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董玉清
跳長繩形式多樣,充滿趣味性,經(jīng)常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靈敏、力量、協(xié)調(diào)性和耐力水平。為了提高所教班級的跳長繩成績,筆者進行了較多嘗試,總結(jié)出了一些讓學生快速、有效學習跳長繩的方法。
一、長繩的選擇
目的:減少進、出繩的難度,克服進繩的恐懼感,提高自信心。
方法:根據(jù)練習者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長度和材質(zhì)的長繩。對于初學者而言,長繩可以短一點,減少進繩和出繩的難度,低年級學生所用的長繩的長度選在3m左右較為合適,中、高年級學生所用的長繩的長度可以略長一點。初學跳長繩時,不能順利跳進跳出的學生可先用棉繩練習,練習時叮囑搖繩者放慢搖繩速度,學生動作熟練后可以改用竹節(jié)繩,以此提升跳繩速度。
建議:無論選擇哪一種長繩,教師均需提醒搖繩者根據(jù)練習者的實際水平控制搖繩速度,避免練習者因被長繩打到而產(chǎn)生進繩的恐懼心理。
二、準確掌握進繩時機
目的:能夠根據(jù)搖繩的節(jié)奏順利進繩。
方法:教學時,先讓練習者觀察長繩的運動軌跡,進而能準確地把握進繩時機。把向上甩起的長繩比作“開門”,把即將落地的長繩比作“關門”。練習者在“開門”時快速進繩,“關門”時向上跳起。初學時,教師可以站在練習者側(cè)后方,輕推練習者后背,提醒練習者快速跑進(圖1-1)。
建議:教師可以通過數(shù)節(jié)奏“1-2-進”的方式提示練習者進繩,當長繩甩到地面第1下時數(shù)“1”,甩到地面第2下時數(shù)“2”,甩到地面第3下(即將“開門”)時喊“進”的同時,教師輕推練習者后背,提示練習者快速進繩。教師還可以請已經(jīng)能順利進繩的學生當“小教師”,幫助其他學生練習??紤]到低年級小學生對力度的掌握和控制能力欠缺,可以用擊掌發(fā)令的形式提示練習者進繩(圖1-2)。
圖1-1 ? ? ? ? ? ?圖1-2
三、巧設出繩線路
目的:快速、安全出繩,不被繩子打到,減少跑動距離,節(jié)省體能。
方法:在出繩一側(cè),距搖繩者0.8~1m距離處站另外1名學生(圖2-1),練習者完成1個跳繩后出繩時從2名學生之間跑出(圖2-2)。
建議:搖繩者和另一名學生間的距離不能過小,以防被練習者撞倒;距離也不能過大,距離過大起不到減少跑動距離的效果。如果練習者能輕松地從2名學生間順利跑出,則說明進繩點和出繩路線準確;反之,則需要向前調(diào)整進繩點。
四、優(yōu)化練習者的站位
目的:進一步提升學生進繩速度。
方法:練習者采用弧形站位,練習者之間前后的間距要小一些,盡量控制在10cm以內(nèi)(圖3-1),待前1名練習者進繩后,后1名練習者迅速向前補位,提升跳長繩的速度。練習者首先觀察搖繩的方向,站在“關門”的一側(cè),站在甩繩學生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如果練習者站位正確,那么,長繩的運動軌跡應該是從上方畫弧靠近練習者,從下方畫弧遠離練習者?!?字”跳長繩的站位:練習者從搖繩者一側(cè)進繩,出繩后,繞到搖繩者的左側(cè),準備下一次的進繩(圖3-2)。跳長繩時,整支隊伍的站位最好是弧形站位,這樣更利于集體的連跳,提升跳長繩的速度。
圖3-1 ? ? ? ? ? ?圖3-2
建議:練習者前后間距不可過大,否則在跳繩速度較快的情況下,后1名學生來不及進繩,容易出現(xiàn)搖空繩的情況。當前1名練習者進繩后,后1名練習者應迅速向前補位。2EB8C6F0-440D-402F-AB90-CE2F41E13E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