大錢江學院甲流防控中輔導員的作用發揮為例[J].群文天地,2012(16):269-270+272.
[2]趙靜.高校輔導員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船舶職業教育,2021,9(05): 5860.DOI:10.1-
6850/j.cnki.21-1590/g4.2021.05.018.
[3]郭運宏,趙奇.高校輔導員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作用[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8(03):35-38.DOI:10.13920/j.cnki.zztlzyj sxyxb.2016.03. 012.
[4]劉敏.高職輔導員隊伍機制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文史博覽(理論),2014(05):81-83.
[5]張春生.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應急管理機制建設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8(08):41-42.
[6]趙統堂.高校輔導員隊伍應急管理能力的建議和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7(S1):62.
[7]張曼. 高校學生人身安全防控研究[D].燕山大學,2015.
[8]梁文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格局模式創新路徑的實踐與探討[J].大眾科技,2017,19(06):1-90192.
[9]王靜.“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輔導員班級建設工作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4):1-921.DOI:10.16871/j.cnki.kjwhc.2020.04.008.
[10]諸文娟.高校輔導員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10):90-92.
基金項目:
1、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農業供給側結構結構改革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構建研究-以岳西縣為例,SK2021A1013。
2、2018年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項目,gxyq201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