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明
摘要: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非常有必要進行任務群教學,這樣會更有利于學生探索個性化學習方法。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更好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對提升創新能力有較大的幫助。本文就高中語文研習任務群的課堂展開分析,并提出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字:高中語文;研習任務群;探索與實踐
引言
在以往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多是根據教學任務,利用板書和語言講解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為此,教師應嘗試開展研習任務群教學,能夠讓學生將精力更好的投入到教學中來,并進一步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一、合理安排閱讀鑒賞活動
研習任務群就是對語文本質的重要體現,在落實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閱讀鑒賞活動。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會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鑒賞,體會到詩詞、童話、歌劇等多種體裁文化的內容,從而提高其文學素養。因此合理開展閱讀鑒賞活動,并圍繞去學習任務開展教學,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品讀文章后,給與其充足的時間鑒賞分析,之后再通過觀察或測試,看學生是否學會靈活知識或是將文章中的精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舉例來說,在學習《裝在套子里的人》一課時,教師要聯系《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起開展任務群教學設計,通過閱讀鑒賞活動讓學生更好的領會作者對社會現實和人生百態的深刻洞察。在課堂中教師應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嘗試梳理其中的關鍵情節并壓縮文章內容。這是為了幫助學生初步理解課文,也是為接下來的深入探究打好基礎。之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兩個表格,讓學生從外表、行為、語言、生活習慣、心理、形象特點等多方面分析林沖和別里科夫的人物特點,并通過探討環節深入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創設綜合型學習情境,減少講析式教學
開展研習任務群教學的目的更多是為了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科素養。因此,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盡量減少講析式教學內容,并精心創設綜合型學習情境。以往學習課文時,教師多會詳細分析各個自然段的內容和寫作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為此,在開展研習任務群教學時,教師應組織學生獨立閱讀文章內容,并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同時,教師應該以自身豐富的經驗,來幫助學生解答疑惑。簡單的說,在研習任務群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由知識傳授者變為引導者,變成推動課程節奏的人。
舉例來說,在學習《咬文嚼字》一課時,教師要先認真閱讀這一單元中的文章,將主題確定為"談說之言"。《咬文嚼字》是從廣度上論證了語言文字的聯想意義,《說"木葉"》則是從深度上論述了語言即意象的暗示性問題,《談中國詩》則是從中西文學角度,對比論述中國是個形式的特點之一就是暗示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要合理引導學生閱讀并分析文章,從中找到這三篇課文之間的聯系,課堂中可以將教學分為兩個側重點,一是從文體知識的角度引導,二是從內容理解角度引導。可以開展小組討論學習,使其在交談中產生思維碰撞,教師則應放平心態,利用自身豐富的閱讀經驗積極參與到學生討論中,為其解答閱讀中產生的疑惑,從而有效提高其學科素養。
三、促進學習內容整合、引入多種類型文本
為促進高中語文部編教材教學活動在研習任務群視域下的順利開展,教師必須加快融合學習內容,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圍繞具體的素養內容去設計整合式的單元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類型文本的方法來實現基本教學單位目標,再次基礎上對精讀文章、略讀文章及快速瀏覽文章進行詳細的區分,而某一篇目在這個整合式單元中的定位需要明確,教師應當在多篇文章之間做好銜接工作,從而優化整體設計理念。
以"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這一任務群為例,教師應當將教學活動貫徹與必修及選修課程中,對于《論語》及《老子》等文章予以精讀標記,對于《大學之道》等文章予以略讀標記,從而詳細區分篇目的準確定位,做好多篇文章之間的銜接教學,以此來實現學習內容的有機整合,類比此方法對主題相近但類型不同的文本加以整合,進而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文章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及其文化價值,培養學生客觀、科學及理性的態度,提升其以思辨能力為代表的綜合能力。
四、巧妙設置下位問題、深入探究上位問題
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師與學生普遍缺乏整合意識,傳統教學活動都是基于單篇文章進行的,碎片化的學習無法加強篇章之間的有機聯系,一旦遇到了經典文章與理論就會圍繞一些問題進行深入挖掘,但若缺少整合就不一定符合單元教學的方向,且問題過多過雜會浪費學生大量時間與精力,可能因重復作業而導致學習效率較低。為此教師應當從任務情境出發,先設計綜合性較強且只有經進深入探究才能解決的上位問題,然后再設計簡單的下位問題。
以"整本書閱讀與研討"這一任務群為例,以必修內容《竇娥冤》節選為基礎,教師為學生搜尋整篇閱讀材料,并規定學生在第一個學期內完成獨立閱讀與賞析工作,幫助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理清人物關系、感受人物形象并體會人物精神世界與小說主旨,進而探究其背后的藝術價值。
五、結語
總而言之,"研習任務群"視域下的高中語文就教學活動應當以任務為導向并以具體項目為載體,不斷創新以打破以往教學觀念及模式,引導學生自愿自覺的投身到語文學習中來,緊密圍繞核心素養培養角度來開展教學設計、實施、評價與反饋,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并為學生的綜合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陳旭強.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2018(05B).
[2] 劉飛,李相銀.普通高中語文教學新走向——基于新課程標準“教學建議”的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18(6).
[3]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建議[J].鄭桂華.中學語文教學.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