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花園小學(以下簡稱花園小學)以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黑龍江省市區各級領導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南崗區中小學大德育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立足校情、結合生情,努力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努力開創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從培養“生力軍”、打造“主陣地”、形成“共同體”三個方面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培養“生力軍”——堅持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鑄魂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以“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兩個大計高度概括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地位。教育不僅承載著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的時代重任,更承載著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保證。要想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就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7年花園小學深度研發“種子課程”——黑龍江省立項課題“小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研究”,現已結題。在小學階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親近、理解、認同、踐行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像種子一樣深深地埋在學生心底。實驗中,學校引導學生創作“我眼中‘中小學生守則”公益宣傳畫,創編了“我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景劇,研發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課程樣態,學生不再苦記苦背核心價值觀,冰冷的文字變為有溫度、有內涵、根植在學生心中的價值信念。
今天坐在教室里的中小學生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生力軍”。2019年9月《道德與法治》(統編版)教材,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全面鋪開。如何用好統編教材,用行動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為將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黨的法治建設成果融入新教材,突出道德與法治課程“法”的味道,花園小學在區里召開思政課研討會,以道德與法治課《網絡新世界》一課為例,把《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內容融進課堂,巧妙鏈接規則建立與法治教育,提升了學生對憲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的價值認同。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鑄魂育人,為如何“立德樹人”指明了方向。
二、打造“主陣地”——全面構建“五育”融合課程體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要在突出德育實效的同時,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為此,我校在落實國家德育課程的前提下,有效整合相關資源,將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多維度融合,讓“立德樹人”課程化、常規化、可視化,形成了“基礎+配方”課程,按照少先隊活動、養成教育、夢想課程理念設計規劃,依托德育大課堂、節日課程、儀式課程、班本課程、家本課程、研學課程、公益課程等路徑,形成了網格狀德育課程體系。
以下是花園小學開發并實施的融合課程:
少先隊+德育大課堂。學生通過看黨史、講隊史、宣傳憲法、了解國情、關注社會、知曉時事,培養家國情懷與社會擔當。
校史館+特色研學營。6個100個故事(100個傳統美德故事、100個傳統民俗故事、100個抗聯英雄故事、100個發明發現故事、100個科技創新故事、100個校史故事)、20余個研學營地、紅色教育長廊,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弘揚時代正能量。
夢想課程+公益基金會。為了讓學生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學校開發了蝶變、志愿服務等夢想課程,培養學生深入實踐、感悟社會生活的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嘉皓愛心夢想基金”是希望工程成立30年來,全國第一個由小學生發起并命名的公益基金,幾年來共籌集二十多萬元,幫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花園小學學生捐贈“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會”項目,在五常市安家鎮中心校希望小學舉行,這標志著全省首家由少年兒童眾籌捐建的“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正式投入使用。全校近5000人次參加公益課程,參與率90%。為貧困縣、薄弱校、福利組織募捐款物近50萬元。
創意周+藝體嘉年華。2019年第三屆創意周主題是“尋找并改進生活中的100個不方便”。學校常年堅持藝體嘉年華、百日冬練小達人、全員冰雪運動課等活動,人人鍛煉,個個達標,藝術體育樣樣都行。
勞動日+STEAM工作坊。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勞動。學校梳理出小學階段“不可不會的60件事”,有系鞋帶、洗襪子等自我服務勞動,也有學縫紉、擰螺絲等簡單技能學習,還有種植養殖等農事勞動以及3D打印等創造性勞動。逐步培養學生家庭的事情習慣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困難的事情想辦法做,沒做過的事情創新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集體的事情積極做。
三、形成“共同體”——持續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功能
“立德樹人”既是學校教育的使命,也是家庭、社會的責任。為此我們把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四有好老師”、潛心鉆研科學育兒專業型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作為學校隊伍建設工作重點。
教師隊伍理想信念教育要常抓不懈。以高蕾名班主任工作室為牽動,依托教師專業成長五級空間站,拓寬班主任教師精神成長和德行升華。學校不僅定期組織班主任經驗交流、案例分享、師德演講、法律學習,還從“氣度、深度、風度、溫度”四個維度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發展之路。廈門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學府訪學,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走進學校,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不間斷研修與反思,讓教師明白班主任工作價值不能僅僅局限在促進學生個體發展和幸福上,也不能僅僅局限在狹隘的專業視角,而應該有更為寬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視野,能夠站在國家發展和人類未來的高度來考慮問題,形成全員重視、人人參與、事事有為的良好育人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推動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各方面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南崗區教育局帶領本區各校進行家長學校建設研究,花園小學為實驗學校之一。同時,花園小學從2017年加入省教科所“家校合作模式創新研究”課題組,在科研項目推動下,努力引領家庭教育方向,指導家庭教育走出誤區,引導廣大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職責,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學校為家長開設公益講堂,百余期“曹永鳴校長與您的菩提之約”,幫助家長克服功利攀比焦慮心態,放大教育格局和視野。家長充分認識到:“孩子是自己家的,也是國家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下,孩子健康成長就是在為黨和國家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把孩子培養成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才會有個人和家庭的幸福。學校培養6名家長成為學校首批家庭教育指導師,走上花園家長大學的講臺,帶動了更多家長開始專業研習家庭教育。花園小學先后組建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志愿者團隊、家長講師團隊、家長考官團隊;舉行家長開放日,評選書香家庭,一系列的家校共育活動,增進了家校的情感,促進了學校發展,形成了學校、社會、家庭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合力。
2018年花園小學“種子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獲得黑龍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榮譽既是對過往的肯定,更飽含著對未來的期許。今天,在孩子心田種下一顆顆種子,定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夢實現的偉大進程中參天繁茂,郁郁蔥蔥。
編輯/李? ? 莉A4644D1B-91C3-485F-A708-C7E7DEE02C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