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位彬 王洪慧
摘 要:近年來從中小學到大學,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頻發,一次次悲劇的發生,一幕幕血淋淋的教學,讓人扼腕嘆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重大考驗與挑戰,如何做好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一重大命題已擺在教育部門、學校、教師面前,哪些策略能有效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便是本文欲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職學生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中職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綜合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社會關注下,政府教育等部門的關心下,心理健康教育硬軟件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學?!皬臒o到有”,紛紛建起了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宣泄疏導室、各種沙盤,可以說,條件好的學校硬件設施已經比較齊備。在軟件方面,學校師資不斷得到加強,中學已經有專門的心理老師編制,有的學校已經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甚至有的學校還結合中職學生特點、校情自編有校本教材;在心理健康教學和心理咨詢上都有了比較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還有很大完善與進步的空間。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機制未理順、制度不健全
第一,當前我國中職心理健康教學工作起步比較晚,很多機制還未理順,存在缺位。地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中并沒有專門主抓機構。對各中職學校而言,負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門或機構一般為學生處(科)、思政部等,很少有專門負責的部門領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于“可有可無”、“不受待見”的尷尬地位,甚至一些人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學校來做,認為學校只負責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心理健康教育是醫療機構、心理咨詢診所的事兒,如果學生有心理問題,學??梢赞D介出去。
第二、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規章不健全,工作隨意性比較強,責任不明確。很多學校未明確分管的校領導,未確定負責部門或是雖確定負責部分,但僅存在于紙面上,在實際工作中,并未搭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機制及工作架構,不知道“該怎么干活”、“該誰干”。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常是“干與不干”、“干什么”全憑領導一句話,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把握水平與重視程度便是學校該項工作的水平。
(二)重理論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
我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來在社會關心關注,教育部門的重視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基本每所中職學校都有心理咨詢室,但總體而言發展水平較低,整體水平有待提高?,F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總體而言比較重視課堂理論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系不緊密。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側重于傳授理論知識,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知識在實際生活、學習中的應用。易忽略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沒聯系到學生真正關心的就業擇業、人際關系等痛點,尤其是忽視青春期戀愛、性沖動造成的心理困擾等。老師教的不是學生想要的,老師教的學生用不了或不會用,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師專業成長不足,師資薄弱
2004年教育部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又頒布《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比。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國僅有19.16%的城市學校和2.64%的農村學校設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師資力量普遍薄弱,農村地區尤甚,遠遠不能滿足中小學生的成長需求,相比較而言我校情況稍好。2020年,北京師范大學鄧林園副教授發表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制約因素及家校合作的調查研究》一文從心理健康教育老師與班主任的角度分別對當前制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因素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57.4%的心理教師認為“心理教師專業訓練不充分”是最關鍵的制約因素,有53.7%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認為“缺乏專業的心理教師”是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此外,有47%的班主任認為“缺乏專業的心理教師”是制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因素。
教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參與者、實踐者之一,心理教師隊伍建設便顯得尤為重要。人員缺乏、師資薄弱是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面臨的難題之一,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絕大部分都不是科班專業出身,缺乏心理學專業知識,教師專業成長不足,兼職心理教師則流動性大,專業知識與技能更為匱乏,具有良好心理咨詢與治療技巧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
(四)家校共育未有效銜接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家庭、學校、政府部門、社會各方協調各方資源,共同努力,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但現在一些家長存在誤區,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我把孩子交給學校,學校應該負責一切;我們又不是心理咨詢師,我們不懂怎么給孩子做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研究顯示:家庭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面對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青春期的迷惑、人際關系的煩惱、學業的壓力、就業的抉擇等,很容易出現厭學、人際關系緊張等現象,引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體驗,易出現焦慮癥、抑郁癥、社交恐懼癥等心理障礙,嚴重的出現自殺等嚴重心理危機。這時家庭的支持便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父母的支持、理解。一些學校缺乏有效的家校溝通渠道,“單打獨斗”,未能很好地將家庭與學校的合力有效銜接,家校共育出現脫節現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打折扣。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一)建章立制、科學謀劃
首先,中職學校應根據學校實際,摸清底數,利用自身資源稟賦,科學謀劃,合理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機制與工作機制,完成工作架構設計及工作流程設計,明確部門、人員職責。做到“出現問題知道如何做”、“出現問題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該向誰匯報”等。明確學校分管領導、責任部門、心理教師、班主任、科任教師各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責任,構建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動局面。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生處的職責,也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責任,學校其他部門、班主任、科任教師都有責任、有義務為其貢獻力量,都有積極參與的必要。
其次,制定預案,有序高效開展危機干預,提高對校園心理健康咨詢的重視程度,提高對心理健康風險的防范意識,發揮校園心理咨詢的前瞻性作用。要制定切實高效可行的《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方案》,并實際工作中不斷調整優化,做到因時而動,因時制宜,適合學情、校情。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工作,建構起中職學校規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將學校全體教職人員納入其中,有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再次,建好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根據心理健康篩查工作,建立學生心理建檔檔案。檔案應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況、心理篩查結果、潛在風險、心理動態、咨詢記錄、風險事件、預防風險的措施等內容,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及必要信息。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一方面,結合中指上身心發展特點,做好學生心理需求研究。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拍腦門、想當然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要吃透中職生現階段所面臨的心理難題,做好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吃透其心理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達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的效果。
另一方面,做好教學改革,選好用好教材。學校負責相關科室,心理教師要下足功夫,根據中職生特點及心理需求,結合中職生與普高學生差異,選擇適合的教材,盡量選擇貼近生活、學習實際,案例豐富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實用性。此外,教師要吃透教材,注重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與課堂教學設計。設計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內容,契合學生實際心理困惑,選擇合適的案例,采用互動式、辯論式,亦或是讓學生排練情景劇,使學生在案例中、互動中、角色扮演中學習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將其學以致用,課后能遷移到自己的生活學習中。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水平
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爭取政策支持,招錄具有心理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心理學、醫學背景的專職優秀心理教師。二是定期為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學生工作人員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技能培訓,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與心理咨詢技術,以此提升整體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好校外資源。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比如邀請校外公立醫院、心理咨詢機構的心理咨詢與治療師、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到校為學生講座,為教師做培訓等,也可聘請這些專家學者為學校的兼職心理教師,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上新臺階。
(四)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首先,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多方聯動、多方合作的一項事業,不僅僅需要教師的輔導和幫助,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其中,學校、教師要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獲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的有效性。對于中職教師而言,應當定期與學生家長開展溝通交流,有必要的情況下可進行家訪,讓家長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家庭環境對于孩子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影響。尤其是長期留守的學生,班主任更要加強與其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教師通過交流了解其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養方式等,做到對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以便在教育過程中,能更有的放矢,更具正對性。其次,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相關工作,花更多精力在孩子身上,多主動學習、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主動關心關注孩子心理動態,出現異常及時與班主任、學校溝通,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有策略的開展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對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新時期職業教育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的歷史使命,積極地進行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參考文獻
[1] 陳山.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創新研究[J]. 職業(25):3.
[2] 蔣振世.淺談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策略——以浙江省溫嶺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職業,2021(19):31-33.
[3] 林超.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淺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04):247-249.
[4] 杜亞卓. 新疆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徑的探究與思考[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 2020, 28(4): 14-18.
[5] 高維.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189.
[6] 白元慧.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淺析[J].職業,2021(11):36-38.
[7] 吳艷芳.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參與式教學模式實踐策略[J].科教導刊,2021(20):184-186.
[8] 俞國良,靳娟娟.我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分析:來自調研的證據[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1,42(02):48-58.
[9] 林永健.淺談新時期背景下中職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滲透路徑[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5):222-223.
[10] 劉慧慧.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討[J].心理月刊,2020,15(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