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懿
摘要:“雙減”背景下,小學各學科各教研組都在研討,在義務教學階段“如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小學體育運動中,籃球運動及籃球課程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而社團活動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因此“如何優化農村小學籃球社團,使農村小學的籃球運動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真正達到減負增效”,本研究針對此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能提高農村小學籃球社團的教學效果,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雙減背景;小學籃球;社團;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雙減”政策的提出,并非是放棄其他課外活動,減少體育與美育的比重,而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縮減學科類培訓機構做到提質增效。體育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農村小學中籃球課程的開設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農村籃球社團的成立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更高校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雙減”背景下,農村小學籃球社團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民對體育運動的關注越來越高,籃球作為一項較具綜合性的運動項目,具有競技性強、合作性高、趣味性強等特點。小學籃球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體育類學科,在農村小學開設籃球課程具有重要價值:新時期教育教學中,教師根據體育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進行籃球課程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讓學生初步認識籃球這項運動,學習籃球相關知識,從中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對籃球的興趣。
學校社團是學生自愿自發的群體性組織,根據學生自身興趣自愿填報。小學生社團活動著重培養孩子們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農村小學籃球社團的成立可以廣泛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社團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性,進一步增加對籃球運動的認識,不僅為農村小學生提供了課堂學習之外的學習方式,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滿足了學生的精神追求,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農村小學學生籃球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達到減負增效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之間的差距,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平衡發展,
二、農村小學籃球社團的相關問題
一是向師性、依賴性較強、不好管理。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不成熟,社團活動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主要依靠教師的幫助,同時學生的紀律觀念不強,較難管理。
二是社團成員不穩定。低年級的學生較容易出現家長或者班主任對其了解不深,填報社團與學生的興趣不符,因此出現社團成員頻繁更換,不利于社團的穩定性與社團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
三是學校方面場地不足、資金不夠、師資稀缺。農村小學中籃球場較少,社團活動場地不足,一旦出現籃球比賽、籃球課程與籃球社團活動時間相撞的情況,需進行各方面綜合考量。農村小學無論是學校方面還是學生家庭方面資金不足,影響著籃球社團的設備購買、社團活動、場地建設與維護。而通常每一所農村小學只配一到兩名體育教師,這一兩名體育教師需負責整個學校體育學科的教研,而籃球社團學生的對教師的依賴性又較大,因此嚴重缺乏師資力量,影響籃球社團的質量與發展。
四是未能調動家長對社團活動的關注與參與。特別是在農村中,家長忙于農活與家務,對學生的學習關注度不夠,對學生參與的社團活動更是不以為然。未能讓家長參與其中,家長的不重視會降低籃球社團的培養效果。
三、優化農村小學籃球社團的教學策略
(一)籃球社團規范化
一是針對社團成員:“無規矩不成方圓”社團應建立相應的社規。不因學生年齡小就放低入團的要求、需充分考慮學生與籃球運動的適配度,保證學生參與籃球社團是屬于自愿、感興趣而加入。不可放松對社團成員的管理,減少社團成員的流動性,降低社團成員的流失率,以保證籃球社團的成立效果。二是針對籃球社團本身:首先學校體育主管部門要對籃球運動給予高度重視,大力宣傳和引導學生報名參與籃球社團,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資金上給予扶持,建設運動場所,購買籃球設備,對優秀的籃球社團給予相應獎勵等,從而加快籃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其次科學設置社團活動,在場地不足、師資不夠的條件下,要想社團獲得能有效組織與實踐,科學設置社團活動顯得尤為重要。農村籃球活動社團的設置需加強與其他社團的交流與溝通,合理分配有限的運動場地與師資力量。
(二)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加強家校合作
在教育工作中,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家校合作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教師方面:應提高各學科教師的綜合素養,讓每一位老師都提高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識,認識到開設社團的必要性,不出現其他科任老師對籃球社團認識不足而宣傳不不到位甚至挫傷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積極性的情況;再者體育老師短缺的情況,可通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挖掘老師的潛能,另一個角度可不足體育老師不足,社團缺乏組織者的情況。在家長方面:特別是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家長需加強對雙減政策的了解與認識,思考如何通過家校合作達到真正的減負增效。然而由于農村小學的特殊性,較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在此種情況下,更應加強家校的溝通交流,提高家長對籃球社團的認識,了解籃球社團成立的意義,積極動員與支持學生參與籃球社團活動。
(三)籃球社團長效化
通過加強宣傳、活動多元、資金政策傾斜、家校合作等方式讓農村小學籃球社團長效穩定發展。農村籃球社團作為課堂內容的延伸,在雙減政策的視域下,需要教師創新課后作業的形式,重視籃球的課后作業向著活動實踐的方向發展,更好發揮籃球運動的價值,通過組織籃球社團之間或者社團內部的相關競賽、理論知識競答等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籃球實踐能力,而且能夠啟發學生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鍛煉學生交際能力,提高社團成員的凝聚力。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后研究類型的相關作業,啟發學生深入研究籃球相關知識,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更好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同時也有助于小學籃球社團的長遠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籃球社團的成立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發展學生的興趣,促進籃球運動的發展。而目前農村小學籃球社團又存在著“依賴性強、資金短缺、場地不足、師資稀缺”等問題。在“雙減”背景下,可通過建立“社團規定、增強宣傳、提高教師綜合素養”等方式優化農村小學籃球社團。
參考文獻:
[1]徐海涵. 農村小學學生音體美社團活動有效組織的實踐[J]. 文學教育, 2020(6):2.
[2]岳賢鋒. 河南省農村中小學籃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39(5):4.
[3]于素梅. 從"雙減"談體育教育的價值走向與創新發展[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22, 56(1):9.
[4]楊瑞娟. 小學生社團活動研究——以神興小學教育集團為例[D]. 河北師范大學, 2016.4F8ACB12-1E66-41CE-94B3-A238096AC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