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麗玲
【摘要】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并實施的,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征。它在改善課堂內的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同時,還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還創造了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英語;具體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它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分成合作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和探討教師設定的學習任務,共同開展學習活動,使小組里的每一個成員都獲得學習的成效。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只有小組取得了成功,個人才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特別強調整體效能和團隊精神,加上這種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教學目的重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促進英語教學效果提高上,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一)分組
合理分組是開展小組學習的第一步。為了能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分組時,根據我校學生都多數是外來工子弟,父母為了生活,沒有時間去輔導他們,學習任務都是只能在課堂上解決,筆者通常是以“好帶差”的原則來分組,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2-6人一組為宜,每組設正副組長兩人,并且不定期地互換角色,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分組時也要讓學生知道不但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小組中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他們必須堅信他們之間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他們是“榮辱與共”的。
(二)明確學習目標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用最短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如,在學習詞匯部分時,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立即把全部單詞背誦下來,這時筆者可以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一對一”地進行輔導,并相互競賽,看誰能背得最快、最多、最熟。
(三)合理評價
學生都喜歡表揚。想要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對他們的活動進行一定的評價和肯定是必要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使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評價的形式可以有言語表揚、獎小紅花、獎積分等等。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由于我們現在的課堂還是屬于大班教學,為了教學更有效率,教師根據不同的課堂活動設計不同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課堂教學的一些環節中,筆者盡可能把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在保持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習質量得以提高,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Free talk(自由談論):熱身環節是一節成功課好的開始,在這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活動。如,學習句型Did you have classes yesterday? Yes, I did./ No, I didn't.時,學生可以兩人一組,一問一答,進行對話練習;也可以多人一組,一個學生問,其他學生搶答,這樣學生就在合作中鞏固新知。
(二)Learn vocabulary(學習詞匯):每次學習詞匯時,是教師和學生最頭痛的時候,因為這些單詞一定要背誦記牢,所以在學習時,讓人覺得枯燥無味,一點都提不起興趣。因此,筆者通常在這一環節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盡量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熱情。如,要求每一個小組一起合作背單詞,然后每組派兩名成員到黑板上默寫(其中一個是教師點名的,防止內向和成績差的學生不上來),看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得又快又多又正確。這樣就比一味地只要求學生背誦更有挑戰性。
(三)Role play(角色表演):每一課里都有故事、對話和閱讀。筆者通常會讓學生自己選一部分進行角色表演。有時筆者也會指定表演的內容。通過角色表演,發揮學生好玩好動的特點。如,學習了閱讀A long journey to the west之后,文中有四個角色,分別是:Monkey King,Master,Piggy and Sandy,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扮演哪個角色,最后組內評出“最佳小演員”“最優秀表演組”。由于這個故事學生比較熟識,他們在扮演里面的人物過程中還加入了生動的表情、夸張的肢體動作,讓表演更精彩。這樣不但表演的學生激情澎湃,看的學生也激情四射。
(四)Make a survey(做調查):調查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是很常見的,通過調查問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如,學習have/need 的用法時,為了記住和學會運用句型Do you have/need any sugar? Yes,I do. /No,I don't.筆者會先讓小組里的每一個學生當一回“小記者”,采訪自己小組的同學,調查完自己組后,再讓每組推選一個“先鋒”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小組。采訪過程中也要記錄結果。由于活動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因此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積極參與學習,使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
(五)Play game(做游戲):做游戲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普遍開展的活動,也是學生最愛的活動之一。但如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游戲中去?這時,筆者就覺得應該把游戲盡可能放到小組當中,在小組中開展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因為合作是建立“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上的,所以組內成員層次不同,往往基礎好或善于表現自己的學生會主動承擔發指令的角色。反之,為了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性格內向的或基礎不夠好的學生則會主動服從指令。不論怎樣,讓每一個成員參與其中,就是游戲的成功,同時也能讓學生找到存在感,不會讓其他人把自己排除在外。這樣也會讓所有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大增。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個體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很好地形成一個有利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活潑發展的教學流程。作為一名教師,讓學生在學習上始終處于積極和主動學習狀態是很重要的。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讓我們更輕松、更容易地達到教學目的,不但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是積極飽滿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篤勤.小學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李春華.合作教學操作全手冊[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