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再次蔓延,讓本來就處于下行壓力中的酒店行業再次遭受巨大挑戰。后疫情時期,如何為“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挑選最優質的培訓內容,重新激發酒店人的愛崗心,成為酒店負責人、培訓經理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緊扣“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后疫情時期;Z世代;酒店員工培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酒店行業每天承受著各種壓力和巨大挑戰,整個行業市場處于緩滯狀態。2022年疫情的再次蔓延,部分酒店經過長時間的歇業、隔離酒店,使得員工已經適應營業狀態之外的工作模式,“Z世代”員工長期處于休息階段,整體員工狀態不佳。后疫情時期,酒店如何為“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挑選最優質的培訓內容,重新激發酒店人的愛崗心,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酒店業的日益發展,酒店的人力資源研究也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從研究內容來看,我國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包括員工流失、管理模式創新、激勵機制、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面。關于員工培訓的研究內容有酒店員工培訓的現狀、酒店員工培訓的必要性和制約酒店員工培訓的因素等一系列研究、對國內外酒店員工培訓的比較研究、我國連鎖酒店的培訓體系等研究。
后疫情時期,很多學者就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就酒店人力資源的研究較少。張春娥(2020)認為在后疫情時期,酒店要改革酒店的人力資源管理,在人力資源規劃、組織結構、人員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評估、薪酬體系管理以及勞動關系管理中找到改進的方向,提升酒店的競爭力和環境的適應能力。關于“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培訓的研究幾乎沒有,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后疫情時期“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培訓的意義
(一)培訓可以使員工更快地適應部門和崗位的要求
新時代下,各種新的事物、知識、理念層出不窮,知識更新極為快速。酒店行業同樣也在經歷這場由互聯網帶來的變革,面臨著以變化為主要特征的時代,只有通過培訓,不斷豐富新的知識,增加新的見識,更新新的理念,補充新的技術和技能,才能不斷提高酒店員工的素質和技能,從而更符合客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才能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的標準和要求,也才能在激烈的酒店市場中站穩腳跟。
(二)培訓能加強員工對酒店的歸屬感
員工剛入職時,對酒店的知識基本不懂,員工對酒店的感知都來自于入職培訓。對于酒店來說,對員工的吸引力取決于對員工的培訓是否體系化,培訓能夠提升員工對酒店的歸屬感,讓酒店員工有主人翁意識,從而發揮人力資源的附加值,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員工對酒店的歸屬感確立后,不僅提高員工對酒店的忠誠度,而且還能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對工作目標的理解,提升員工的滿意度,進而留住優秀員工,減少流失率。
(三)培訓能夠提高員工對酒店的文化認識
每家酒店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它通過宣傳酒店的文化實現員工的認同感。培訓可以讓員工更加理解酒店的文化,提高對酒店的整體認識,更準確地把握酒店的特點,更能適應酒店,讓員工的行為和思想與酒店的文化相融合,從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凝聚力,為酒店的發展創造活力。
(四)培訓能使員工適應市場競爭
酒店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酒店培訓是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只有不斷地培訓和培養酒店發展的核心要素——人,才能使酒店不停地造血,產生永繼經營的生命力。酒店屬于服務行業,服務行業的核心要素就是人,酒店員工只有通過酒店的不斷培訓,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增強競爭意識,才能使酒店產生不斷的競爭力。所以酒店培訓員工也是在為酒店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
(五)培訓有利于提升員工績效
培訓的有效性能夠使員工加強工作中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培訓能引導員工學習和工作有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實現自我的不斷提升,培訓使得員工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引導員工更出色地完成工作。酒店的管理者都希望通過員工的優秀表現來實現酒店的收益,在各盡其責的基礎上實現協助。
二、后疫情時期“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內容重復率高,設置的合理性差
培訓模式較固定,缺乏創新。課堂講授、部門培訓占了培訓方式的絕大部分,其他培訓方式占的比例較小。而員工較多希望課程設置多樣化,現有的培訓體系已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
(二)培訓體系不夠完善,未建立科學的培訓需求、反饋、評估機制
對培訓需求的分析不夠全面仔細,培訓方案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在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員工的自身培訓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說明酒店培訓沒有根據不同員工需求來制定培訓計劃。缺乏完整的評估和反饋的機制。酒店對培訓工作雖然比較重視,但缺乏對培訓后期的評估,對于每位員工到底接受了多少缺乏分析,培訓績效考核都是比較簡單,不利于繼續下一輪新的培訓的開展。
(三)師資隊伍力量薄弱
費用不足,培訓工作受到諸多的限制。接近50%的酒店管理層認為培訓資金是不足的。雖然酒店每年都會從管理費用里分出一部分用作為培訓支出,但是培訓成本比較大,隨著員工流動性的增加,酒店培訓以“能節約就節約”的原則進行,不能為員工提供高質量的培訓。
師資隊伍建設匱乏,培訓設備落后。據調查,酒店內部培訓講師的教學水平不高,目前酒店一位培訓講師要負責很多課程,培訓內容重復、收效不好。對網絡培訓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不足,酒店雖然有網絡課程培訓的平臺,但使用起來不方便,以至于員工們都不愿意去接受網絡培訓。
(四)中低層管理人員培訓意識不足,缺乏科學的規劃
為了更好的激勵員工,酒店把中低層管理者選拔的機會留給了基層員工。但基層員工提拔上來的管理者存在文化素質不高、管理方法簡單粗暴等問題,這也造成了中低層管理人員的行事作風起不到榜樣的作用,也挫傷了下屬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后疫情時期“Z世代”一線酒店員工培訓路徑與對策
(一)培訓內容確立需因材施教
對酒店員工的培訓應根據酒店的實際情況,挑選有針對性、最優質的內容為企業把握最精準的培訓需求。還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比如年齡、性別、職位要求、崗位技能要求等,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特別是要發揮“Z世代”員工新時代的互聯網原住民的優勢。每個員工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的特點,酒店也要根據不同人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疫情之后,對于未復工的企業,需增加疫情防控知識宣教;心理與焦慮類培訓;協同辦公與技能培訓;個人成長學習培訓,同時建立學習分享機制等內容的培訓。
對于已經復工的企業,可以策劃線上開年大訓,定好主題、策劃內容、選定老師、創新形式。與此同時,HR還要在線上平臺運營上深入研究,從信息化手段、計劃、內容、形式幾個方面變革在特殊時期培訓的運營。
(二)終身學習和培訓
在日益變化的今天,信息更新越來越快,越來越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一勞永逸的教育已經被淘汰,終身學習的觀念深入人心,沒有任何的知識和技能是能受用一輩子的,終身學習和培訓的理念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
(三)培訓的信息化與手段的現代化
酒店大部分課程的培訓方式是線下培訓,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使得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和學習平臺對酒店培訓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中碎片化的視頻學習和英語學習是比較有前景的。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為了避免聚集以及接觸,線上培訓已經成為酒店培訓員工最常見的方式。利用好在線學習平臺,也可利用短時間的片段培訓為主,在停工期間組織好員工的培訓,同時要做好在線培訓的管理。
(四)培訓的職業化
疫情期間的培訓主題應側重基礎技能的培訓,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英語的學習,在崗的員工可以做簡單實操培訓,復工后酒店與部門可以安排服務與技能提升的培訓。酒店可為酒店員工培訓發展各具特色的理論體系,發展出一批專門從事培訓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培訓專家,可將酒店各部門經理以上級別的員工發展成為培訓專家。同時,還可通過講座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得培訓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立專門的培訓組織,并且制定培訓的職業標準。
(五)培訓的國際化
目前,酒店國際化程度的加深,每年接待的賓客越來越趨于國際化,這就要求酒店的員工發展需越來越國際化。酒店在為員工選擇培訓內容時,需加強酒店專業英語的培訓、國際禮儀等國際化內容的培訓。
參考文獻:
[1]張春娥.后疫情時期酒店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0(08):13-15.
[2]張珺.酒店員工培訓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D].山西大學,2020.
[3]侯毛凡.YS酒店員工培訓體系優化研究[D].華僑大學,2020.
[4]卜荔娜,張元輝.貴陽索菲特酒店員工培訓體系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5):191-192.
[5]劉珊佑.三亞天域度假酒店培訓體系優化研究[D].海南大學,2019.
作者簡介:寸海梅(1993.08—),女,白族,云南省大理,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