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伶俐
摘 要:新冠疫情以來,廣大群眾對醫療資源和醫療體系建設的關注度都明顯提升,加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醫保等普惠政策的大背景加成,醫療環境的財務管理問題日趨嚴肅。要想想實現管理效率與資源整合水平更大的發展,必須充分重視財務分析效率,保證醫院的資產管理與運行效率。2009年,新醫改發布后,醫院開始直面經濟壓力,在財務管理中以公允價值出發,積極探究經濟管理中的問題、積極改進提高財務分析質量是必然趨勢。本文著重分析醫院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財務分析;醫院管理;問題探析
一、醫院財務分析管理的問題
(一)財務分析人員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公允價值和政治素質的缺失相較于知識結構和專業知識的落后相比,危害程度不分伯仲。忽視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無疑是對醫院財務隊伍素質建設的反向建設。財務工作人員的職責交叉、人員兼任,無疑也助長了財務監管失序和財務效率低下、工作難以落實等問題。當前我國的金融和醫療環境相當復雜,信息化和醫療大數據尚處于建設之中,監管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賴財務自管理效率,需要科學判斷、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公允價值等的聯合教育。只有密切關注醫療行業財務人員素質水平的建設,才能實現醫療財務管理的改革落地。當前,我國醫療產業財務會計、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專業素質、職業道德上的考核嚴重不足,違法違規成本不夠高,相當一部分投機者從源頭對財務效益造成的一定影響,產生負面效果。
(二)財務分析可靠性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全成熟。醫療行業的特殊性使市場競爭不可能完全展開,在此條件下,公允價值的行為操作基礎不夠充分,財務分析水平參差不齊,地區發展不均衡加速了人才資源集中和傾斜,無一不導致管理體系的效率低下,反過來繼續降低財務分析的可靠性,造成惡性循環。加之當前的醫院管理粗放,財務分析長期缺乏規范而系統的量化考核和人員培訓,管理層片面關注服務,常常忽略財務分析的內涵建設。這樣的局面雖然在醫療改革的推動下逐步前行,但依然沒有達到高峰,浪費醫療資源。可以想象這同樣會對醫療產業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甚至妨害國家醫療效率。
二、醫院管理中加強財務分析的措施
(一)以公允價值為計量基礎,規范人員素質
醫院財務分析的首要前提是保證財務分析人員的技術水平、職業素質,也即加強和規范以公允價值為計量基礎的操作行為,方可在分析具體數據時充分、精準地分析問題,高效、合理地應對困難,為醫療體系的管理方提供發展經營方向決策的正確依據,而這需要我國醫療經濟體系以及相關監管條文的逐步完善。公允價值是指在市場信息充分公開透明的情況下,經濟行為雙方公平自愿確定的價格,是財務管理的基本意識。公允價值涉及會計計量、確認、報告、記錄的全流程處理,在財務應用中始終貫穿,是決策正確性的基礎保證,對財務分析人員的公允價值教育會影響計量準確度,提升財務分析和管理效率,從信息披露源頭為醫院經濟的管理造成促進,加之相關監管漏洞的完善等措施,共同影響醫療市場環境,避免群眾利益損失。公允價值教育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二)引進精細化管理模式,提高財務分析可靠性
通過引進精細化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提高和優化資源配置與使用效率,為醫療質量的提高和監管機制的完善提供支持手段,將現代規范化經營模式應用到醫療行業管理中去,進而提高經營水平和決策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先從專業人才的聘請入手,用經濟方式快速提高管理水平,加速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市場化、工業化,從源頭確保財務分析的人員素質,并為之構建有效落地的行政保障,同時加強已有財務分析和管理模式的更新,利用先進模式提升醫院財務分析制度上的可靠性保障。信息化和大數據為醫院財務分析提供了優良土壤,從人工數據處理過渡到規范而完整的精細化信息管理系統,數據效率的提升自然會改善服務效率、促進管理經營能力、完成對醫療服務行業附加值的提升。
(三)財務分析環節標準化
2009年新醫改意見發布后,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試驗遍及全國。隨之而來的是藥品加成取消、單病種付費收入占比下降等措施,大大影響了醫療行業的經濟運營面貌。毫無疑問,科學合理的資金配置和大宗醫療設備購置可行性論證等問題背后展示了極大的醫療管理壓力:成本控制、資產運營、發展效率等皆有賴于財務經營分析。財務分析應當在人員技術充分儲備的前提下進行環節標準化,堅決避免相關報告流于表面的情況,例如僅僅展示資產、負債、收支、結余等非高效參考指標。應當認識到,財務全環節非標準化,切實妨礙了醫療預算執行狀況真實有效地反映,甚至影響到成本管控效果、資產運營水平、發展前景、人員效率等的分析。重點解決財務、管理、技術割裂,避免管理分析工作互相脫鉤,同樣是財務分析環節標準化的目的所在。此外,財務分析時也需保證基礎數據質量的可靠。
四、總結
新醫改將醫療行業推向市場化的邊緣,敦促醫院在市場浪潮中加強財務管理建設,通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和人員素質建設提升醫療服務的整體競爭力醫療信息化、醫院經濟管理信息化是當前我國醫療體制深化改革的關鍵環節。由此而進行的對醫院各財務環節的問題總結,也不斷刺激著醫療產業經濟管理的進步。通過反哺管理層的方式推動內部管理效率;對具體管理問題進行針對優化,能督促人才培養規模。數據是財務分析的唯一工具,必須敏銳嗅觸內部經營管理問題、外部市場變化等。基礎數據的準確性依賴技術工具的進步,更依賴人員素質,由此必須加強和規范以公允價值為計量基礎的操作行為,確保財務數據契合醫院的方向規劃和發展途徑。而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素質與分析能力發揮依賴分析環節的標準化,這也就意味著針對性再教育并不是提升財務分析能力的唯一指標,制度科學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符文,鐘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8,v.32(06):8-10.
[2]杜楚源,郭穎凌.醫院青年管理人員培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醫院,2014(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