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賽峰
摘要: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師應該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培養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操作能力和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積極采用教育新技術、教學新方式,深入探索教學改革與創新。很多高中生在談到化學實驗時都不以為意或者提不起興趣,這都源于教師很少帶領學生領悟實驗中的樂趣和奧秘。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高中化學教師開始重視實驗教學,促使學生自主能力以及實驗興趣的不斷提升。在本篇文章中,本文針對如何高效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活動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堂教學
引言:眾所周知,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化學教師想要實現高效化學課堂教學目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課堂中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實驗興趣和積極性的不斷提升,而不是單純地將實驗現象或者結論灌輸給他們。新課改后,高中化學教師提出了一些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實驗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收獲知識、快樂和能力。
一、基于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基本原則
1、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基本原則
化學實驗就要要根據實驗對象的研究,對獲得的結論,秉承著教學目標的要求,實現實驗科學性的原理,進而設計實驗方案與實驗裝置,進行規范性的操作。這個原則體現了實驗改進的成功標準,不能為了實驗導致失去操作的真偽。直觀性原則在實驗改進中的實驗效果更為明顯,可見度較高,可以直觀地先在學生面前體現實驗改革的探索中觀察到實驗的情況,便于直觀得到實驗結論,這也是實驗改進有效的體現。化學教師要把實驗反映不明顯的實驗進行改進。安全性原則在實驗改進中需要注意一師生的人身安全為第一位,建立安全意識,盡量避免一切不和諧的因素,把哪些實驗操作、儀器裝置以及防護裝置等規范性完善,把潛在的危險克服。教師要根據實驗的危險程度謹慎選擇實踐,減少因為違規操作導致發生實驗事故的情況。
2、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基本思路
高中化學實驗改進研究要針對教學實驗方法與實驗手段進行改進,那么針對化學實驗方法的改進研究包含,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在進行實驗時的心理研究、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研究、實驗方式研究以及化學實驗教學評價等。對化學實驗手段改進的研究包含,實驗內容、裝置、步驟、操作等進行改進。例如,化學實驗可以從教材實驗的難度、實驗的可見度、實驗的復雜程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改進,以教材重點為主,進而解決教學難題。
3、注重因材施教和差異化教學
化學新教材內容中滲透著很多新的知識點,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創新性的要求,教師要適當地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探究性、多元性的學習情境,培養其自主思考、探究與分析的意識與能力。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創新性活動,應該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法,認真觀察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將性格開朗、喜歡表達自己觀點、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和性格內向、喜歡動手、實驗操作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設置不同類型的研究、探討話題,便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主探究和研究的需求,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和觀察能力。
二、高中化學探究實驗教學的課堂構建
1、組織實驗探究活動,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高中化學教師為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始注重學生課堂主動性以及實踐能力,嘗試組織化學實驗探究過程,鼓勵學生獨立或者協力設計和完成實驗,使之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探究能力和化學學習興致,為深度學習化學知識奠定基礎。例如,學生在學習“空氣質量的改善”內容時,高中化學教師通過組織實驗探究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教師可以提出:“同學們都聽說過空氣污染,知道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或者二氧化氮、可吸入粉塵的增多會影響人類的健康,二氧化碳的積累會造成溫室效應的發生,現在老師準備了一些實驗裝置,大家可以按照課本中的實驗步驟或者自己設計出實驗共同探究一下到底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溫室效應的。”學生立即動手展開實驗探究,并且對探究產生了興趣,有的人按照課本完成實驗裝置的組裝,有的人則是通過不斷創新來探究化學知識。高中化學教師將實驗課堂還給了學生,組織他們自主完成實驗或者創新實驗,有效提升了其探究能力和實驗熱情。
2、積極改進實驗設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實驗教學自然離不開實驗設備,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設備完美地完成實驗和探究實驗奧秘,但是有一些實驗中特殊物質的存在使得實驗很難在課堂中完成,而且有些教材中展示的實驗裝置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進一步改進。鑒于上述原因,高中化學教師開始嘗試在課堂中改進實驗設備或者鼓勵學生不斷創新,使得化學實驗變得簡單明了且綠色環保,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實驗學習熱情,還能夠促進他們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師通過鼓勵學生積極改進實驗裝置促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創新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3、應用多元教法實現探究教學
新課程中所滲透的化學教育思想,對高中化學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老師們應該抓住新課程所蘊含的教育思想,包括注重學生基礎化學素質的發展、老師可以通過探究型課堂進行化學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允許學生自己探索化學問題、自己思考問題,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實質加以探究。例如:老師可以通過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思索與疑問,提問一:為何要采用0.55moL/L的naoh溶液,不采用0.55moL/l的鹽酸;提問二;為何大小燒杯的杯口應該方向持平。提問三;為何要用環形玻璃棒加以攪動,而不是采用鐵絲金屬加以攪動等。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的化學思想火花被激活,學生們既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采用比較、實驗的方法解題,也可以從探索新知過程中得到化學素養的有效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在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地位開始提升,想要實現目前高中教材中對實驗演示、學生實驗以及實踐活動的課操作性,就要根據教學經驗,深入探索高中化學的教材并根據相關知名學者對其研究的建議與改進方案學習,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完善,及時對實驗補充,為了促進實驗發揮出實效性、教育功能,進而有效提高化學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鄭春艷.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農村科技.2021-03-20
[2]劉子麗.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策略淺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06-20
[3]聶文丹.優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