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澤宇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概括,32 個字,每兩句話是一組,共四組,各有側重和特定內容,但是,四組又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個完整嚴密的體系,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品格、政治立場、價值追求、精神風范、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貫穿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途中,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靈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立黨興黨強黨的科學指南,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才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找到馬克思主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鴉片戰爭后,在外國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中國社會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為了救國救民,先后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各種各樣的救國理念和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卻以失敗而告終。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第一個以勞動人民為主人的國家。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從十月革命勝利的偉大實踐中,看到了中國未來希望的曙光,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在反復的推敲比較中,在反復的論戰斗爭中,在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中國共產黨先驅們終于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武器。這一選擇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保持了中國共產黨思想上理論上的先進性,這一選擇再也沒有改變過,再也沒有動搖過,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中國共產黨先驅們為什么要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呢,中國共產黨先驅們從歐洲工人運動實踐中,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成就中,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偉力。從理論形態上,他們還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思維、社會發展運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要滅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必然要勝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公正最合理的社會制度,這就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馬克思主義還是科學的方法論,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人民性、開放性等特質,使中國共產黨先驅們增強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增強了銳利的思想武器,增強了取之不竭的理論智慧,他們緊緊團結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為共同的革命目標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找到馬克思主義這一先進性武器,并不是萬事大吉了,不能用教條主義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和科學體系,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中國國情為依據,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出適合中國情況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是偉大的主義,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政黨,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相結合過程中,在回答時代之問過程中,在破解時代難題過程中,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先后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推向新高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那么,在今天,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途中,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十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統一思想,指導實踐,我們在工作中,才能避免盲目性,少走彎路,不走錯路,明確前進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標識,內容豐富、含義深刻,諸如理想信念、初心使命、聯系群眾、價值取向、優良作風等等,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標識的突出反映,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不怕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等體系,更是中國共產黨最鮮亮的精神標識。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標識,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從事的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是最進步的事業,是最有前途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這種事業要推翻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這種事業要掃除一切不文明不合理反人民反進步的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這種事業要建設人類最美好最科學最合理的社會制度,所以,要進行這種事業,必然會充滿這樣那樣的阻力和困難,必然會充滿這樣或那樣的風險挑戰,要完成這種事業,必須要有一大批共產黨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埋頭苦干、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才能把這種事業一步一步推向前進。偉大建黨精神表明,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國共產黨人就牢固樹立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氣概,就把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作為自己的精神標識,鮮亮的寫在旗幟上。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標識,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武裝,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的滋養,更是來源于中國共產黨的著力教育和培養,是中國共產黨在實踐奮斗中共同創造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李大釗、夏明翰、方志敏等為代表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威脅、酷刑、屠刀,面對敵人高官厚祿的誘惑,他們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他們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精神標識的全部內涵,夏明翰吟唱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將永遠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為了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精神標識,是其他政黨很少見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培育了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的偉大勝利;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培育了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鐵人精神,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了我國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培育了特區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等,使中國人民的面貌、使中華民族的面貌、社會主義的面貌都發生了根本變化,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培育了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在中華大地上,歷史性的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過去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構建起了內涵豐富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為精神標識的精神狀態、精神境界、精神格局、精神意志,永遠是中國共產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克服重重難關,取得新勝利的精神動力。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毛澤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隨著社會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和群眾隊伍的深入。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講,從本質上看是一致的。因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事業是一致的,對黨忠誠,必然要表現為對人民忠誠;不負人民,必然要表現為不負黨。在黨愛黨,不能把黨的事業與人民的事業割裂開來,更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對黨忠誠,就是要忠誠黨的信仰,忠誠黨的組織紀律,忠誠黨的綱領、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在黨的領導下,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中國共產黨正是在中國人民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迫下,生活在水深火熱、動蕩不安、流離失所的殘酷環境下,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才揭竿而起,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人民的解放事業。正如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指出的,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放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為了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利益,在我們前頭英勇犧牲了,為了人民利益,我們還有什么缺點錯誤舍不得拋棄呢,為了人民利益,讓我們踏著先烈們的血跡,奮勇前進吧。
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必須對人民群眾有深厚的感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與群眾想在一起,與群眾干在一起,以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的期盼,群眾的喜樂憂愁就是我們的喜樂憂愁,推動工作。正如鄧小平指出,檢驗我們黨的政策是否正確的標準,就是要看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答應不答應,群眾高興不高興,群眾擁護不擁護。我們的政策就是要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要維護好群眾最現實最直接最貼身的利益問題,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中國共產黨深深懂得,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就是血肉關系,是血濃于水的關系,中國共產黨一刻也離不開群眾,在殘酷的革命戰爭年代,如果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時刻有被敵人殺頭的危險。陳毅元帥在總結淮海戰役勝利經驗時,曾深情的說到,淮海戰役的勝利是群眾用獨輪車推出來的,那么,在革命戰爭年代,群眾為什么會支持中國共產黨,甚至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也要擁護共產黨,這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代表群眾利益,為群眾謀幸福。當年,我們黨搞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實實在在代表著人民群眾利益。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調查研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撲下身子實干,深入到群眾中,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命令主義的工作作風。
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著重解決的是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是黨的理想信念的問題,是黨的奮斗目標的問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著重解決的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我們黨來源于人民,又服務于人民;不怕犧牲、英勇奮斗,著重解決的是黨的自身優勢問題,中國共產黨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為橋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為實現群眾利益而不懈奮斗,這三者各自獨立,各自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成為一個整體,成為一個更大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