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玲
摘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更要注重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會產生困惑的學習感覺。在學習到古詩、課文等內容時,學生們往往會感覺到非常疲憊。這就是因為教師總是利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活動,這才讓學生們漸漸地產生了抵觸的學習心理。在布置語文作業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設置更具針對性的作業內容,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到學習目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語文學科的深層魅力,教師也應該注意設置一些創新型、實踐類的作業內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引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小學生的真實學習想法。其實教師應該選擇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作業布置方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后,更要學會應用所學知識。當學生過于機械化的應付作業時,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這樣的學習方式只會讓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越來越消極。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注重保留作業的鞏固功能與診斷功能,過多的科目作業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要注意從多角度更加全面地來啟發學生,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注意設計語文創新型作業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語文教師應注重為學生設計更具新意的趣味性家庭作業。適當的改變作業布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到《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業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到家后收集關于恐龍的詳細資料,并對此進行自主繪畫、分析。以往學生總是利用電子設備玩游戲、看電視,教師布置這樣的作業內容也能夠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這樣學生也會意識到電子設備的其他用途。當學生遇到比較困惑的問題時,就會自主地上網搜索、學習。這篇課文雖然詳細地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恐龍,但是單憑課文的描繪,學生還是無法充分地想象出恐龍的真實形態。當學生在課下尋找資料,并觀看視頻之后,就能夠更好地加深自身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針對課文內容發散思維進行想象,并讓學生們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果恐龍一直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又會進化成什么形態呢?通過這樣的思索性作業問題,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開闊自身思維,并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熱情。
(二)注意設計語文實踐型作業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布置一些實踐類的作業內容。當學習到了新的詩詞時,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回到家中繼續背誦,其實這并不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詩詞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到家后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并將所學詩詞為家長進行朗讀、背誦,這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面對詩詞學習。在交流溝通之中,學生也能夠充分地獲得自身的學習自信心,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更具意義。實踐類的作業內容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實踐,學生也能夠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在實踐類的語文作業中,學生能夠對自身形成更加清晰的認知。以往教師布置的單一化的作業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學生會把作業當成是一種任務來完成,并不能夠從中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會。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潛力,教師更要注重利用科學、正確的方法布置作業,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化的開發學生的多元智慧。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經過優化的語文作業內容會變得更加精簡、有益,這樣的家庭作業有助于啟發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學科是各個學科的學習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才會更加用心。精簡的作業內容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創造力與想象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豐富的創新思維,只是需要教師利用巧妙的方式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簡單、高質量的作業能夠引發學生對于學科學習產生新的想法,當學生能夠對于語文作業進行自主思考、獨立學習時,學生就能夠獲得學科學習上質的飛躍。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精簡的作業內容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當語文作業得到升級、簡化后,學生的課余時間也會大大增加。這樣學生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應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并駕齊驅,任何一方面的能力發展都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教師只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卻忽略了學生的能力發展,那么就會讓學生變得越來越刻板。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會對作業進行合理地分層設計,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許多學生在籠統的作業之中無法得到深度提升,但是當面對不同層次的作業內容時,學生的發散思維就能夠得到不斷地發展。創新作業布置方法是開拓學生語文思維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更應該注重落實“雙減”政策,并為學生布置更加具有價值的作業內容,這樣學生的學習質量才會不斷地提高。
結束語:總而言之,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間,教師要注重精心設計語文作業內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語文作業的積極效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教師更應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每個人的記憶方法和學習方法都有值得借鑒之處。作業的設置模式并沒有局限性,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作業內容。但是教師不能過于隨意、盲目地設置家庭作業,否則就會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負擔。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多方面因素,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潘新蓮.讓小學語文作業走向開放[J].小學教學研究,2013(04):60.
[2]劉亞瓊.基于多元智能理念下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J].新課程,2020(29):196.
[3]熊波. “雙減”政策下創新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