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寧
平涼信息工程學校 平涼技師學院 甘肅省平涼市 744000
以學生為核心的職業教育模式需正確定位教學目標,需要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并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合例安排教材章節并整合多學科交叉教學等。但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手段單一、教材內容缺乏創新、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不夠完善等核心問題,嚴重影響學生掌握機械制圖技能。
由于中職院校的教學資源比較匱乏,機械專業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無法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有些中職學生對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認知與理解能力不均衡,缺乏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無法及時掌握機械制圖技巧和規范操作等技能。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的具體體現為在課堂中只能利用教材和多媒體演示設備,展示與教材內容并無較大差異的教學內容,學生在觀看較長時間課件之后會產生疲勞感,降低對機械制圖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很多中職機械專業教師并不能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不能積極參加課堂活動。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與中職機械教師對新時期教學模式認知不夠深刻有關系,也與當前機械行業的發展模式有關。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機械制圖課程的部分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并且任課教師的教學手段相對比較單一,因此很容易間接影響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還會對機械制圖的相關實踐操作內容產生抵觸情緒。尤其對于低年級的中職學生,不能夠被傳統的教學方法所吸引,從而產生厭學等不良情緒,此時任課教師也并不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心理活動變化特征,還會引發更多教學活動組織難題,直接影響到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頻率。
中職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維度分析,是未執行新型職業教育模式人才培養孵化模式的具體表現。很多中職院校的機械專業教師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但是無法精準對接學生的實際需求,很容易讓學生形成被動學習的思維模式,不利于機械專業實踐任務的展開與落實。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與學校硬軟件環境息息相關,理工科專業需要深化鞏固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不能從單一的理論教學入手,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在學習動力。很多中職學生比較反感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對項目實踐環節比較感興趣,在互動討論的學習氛圍中能夠汲取更多知識和技能。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得不到提升,與職業教育存在的缺陷有關。很多中職院校的學生并不能快速識別和定位自身角色,對各項教學活動的認知理解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很多教師會將學生視為成年人,教授過于成熟的機械制圖理論和實踐技能,很容易存在揠苗助長等情況。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并不突出,與較多中職學校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滯后有關,并且不能夠從學生的視角認知和理解機械制圖方法和技術規范等內容,也容易引發較多爭議和矛盾問題。
教材內容比較枯燥,是中職學校專業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也是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關鍵原因之一。新時期的中職院校學生對生動直觀的教學內容比較感興趣,機械制圖課程的教材版本比較落后,無法根據當前新時期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教材選擇。教材內容的理論性較強,與生活練習較少導致內容枯燥,會降低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減少項目實踐環節的參與度。教材內容比較枯燥的問題,不僅導致人才培養模式的效能降低,而且影響教學目標的制定。很多學生會反映機械制圖教材內容晦澀難懂,并不能豐富學生的視野,也不能提升三維空間想象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時常感覺到吃力,逐漸失去學習和實踐操作的興趣,也不能及時掌握機械制圖的構造技巧等。尤其對于低年級的中職學生而言,機械制圖的部分教學內容非常枯燥,識圖和作圖過程不能夠有效銜接,也非常考驗中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聯想創造能力。并且很多學生在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會逐步暴露出基礎知識理論體系不完整等問題,但是很多教師并不能發現學生潛在的邏輯思維漏洞,會間接影響到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活動的綜合設計和應用成效。
很多中職學校會將項目實踐環節與理論課程相關聯,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之后,才可以開啟項目實踐內容,學生的自主性變弱,實踐能力水平一般,會嚴重影響機械專業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學生的機械制圖實踐能力較弱,取決于新時期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模式設置,以及教學方法。很多中職機械專業教師,不能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收獲并不豐富,也不能學習更多機械制圖技能和構造模型技巧。中職機械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是教與學之間存在矛盾的具體表現,也會影響學生認知和理解教學目標的能力,在項目實踐過程中會存在比較茫然的情況。此外,中職機械專業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課程內容的過程中,并不會關注實踐結果與教學評價結果之間的關聯性。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更需要對各項實踐應用內容進行全面理解和掌握,才能夠達到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活動的設計目標。但是很多學生從主觀層面上逃避實踐環節,不自信的現象非常普遍,并且很多教師并不能合理運用鼓勵式教學方法,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較弱,與其主觀層面不自信有關,也與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全面以及不深入問題有關。
在前期準備階段,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小組成員對某項實踐項目的具體實施任務進行有效分析與理解,將某個機械零件的二維繪圖和三維建模過程進行系統化構建,從實施細節中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前期準備階段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激發學生對機械制圖實踐項目的實操學習興趣,將相關理論知識點與實踐項目相結合,在前期準備階段初步完成可行性調研部分的工作任務。在前期準備階段,中職機械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觀看機械制圖繪圖軟件的操作方法,并將其應用在后續實踐項目實施階段。中職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生動直觀的演示視頻等方法,反復了解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后續實施階段會事半功倍。前期準備階段需要教師和學生充分配合,構建良好的溝通交流渠道。
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實踐項目任務布置和實施階段,需要將學生預習的內容和實際操作內容進行比對,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將機械零件的制作過程進行模塊化拆解,并根據金工操作的結果,選擇繪圖制圖的方法。在任務布置和實施階段,是考驗中職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對實踐操作活動學習興趣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中,學生對機械制圖方法的不同理解,能夠有效激發創新創造能力。在任務布置和實施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以及配合默契,將小組實踐任務和操作過程方法相結合,與教師共同商量繪圖過程中的相關標準與規范。教師和學生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深化對機械制圖過程的認知與理解能力,達到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需要通力配合才能夠達到指定的教學目標,因此任課教師需要及時鼓勵學生們挑戰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并且合理設置不同的挑戰關卡,引導學生們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實踐成果匯報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項目實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表述出來,在成果演示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并不以同一個標準要求左右的學生,引導學生對項目實踐過程產生深刻印象。在實踐成果匯報階段,學生小組能夠將具有代表性的實踐作品展示在課堂上,并將具有創意和個性的實踐成果進行詳細闡述和分析討論。中職機械教師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完成具有想象力的創作過程,并從機械制圖的基本理論技術層面征求學生們的意見。實踐成果的匯報階段,教師和學生需要緊密配合,并將成果展示方式進行創新設計,學生和教師都可以采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視角的方法,描述在機械零件制圖繪圖以及完善的項目實踐過程,并從中得到了多少收獲和獨特體驗感等。
反思與總結,是中職教師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溝通渠道的關鍵教學環節,也是影響機械主圖教學效率的核心要素之一。有些中職機械專業教師過分關注教學活動的過程,對項目實踐的后續反思總結教學環節并不重視,因此很多中職學生并未形成完善的機械制圖學習模式,缺乏高效和高質量的反思與總結。在反思與總結階段,中職機械專業教師需要將相關評價指標進行量化處理,評估每個學生在實踐項目中的參與程度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學生可以選擇查看評價結果,并反饋意見。在反思與總結的過程中,若存在較多歧義內容,教師和學生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協同進步,逐步完善機械制圖課程的項目實踐教學模式。
基于信息技術的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實現新知識導入和預習教學過程。利用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拓展多維度的思維訓練模式,將微課短視頻作為新知識導入的教學方法,能夠改善機械制圖課堂靜態化的問題。很多中職院校存在機械制圖與計算機輔助繪圖教學脫節的問題,在利用微課教學資源實現機械制圖新知識導入的過程中,需要將動畫視頻作為主要教學手段,協同多媒體教學模式,完成新知識導入階段的教學任務。中職院校的機械制圖專業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小組完成相關知識章節的微課視頻制作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將新知識與已掌握的舊知識進行有效關聯,訓練中職學生的機械制圖知識預習能力。
利用思維導圖構建機械制圖課程的知識模型,能夠有效協助中職學生完成系統化知識結構的構建與完善過程。中職機械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在強化記憶和知識體系構建方面的獨特優勢,在打造立體化課堂的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將重難知識點進行關聯性分析,協助學生完成生動直觀地圖像化知識記憶過程。利用思維導圖構建機械制圖的知識模型,教師和學生需要進行深度溝通和交流,發掘教學潛力的同時,還能夠協同進步,及時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留的疑難問題,并將其進行等比例放大,在思維導圖主題樣式中選擇樹模型,構建對應的知識結構。針對機械制圖課程的相關重難知識點,需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可拓展性特征,引導學生完成相關機械繪圖的實踐項目任務,思維導圖可以協助學生理解任務的具體實施思路。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機械制圖的過程分析,是新時期中職機械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創新設計的關鍵教學手段之一。很多中職機械教師會利用CAD 等相關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進行教學過程分析,并針對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針對性實踐教學。機械制圖目標內容的過程分析,需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利用項目驅動教學設計方法,強化學生對機械零件構造繪制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對機械制圖的過程分析,需要從系統工程相關理論技術出發,將繪制圖像和三維數據建模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強調頂層設計和深化設計的重要意義,并從學生比較擅長的機械零件構造開始講解,將機械制圖的過程分析內容拆解為各個系統模塊功能。
當前中職院校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手段單一、教材內容缺乏歸納性、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不夠完善等核心問題,嚴重影響學生掌握機械制圖技能。優化中職階段的機械制圖教學,充分分析學生學情,發現當前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多樣化問題,從多元化設計角度分析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利用項目驅動教學設計方法,強化學生對機械零件構造繪制的認知與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