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微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反映“習作難教,學生難寫”,這一教學困境顯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這其中既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方面的教學因素。基于此,以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習作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習作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教材更加重視對語境的創設,將習作的主題與任務放到活動當中,通過講故事、提問題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語境,引導學生自然形成心理的共鳴,從教材給出的語境,聯想到自己的類似經歷。在習作課上,教師要充分發揮統編版教材的這一特點,圍繞習作主題創設語境,提高學生表達與傾訴的動力。
一、聯系現實生活,體現真情實感
托爾斯泰曾言:“任何偉大的作家,也不過是在書寫生活的片面而已。”精彩的文章一定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且教育教學與現實生活的有機融合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具體要求之一。倘若習作教學脫離生活,那么這堂課的質量必然是不合格的,學生也難以獲得良好的成長。作為新時代下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心存新穎的教育理念,認可生活元素在習作教學中融入的意義,深入挖掘習作內容,在習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讓語言文字的魅力被學生充分感受,助力學生創造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從而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實現構建小學語文高質量習作課的目標。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習作:寫觀察日記》時,首先,筆者在課件上展示了一則名為《可愛的小狗》的觀察日記,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討論,思考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寫這篇觀察日記的,于是在初始學習環節,便令學生充分感受到習作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再從現實生活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結合這篇觀察日記,指導學生學習了觀察日記的寫作要求,對學生重點強調了觀察日記需要條理清晰、具體生動,特別強調了養成在現實生活中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使學生明白唯有生活才是最好的習作素材。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回味了本單元的課文,幫助學生總結了寫觀察類日記的方法,使學生懂得了精選素材的重要性,從而能加強閱讀。最后,筆者對學生總結道:“現實生活中可供觀察的事物數不勝數,可愛的小動物、美麗的植物、優美的風景、心愛的飾品,所以寫觀察事物時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的就是觀察對象,再對觀察事物進行全方位、細致的觀察,合理地展開寫作,從而創作出優秀的習作內容。”進而對學生布置了基于現實生活創作觀察日記的課下作業,讓學生交流習作課的收獲。這樣,筆者通過聯系現實生活展開習作教學互動,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語言文字在生活中的魅力,落實新課程改革中教育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融合的要求,從而為學生在作文中體現真情實感提供了助力,順利實現了小學語文高質量習作課的構建。
二、創設語境,引發學生的表達需求
習作是個體通過文字對內心情感與生活經歷的表達,需要建立在現實生活情境的基礎上。然而,傳統的語文教材通常會比較直接地點出習作任務,要求學生圍繞特定的題目或主題進行寫作,雖然能夠讓學生清晰明確掌握習作的方向,但由于缺少前期的準備與鋪墊,學生通常會感到無話可寫。于是,就出現記流水賬、內容空洞、缺乏真實情感的問題,有的學生甚至將習作當成一種負擔,每當教師要求寫作文的時候,就感到無比苦惱。這種習作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體會到習作的樂趣。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更加重視對語境的創設,將習作的主題與任務放到活動當中,通過講故事、提問題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語境,引導學生自然形成心理的共鳴,從教材給出的語境,聯想到自己的類似經歷。在習作課上,教師要充分發揮統編版教材的這一特點,圍繞習作主題創設語境,使學生產生表達與傾訴的動力。
三、營造互動性的習作學習與訓練氛圍
學生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收獲,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受到習作教學環境和氛圍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要善于結合習作教學內容營造出趣味性和互動性強的教學氛圍,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習作學習和寫作訓練中避免“單打獨斗”,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加強橫向對比和縱向聯系,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中實現共同進步,避免習作教學的枯燥與乏味。同時,通過營造互動性的習作學習與訓練氛圍,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這對習作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會形成有效促進。
四、開展實踐采風活動
大自然是人文情懷和寫作素材的自然儲備庫,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接觸和感受大自然的機會,那么其創新思維能夠得到鍛煉,其寫作興趣也會愈漸濃厚,這就要求教師應以大自然為載體開展習作教學,據此,教師可以從寫作主題和目標出發,精心設計實踐采風活動,將寫作教學的場所從室內轉移到室外,讓學生接觸大自然中的景物,引導他們通過相機、繪畫等形式,將自己的所見、所聽和所感的內容記錄下來,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創新教學形式,改變以往教學中以記憶和背誦寫作技巧為主要內容的機械化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學生的素材儲備庫會大幅擴張,其思維的靈活性也會明顯增強。
結束語
要想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學習價值和魅力,提高個人在習作教學中的興趣與熱情,語文教師就必須樹立正確的習作教學理念,積極發揮自身的教學組織和引導職能,盡可能地從學生的周邊生活中尋找趣味化的習作教學素材,采取快樂化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實施科學的習作講評,進而保持好學生在習作教學與訓練過程中的興趣熱情,逐步養成良好的寫作思維習慣,加快學生寫作與表達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若萍.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技巧[J].讀寫算,2019(21):65.
[2]楊建春.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習作教學[J].江西教育,2016(12):44.
[3]袁貞宏.淺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6(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