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新課程的進一步發展,給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但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了新的挑戰。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我們既要立足于新課改標的要求,也要站在時代對人才需要的角度,更需要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實際情況,不斷去改革和、去創新。本文就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為例,探討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高中教育;信息技術;教學認識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從小學階段到高中階段,一直都有信息技術的教學,教學目標就是為了使得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使得他們能夠跟上社會時代發展的步伐。在現代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當積極調整和優化,充分體現出核心素養的特點,這不僅能夠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還能使學生從整體上得到綜合性的培養。
一、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1.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單一的教學方式只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淡薄,積極性越來越差,參與度越來越低,從而制約課堂教學效率。單一的教學方式只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淡薄,積極性越來越差,參與度越來越低,從而制約課堂教學效率。多樣化教學效率方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盡管新課改要求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但改革和創新都需要時間,采用新理念、新方法也有賴于教師教學技術和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教師不斷在實踐中研磨。顯然,信息技術教師缺乏時間去研磨和探索新方法,更需要時間去提升個人教學技術和能力。
2.學生信息素養基礎薄弱
新課改對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學科核心素養成為各學科教師關注的重點。信息技術學科則需要加強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需要重點加強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幾大素養培養。但素養的養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教師持之以恒的蓄力,更需要學生積極配合,自覺參與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深入參與信息技術相關實踐活動,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挑戰中實現學科重要能力和關鍵思維品質的發展。但由于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課業重,分配到信息技術學科上的學習時間有限,真正投入到信息技術學習的精力也有限,限制了自身信息素養的發展,加上高中信息技術課時嚴重不足,同時又要參加學考,學生更關注自己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發展,首先考慮的是應對學考,而非發展信息素養,這也直接加大了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難度。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認識
1.堅持生活化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從興趣出發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中的知識點進行更好的理解,愿意主動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所以,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當對高中信息教材中的缺陷和局限性有清楚的掌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具體內容,通過設計和學生日常生活想貼近的課程。通過日常生活的角度,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和信息技術相關的能力。如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計算機進行繪畫,在繪畫的題材上,可以讓他們選擇學校中的事物、也可以選擇生活中的事物,將其呈現在計算機中。通過此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提起興趣,還能讓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不斷熟悉計算機的使用,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在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設置,應當以高中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相契合,從他們熟悉的事物出發,才能更好的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主動投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進而實現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讓他們得到綜合性的培養。
2.精心設計主題活動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主題活動的方式,具有更加明顯的目的性,因此,在目前階段應用較為普遍。學生在參與到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會有一種愉悅、輕松和活潑的方式進行學習,不會受到學習壓力的緊張感和壓迫感。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具體要求,把教學內容進行恰當的設計,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可以是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是正能量的愛國主義等內容,進而豐富主題活動的題材。以愛國主義主題活動為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從網絡上收集關于愛國主義的視頻、文字、圖片;然后集中對他們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播放,并在播放完成之后,對他們所尋找的愛國主義內容進行評價,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通過主題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運用學習到的信息技術去尋找素材,還可以在讓他們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提高他們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經過主題活動的展開,將核心素養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以正向引領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此來實現高效教學。
3.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
在過去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教師會根據信息技術教材內容,面向所有的學生進行授課。這種信息技術授課方式缺少針對性,無法給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帶來優質教育。這也是當代高中學生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效率無法保障的重要原因。面對這一教學情況,教師使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授課,能使不同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生均能得到適合自己的優質的信息技術教育。相關學生也將在新環境下,有機會借助學習平臺,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在自學、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為進一步提升上述分層式教學工作的開展質量,教師在授課期間,可以借助多媒體優化個人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這一行為,便于學生觀察、探討信息技術知識,對其相關課程的學習較為有利。
參考文獻:
[1]方玉高.管窺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落實核心素養的探究[J].知識文庫.2020(24).
[2]崔恩芝.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
[3]拉巴頓珠.高中信息技術優質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