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拴禮

摘要: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發展,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反思教育,只有真正讓學生去反思,才能收獲更多的、更有效的數學知識,才能將比較淺顯的、零散的數學解題思路歸整為經驗記錄下來,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對于農村美術生來說,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往往是比較淺薄的,必須經過解題后反思才能有效提升。
關鍵詞:農村高中數學;美術生;學生解題后反思
引言:
傳統教學以提海戰術來訓練學生,學生經過大量的習題演練雖然會獲得一定的知識理解,但是其知識理解和解題能力也是混亂的,缺乏系統性,同時會讓學生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而轉變教學思維,讓學生在解題后進行反思,觀察并分析解題的過程,記錄下解題的模式,后續解題能力自然會隨之提升。
一、進行解題分析,把握好習題的特點
在應用題解題教學中,有的時候學生并不能按照標準化的解題思路來進行解題,或者雖然能夠解題,但卻是按照固有套路和固有思維來進行解題,雖然可能解出了習題,但是很可能沒有條理,沒有邏輯可言,只是解決過相同套路的習題,套用到了這一道習題解答上,但解題本質卻是不理解的,屬于“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當某一個習題有了變形,解題套路用不上了,那么學生就會變得迷茫,變得不知道怎么去解題。
教師要做的,就是帶著學生在解題后必須進行反思,進行解題分析,對于這一道應用題,拿到之后并解決的途中,要知道這一道題對應的是哪個知識點,題型中蘊含有哪些關鍵的要素,哪些是具有聯系、推演處理的,哪些是沒有實際意義甚至誤導信息,反思解答的流程是怎么樣的,這些都是學生解題思維的體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讓學生稀里糊涂的去做題。例如下圖1所示的習題,解題的思路應該是清晰的,知道了a和b的耦合關系,那么將a至換成b,或者將b置換成a,消減一個元,然后列出一個元的式子去判斷其最小值即可,附帶的要點就是去分析某一個元的取值范圍,這樣清晰的觀察并解題,勢必有利于學生思考以及提升解題能力[1]。
二、進行結構化學習,掌握多元變式習題的要點
現代教學提倡進行結構化學習,要能夠掌握知識框架,知道知識點的框架和知識點對應的聯系,然后有條理的去學習,對號入座,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奧秘,這對于數學習題來說也是一樣的,雖然高中數學習題比較復雜,是在做大量的變式訓練,但是卻也是有跡可尋的,很多復雜的題型都是在簡單的、經典的題型之上演變來的,在某個地方做了變化而已,可能反映在解題步驟上會多一個步驟。
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習題總結和分析,圍繞某一個知識點以及考察經典提醒,分析在基礎題型的基礎上,復雜的習題做了哪些變化,都有著哪些套路,如何將一道復雜的數學習題轉變為簡單的數學習題,然后用已經掌握的簡單習題解決方法去解決,進而 找準數學習題的本質,這樣學生通過多歸納/、多反思,多演練,慢慢的就能夠推陳出新,舉一反三去學習,學習力和解題力都會慢慢增強。
三、善用錯題資源,進行針對性訓練
在習題演練過程中,學生會正確解答習題,也會犯下一些解題錯誤的情況,正確解題反映的是學生健全的數學能力,和較強的數學理解能力,而錯誤的解題情況則反映了學生錯誤的解題思維,相比于正確解題,錯誤解題更具有教育意義。
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運用錯題資源,重點對作業、日常考驗、考試中出現的錯題進行歸納整理,建立錯題庫,對這些錯題進行分析和總結,時時回顧,分析正確的解題思路應該是怎樣的,而自己犯下的錯誤又是怎樣的,如何去改進自己的錯誤。慢慢地,學生找準自己的錯誤所在,就能夠有效提升解題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解題,讓學生去練一練自己容易犯錯的習題,練一練還不熟練的題型,逐漸增強學生對還未掌握的習題解答的掌握能力,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四、掌握解題方法,優化解題技巧
在高中數學習題演練中,一些習題往往是抽象的、復雜的,數理關系非常多樣且復雜,如果用常見的、基礎性的解題方式來解答,會是非常繁重的解題,但是也有很巧妙的解題方法,比如化歸思想,比如數形結合思想,將太過復雜的梳理關系可以化歸成簡單的數理關系,或者用形象的圖形來解答,會有更好的效果。
教師要做的,就是帶領學生理解并掌握這些解題方法,提升他們的解題技巧和思路,例如下圖2所示的函數求零點類型求解習題,利用數形結合,將函數分解為兩個小函數,分別作出對應圖像,觀察兩個小函數的交點,即是定義域內零點的個數[2]。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引導學生做好解題后的反思,通過反思對習題進行歸納整理,同時掌握習題的多元變式類型,掌握習題的解答技巧,致力于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韓寶成.高中數學解題反思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2):1.
[2]鄧仲寶.掌控正確方法,加強邏輯引導——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9,00022):P.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