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水香
摘 要:新時期以來,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凸顯。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尤其是鄉鎮社會保障工作,是構建新社會和諧關系的重要保障,關系到人民的幸福生活,關系到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質量。因此,本文在強調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的重要性的同時,指出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探討新時期做好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相關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重要性;問題;開展途徑
民生是當前社會關注的重點,民生問題與社會保障工作開展的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若想要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必須積極開展社會保障工作,規范工作流程,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做好人民日常生活的堅強保障。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面臨的問題也不斷變化,對于工作的開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對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變化,真真正正想人民之所想,踏踏實實為人民做實事。
一、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分析
(一)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與人民的合法權益緊密聯系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城鎮化水平越來越高,對于鄉鎮社會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鄉鎮社會保障工作者必須要牢牢記住我國社會整體發展目標,不斷解放并提高我國的生產力,同時也要加強對于機關企業工作人員的管理力度,不斷探索新型人才整合管理辦法,加強社會人才隊伍建設,縮小整體貧富差距,為實現更高程度的社會主義不懈奮斗。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須要加以重視。
(二)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關系到勞動關系的和諧性
目前,為進一步提高社會發展質量,“轉方式、調結構”成為當前發展時期的關鍵任務。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但是各類矛盾層出不窮,這些社會發展矛盾的產生帶給鄉鎮社會保障工作不小的挑戰。另外,鄉鎮市場人才需求較大,但是供應卻不足,并不能滿足當前鄉鎮的發展需求,從而造成勞動關系緊張,這也更加凸顯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必須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提高勞動關系的和諧性。
(三)鄉鎮社會保障工作影響到人民的日常生活質量
民生是我國關注的重點,老百姓的生活有所保障,能夠吃飽喝足,才能進一步發展精神文明,整個社會發展才有更高的質量。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衣食住行,滿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時,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幸福感,所以說,做好鄉鎮社會保障工作,人民的日常生活質量才能有所保障。[1]
(四)鄉鎮社會保障工作是人民未來的保障
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管理的內容較多,涉及到養老金發放、退休金等各個方面,而這些都直接關系到人民未來的生活質量。當人們感受到未來的生活有所保障,當前的奮斗才更有力量,對于社會和國家才能更加信賴。所以說,做好鄉鎮社會保障工作,人民的心中才有了定心丸,才能更好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人民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更加自信。
二、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缺乏專業的人才
工作要干好,人才少不了,鄉鎮社會保障工作若想要真正做好,必須要有專業的人才。但是當前,不少大學生畢業之后更想要留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或者是其他的二三線城市,并不想回到鄉鎮,回到農村,這就造成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因為缺乏專業人才而舉步維艱。低學歷的人很難達到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開展的要求,但是高學歷的人卻不愿意深入基層開展社會保障工作,這就使得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遇到了瓶頸。
(二)形式主義嚴重
社會保障工作開展中,存在搞形式主義,搞面子工程的不良現象,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僅僅做面子工程,實際上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并不能真正服務好人民,解決人民的困難和問題,反而會讓老百姓對于社會保障工作者產生不滿的情緒,進而影響到社會關系的和諧。[2]
(三)工作人員工作思維較為傳統,缺乏創新意識
如今,時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鄉鎮社會保障工作應該與時俱進,而不是墨守陳規。一味的墨守陳規非但無法進步,更是極大的退步。但是,實際上不少鄉鎮社會保障工作者并不具有新時代的創新精神,在工作過程中因循守舊,一些工作非要有上級命令才去做,這樣嚴重阻礙了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甚至造成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退化。[3]
(四)鄉鎮社會保障工作效率低下
鄉鎮社會保障工作需要做好人員的合理分配,從而最大限度利用當前的人力資源。但是在實際人員分配過程中,并沒有達到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甚至造成了人才的流失,進而使得整個團隊的整體素質下降,同時降低工作效率和質量。
(五)相關部門宣傳力度有待提高
相比于城市來說,鄉鎮,尤其是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人社系統關于社會保障的政策宣傳力度并不足,這導致不少老百姓甚至一些村干部都不了解國家的社會保障政策。此外,在鄉鎮地區單純發放一些宣傳冊子或者通過人社干部之間的口口相傳,并不能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在宣傳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個別人的錯誤理解而導致更大范圍內的錯誤理解。同時,宣傳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因責任心不夠而降低宣傳力度的問題。總的來說,當前相關部門關于社會保障政策的宣傳力度不足,宣傳形式單一,必須要加以創新。[4]
(六)缺乏服務機制
在鄉鎮地區,人社部門向上與政府對接,向下服務百姓,充當著政府部門與百姓的橋梁。人社部門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不同部門的監管,在基層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協調的部門較多,且處理的工作范圍較廣,這就加大了社會保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進而降低了人社服務的質量。
(七)勞動監察力度有待提高
當前我國有較為完善的勞動法來保障我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勞動法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各種問題,難以達到理想預期。因此,勞動監察執法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在勞動監察執法過程中,由于資金、設備等硬性條件的缺乏,勞動監察有時候形同虛設,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力度。除此之外,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監察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配合較為生疏,并沒有形成合力。[5]三、新時期關于如何做好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相關途徑探討
(一)多方面提高服務能力
充分了解人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到根本原因,從源頭上提高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服務水平。第一,應該解決好社會保障工作團隊建設問題,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從而提高社會保障工作團隊的整體服務水平。在人才引進的過程中還要注重人員的培養,做好崗前以及崗位培訓工作,通過幫助工作人員掌握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學性來優化社會保障工作。第二,具有改革意識,做好人社部門工作改革,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第三,處理問題要保證公平公正,嚴肅對待人民群眾的各種問題,只要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掛鉤的事情必須要公平公正處理,例如做好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6]
(二)積極拓展渠道,創新服務模式
鄉鎮人社部門服務模式應該有創新精神,不斷拓展渠道。第一,優化自身服務標準,明確并不斷細化工作崗位職責,做好服務項目的細化分類,提高服務標準的精確性。第二,拓寬信息化渠道,合理借助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新型科技手段來拓寬信息化渠道,從而保障基層就業率。第三,拓展服務渠道的多元化,可以借助官網服務平臺了解人民群眾存在的問題,并且就人民群眾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解答,不斷改進社會保障工作服務效果,加強與人民的溝通,從而提高人民對于社會保障工作的滿意度。[7]
(三)優化服務作風,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度
優化服務作風是提高鄉鎮社會保障工作質量的重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應該突出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不斷調動人民對于參與社會保障工作的積極性,通過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度來優化人社服務質量。首先,要積極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交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作用,了解基層人民群眾的需求,從而及時針對人民群眾的需求來開展社會保障工作。其次,要注重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想人民之所想,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制定社會保障工作方案。另外,鄉鎮人社部門開展社會保障工作應該公開透明化,通過舉辦各種講座來向外界發布各種信息,進而讓更多人了解人社工作,人民群眾也能夠更好地實現對人社部門的監督管理。[8]
(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社會保障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不能馬虎,也馬虎不得。在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的過程中,可以牢牢把握一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了解社會相關保險制度體系,舉例來說,通過調整企業職工五險制度來優化社會保障整體制度,從整體上提高制度的靈活性。其次,關注人民群眾當前以及未來的生活保障,為人民群眾的生活保障保駕護航,通過注重養老保險制度、醫療制度等來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此外,加強制度管理力度,制度的出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認真執行,這樣才能發揮科學制度的作用,從而真正提高人社部門的整體服務質量。[9]
(五)提高社會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也脫離不開信息化建設這一話題。在進行鄉鎮人社工作過程中,更是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做好人社信息系統的更新換代,提高人社辦事效率。第一,借助互聯網網站、手機應用等平臺開展網上辦事窗口,從而打造完善的“互聯網+政府服務”,不僅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更是實實在在為人民群眾辦事的體現,讓人民群眾少跑路,少走流程,從而感受到辦事的效率。第二,構建鄉鎮人社工作信息平臺,以便實現信息數據的共享和整合,在信息平臺構建過程中要注重人社各個部門的協作配合,才能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及時更新信息數據,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從而提升社會保障工作相關信息數據的應用水平。[10]
(六)強化標準化建設
首先,塑造公平公正的人社辦事形象離不開標準化建設,有了嚴格的標準,才能有科學合理的流程,工作人員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才能有所依據,進而提高人社部門的社會公信力。目前鄉鎮社保正在積極探索標準化建設,雖然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建設體系,但是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等方面還有待探索,尤其是基層服務窗口的標準化建設任重而道遠。第二,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需要通過由點及面穩步推進,試點沒有問題之后再進行大范圍推廣。第三,標準的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先由部分到整體,通過建成某一方面的標準再進行推廣,形成較為完善的標準化體系。第四,做好服務規范化管理制度的完善,注重基層社會保障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加強考核的方式來強化工作人員責任意識,提高鄉鎮人社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鄉鎮人社工作的開展存在著諸多的挑戰,必須要明確鄉鎮人社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因為這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關系的和諧穩定等方面。所以必須堅持做好新時期鄉鎮社會保障工作的穩步推進,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完善工作標準機制。
參考文獻
[1] 段炳德 . 本輪中美貿易摩擦的進展、背景及其宏觀經 濟影響 [J].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19(2):14-18.
[2] 房鑫 , 劉欣 . 論人工智能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機 遇和挑戰 [J].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9(4):104-109.
[3] 張成剛 . 共享經濟平臺勞動者就業及勞動關系現狀 : 基于北京市多平臺的調查研究 [J].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學報 ,2018,32(3):61-70.
[4] 王顯勇 , 夏晴 . 共享經濟平臺下的網約工納入工傷保 險的理論依據與制度構想[J].中國勞動,2018(6),49-53.
[5] 春燕 , 郭海生 , 王燦 . 上海人口老齡化如何影響經濟 社會發展 [J]. 上海經濟研究 ,2019(8):51-63.
[6] 康健榮.新時期基層人社工作面臨形勢及對策分析[J]. 人力資源開發 .2019(13):11-12.
[7] 邵蕙菁,方華.網約平臺公司靈活用工的困惑及建議[J]. 中國勞動 ,2017(12):30-35.
[8] 寇潁.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人力資源,2020(18):36-37.
[9] 張曉慧.基層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 策[J].科技經濟導刊,2020(07):191+189.
[10] 李永燕.基層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 策[J].財經界,2020(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