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緬姬
摘要:德育是學生教育各個階段的重中之重,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學校必須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學習知識,同時對學生的身心、品格進行一定的訓練和鍛煉,這是德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在此期間學生是敏感的,在生理和心理上會發生許多變化。因此,在這個階段開展德育工作非常重要。班主任輪崗“會診”制度是推動教育工作向專業技術操作層面轉變的嘗試,也是通過教育技術手段提高班主任工作適宜性和效率的實踐戰略。本文旨在探索和分析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運用和實際開展過程。
關鍵詞: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運用
引言:校長在學校的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是班長,管理和控制班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學校工作人員。他要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將學校的計劃實時傳達給學習者。因此,可以說班主任的工作責任重大。在教育領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統的德育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方式來應對當前的形勢、形勢的出現。因此,將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制度應用到當前的德育工作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點
會診式實際上是一種以咨詢為基礎的新型培訓,多方力量共同探討一個或幾個問題,共同尋找最佳解決方案。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種看待問題、解構問題、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方式。將這種方法應用于教學工作無疑會產生重要的結果。尤其是在中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被教導家長和老師時,往往表現出叛逆感,缺乏安全感,自主性強。對此,以往傳統的德育模式,即在學校進行集體德育并不適合現階段的學生。
2.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則
2.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在實施“咨詢”德育工程時,要準確把握問題理論。學生的所有信息,如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個人成長經歷、思想動態等,也是會診式德育工作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準確性。
2.2保持尊重學生的原則
尊重學生的原則也是新教育體制對教師的規定,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必須更加小心謹慎,不要侵犯到他們的人身權利。要尊重學生的學業狀況和情感表現,尊重這些“問題學生”的獨特個性,以誠相待、平等相待、以誠相待。工作過程的友好性通過在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來促進“協商”。
2.3堅持集體主義原則
教師要深入小組,學習如何運用集體力量解決學生問題。在工作中,要給學生灌輸集體意識,幫助他們認真完成小組生活中的小組作業,解決同學之間的關愛問題,通過德育工程建設一個集體。
3.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3.1促進合作,填補空白
班主任除了自己的教學外,往往還要負責整個班級的某些操作,所涉及的工作可以是最小的,也可以是最大的。因此,很多繁瑣的工作,是班主任一個人難以解決的。德育的發展是班主任的一項基本任務,因此德育的方法非常重要。中學學習者敏感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常常抗拒班主任的正確干預,不愿配合。對于班主任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障礙。開展德育業務,通過輔導教育,班主任可以避免與學習者發生不必要的沖突,班主任可以主動與班內其他老師交流,主動了解班內其他老師的評價,從而對班級做出正確的評價。并結合具體、適當的德育任務。在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從其他老師的經驗中受益,學習一些教學工作中對待學習者的優秀方法,使他們能夠適當地調整和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因此,積極尋求與班主任的合作,既可以彌補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又可以提高班主任在適應過程中與其他老師的配合程度。
3.2尊重平等,重視學生。
在處理與學習者的關系時,班主任把尊重和平等放在首位,積極聽取學生的建議和意見。此外,班主任要定期與班主任溝通,每周召開一次班務會議,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等多樣化需求。然后將適當的德育任務添加到日常生活中,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向學生傳達一些德育要求,并在輔導培訓中使用一些真實的例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地理解德育,也避免了長期繁瑣復雜的德育帶來的學習阻力問題。同時,由于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對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需要老師的鼓勵和指導,有的需要班主任的懲罰,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品德和紀律。由于中學生自尊心強,在德育發展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不要傷害學習者的自尊心,這往往會給學習者造成很大的傷害。這項工作的前提是班主任對參與課堂的學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認清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價值觀是正確的。
3.3提高班主任的綜合素養
班主任在課堂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學生思維和行為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用自己的使用行為和思維方式感染學生。班主任的綜合素質還體現在專業資質上,一是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準確性,二是班主任的水平要改善,幫助學生擁有責任感和責任感。班主任可以給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在工作中約束學生,學生也可以在這些任務中找到自己的使命,這就會對他們的行為有一定的限制。
3.4完善的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班級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足夠的鍛煉,這是學生能力提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轉變傳統的管理思維,將日常管理與教學任務相結合,加強對學生日常管理的培訓,推進學校管理工作。與此同時,班主任要依靠班長的力量,了解班長工作的進度和學生在班長管理下的日常情況,對問題給予適當的指導。學生要逐步改進問題,實現解決問題的目標。
4.結論
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同時,合理利用學生地共性,更高效、更輕松地完成德育任務。因為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取得成果,所以班主任必須對德育工程的開展具有很強的耐心、責任感和同理心。只有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促進關系,使整個班級得以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策略探究教育學與管理[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四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1:160-163.DOI:10.26914/c.cnkihy. 2021.044488.
[2]吳開.“會診式”的汽修類技工學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時代汽車,2020(05):39-40.
[3]張亞明,隋金梅.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06):124-125.
[4]王國勝.“會診式”的高職院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7(05):28-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