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禮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學習內容,它在試卷中占據著主要位置,閱讀能力與語文成績有著緊密的聯系,小學生提高了閱讀能力就等于提高了語文成績。教師將讀與寫有效結合在一起,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學生能輕松地掌握學習方法,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閱讀習慣。本文首先分析了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之后論述了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一、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大重要的模塊,這兩個環節具有密切的聯系,能夠相互促進。所以,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將這兩部分內容結合起來教學,這樣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發揮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式的優勢。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模式的重要性
閱讀與寫作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部分,語文中的讀與寫關系密切。學生通過閱讀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了解并掌握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寫作水平。閱讀與寫作也有所不同,閱讀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寫作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寫作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列出寫作大綱,再根據大綱補充內容,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更具有邏輯性。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聯系在一起即形成了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對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有助于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進行培養。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
1. 在閱讀中總結寫作手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也對語文的教學任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要能夠歸納和掌握文章中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手法、表達方式,這樣就能夠提高閱讀水平,而且還能夠增強寫作能力。所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提供積極的引導,帶領學生深入開展閱讀學習,這樣在學生閱讀的同時,也能夠逐漸體會到文章所采用的表達方式。之后再有意識地通過對于這種寫作手法的借鑒和模仿,開展相應的練習,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寫作手法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對其更好地掌握,這樣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就能夠為我所用,靈活運用各項寫作技巧和手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閱讀的課文是一篇寫景文,那么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要把握作者寫景的角度,以及景物特點、寫作順序、寫作方式;如果文章是一篇記敘文,那么在進行文章分析時,也要明確作者進行人物外形、動作、心理描寫時,采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2. 把握中心思想,強化課堂交流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握學生的思想情感。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鼓勵學生提出個性化的觀點,尊重學生的意見,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起來。對于實際教學來說,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引導者,同時也是教學的組織者,所以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模式的科學性,不斷優化和轉變教學方法,不僅要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還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這樣學生才能夠踴躍發言。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讀寫教學和訓練。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就能夠進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發,并且還能讓學生對文章獲得更深的感悟,抓住中心思想,增強學生參與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感受的記錄,通過讀后感的落實,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閱讀課文《慈母情深》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提出幾個有關主題和中心思想的問題,并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活動,根據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匯報,這樣讓學生通過對于問題的思考和交流,就能夠把握全文脈絡,掌握中心思想。之后要讓學生進行閱讀感受的記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手法,進行有關母親外貌、心理、神態、動作的寫作練習。
小學階段是實現自我認識、構建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廣泛的閱讀可以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由簡單到復雜,由復雜到深入,并積極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多讀、多寫、多練。
3. 拓展思維能力,進行文章的擴寫、改寫、續寫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且還要注重擴展學生的思維。這樣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夠進行豐富的聯想,針對閱讀的內容,開展擴寫、改寫、續寫練習,增加語文寫作訓練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于語文教材來說,其中的文章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不僅內容經典,而且情感內蘊深厚,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教材中的課文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學習的工具,同時也是一個蘊含的豐富資源的寶庫。所以,在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之下,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針對閱讀文章的內容,展開續寫、改寫或者是擴寫。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還能夠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中的一些詩歌,讓學生進行故事的編寫,并且學生可以在其中適當增添一些內容,自由發揮想象。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思維水平也不高,因此為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所閱讀的文章的結尾進行改寫,這不僅降低了寫作練習的難度,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拓展,讓學生具有更高的讀寫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學業生涯的開始,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讀寫結合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會降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因此,為了有效地將讀寫結合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強化讀寫結合的意識,還需要對寫作與批改進行重視,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閱讀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通過寫作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與發展,進而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用教學的有效性方向[J]. 于潔. 文理導航(上旬). 2021(12)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研究[J]. 蔡雪梅. 考試周刊. 2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