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潤生 孫麗霞
【關鍵詞】行知文化;藝術教育;展示舞臺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47-0030-02
【作者簡介】1.顧潤生,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13)德育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政治特級教師;2.孫麗霞,江蘇省丹陽市新區實驗小學(江蘇丹陽,212300)副校長,高級教師。
顧潤生:學校以藝術教育和舞臺展示促進學生品格提升是基于什么樣的思考?“求真尚愛”的內涵是什么?
孫麗霞:藝術具有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功能。荀子說:“詩言是其志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唐代畫家張彥遠更是明確指出:“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好的藝術教育對于提高學生審美修養、豐富精神世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促進品格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是全國學陶示范校,也是江蘇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我們長期秉承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堅持走大眾化、平民化的藝術教育之路。
生活即教育,藝術即人生。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必將回歸生活。我們強調以藝育德、以藝益智、以藝怡情、以藝增信,將藝術與生活結合,促學生“真·愛”品格的提升。
我們的項目內涵是基于學校原有文化,結合項目建設愿景提煉的。“真”,出自《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是指未經人為的,本原、本性的東西。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求真”,是指秉持兒童善良、樸實的天性,引導他們積極認識事物的本原,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踏實做事。“愛”,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是一種感覺,一種信任,一種關心。孟子的“仁者愛人”、陶行知的“愛滿天下”,都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人類精神投射的正能量。“尚愛”,就是崇尚這種愛,學校通過創設真誠、博愛、和諧的教育氛圍,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愛人愛己愛社會的情感。
“小陶子”是指學陶、師陶、踐陶的新區實小兒童,也指師賢、敬賢、踐賢的求真尚愛的行知兒童。“小陶子舞臺”是我校學生開展學陶、師陶活動的一個物理舞臺,是對生活教育理念下的一切有用的教育資源的整合,是“小陶子”成長、歷練、體驗的德育空間。我們通過搭建家校社“小陶子”大舞臺,指導學生在家校社大舞臺上進行道德學習和道德表達,激發每一個學生求真知、踐真行、尚真愛的意識。
顧潤生:“求真尚愛——小陶子舞臺建設行動”項目實施的路徑有哪些?
孫麗霞:圍繞“求真尚愛”文化內核,我校具體開展了五大行動,為兒童搭建學習實踐、體悟表達的舞臺。
一是潤品環境建設行動。我們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建設主題,征集適合兒童道德表達的平臺建設意見。師生家長共同參與規劃,采用內建外聯的方式,創建菁菁校園、小主人親情和家國情懷筑夢三大小陶子舞臺。
二是明品課程+統整行動。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在學科融合中滋養學生品格。我們開發了陶子心語、行知講壇、求真科苑、真行節慶、真愛行者等拓展課程,引導學生在學習、觀察、探索、實踐中豐富體驗,不斷提升愛黨愛國愛家鄉、愛人愛己愛社會的情感。
三是悟品體驗實踐行動,包括行知社團活動和角色體悟活動。我們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自主與統籌相聯合的原則,以科技、文學、藝術、健體、傳統文化、勞技等為主線,開設“心之樂管弦樂社團”“陽光心靈屋”“種植園”等百余個行知社團。我們通過校內“求真廣場”和校外實踐基地,讓兒童在角色體驗中理解不同職業的價值,讓生活的本真充盈兒童生活,伴隨兒童一生。
四是揚品真愛表達行動,包括“真愛行動我發布”“真愛舞臺我領銜”和“真愛實踐我表達”家校社三方實踐展示和微公益活動。我們用藝術助力“雙減”,引導兒童用說、寫、畫、演等形式在班級和年級宣傳身邊“真的行為”“愛的活動”。學校的繽紛節日、家庭的生活體驗、社會的實踐表達和不同層面的微公益活動,讓兒童在積極的行動中儲愛啟真、冶情向善、自在生長。
五是共品成長評價行動。我們主要通過“每周積星,每月兌章,每年晉級”的方式開展積星兌章、爭章晉級活動,進行階梯遞進式評價。
顧潤生:項目實施給學校師生帶來了哪些變化?
孫麗霞:項目的實施讓學校科研工作的方向更聚焦,學校特色更彰顯。目前我們的“行知文化關照下小陶子藝術課程基地建設”項目正在積極爭取省級立項,國家級課題“微課資源平臺研發及基于微課的教學應用實踐研究”,省級課題“互聯網+背景下行知實驗學校學生核心生活力培養的行動研究”“‘雙減’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研學課堂’實證探究”,市級課題“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學生音樂讀寫能力的培養”“小陶子舞臺:樂養小學生品格的行動研究”“基于‘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小學信息技術自能課堂的行動研究”次第開展。學校承辦或協辦國家級活動3次、省級活動5次、市級活動十余次,這些活動全面展示了我校學陶、師陶工作的成果。
項目也成就了教師和學生。我校的青年教師“陶子坊”被評為鎮江市“四有”好教師團隊,一批批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美麗教師正在誕生。我校學生勤奮好學、積極上進,一批批鎮江好少年、江蘇好少年、美麗江蘇小主人不斷涌現,多位學生在各級信息技術、機器人競賽中獲獎,學生竹笛社團獲江蘇省“茉莉花”竹笛大賽一等獎,管弦樂社團獲江蘇省第7屆中小學生文藝展演二等獎。學生組織開展的各類文明公益服務活動在區域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新區實小的“大小陶子們”在行知思想和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的引領下求真尚愛、知行合一、向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