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物流體系有很多種類型,以滿足日益不確定環境中各主體的不同要求,追求速度最大化的快速物流體系就是其中的重要類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節奏的加快,人們日益注重快速性,現有物流體系在速度上仍有提升空間,其實速度一直是物流體系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對物流體系的掌握也關乎大國競爭格局和綜合國力,物流體系的發展也與供應鏈的建設情況和構成有關,快速物流體系更涉及高新技術領域的建設布局,與高科技產業鏈息息相關。
關鍵詞:供應鏈風險;快速物流體系;產業鏈升級
中圖分類號:F27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5-0001-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5.001
1?物流體系的重要性
物流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由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環節緊密構成。正是處于基礎地位的物流體系讓這個世界流動起來,通過全球化的大分工實現社會效率的最大化,物流體系越發達,社會大生產中的摩擦阻力就越小,物流越快,經濟活力就越強。
1.1?物流體系決定了效率
從古至今,是社會效率不斷提高的一個歷史過程,物流效率又是社會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對個人、企業和各類經濟實體都有著深刻影響。物流體系的有效與否決定著經濟實體的總效率,物流體系的不斷發展讓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物流體系有很多類型,先進性各不相同,同一時期也可以多種類型并存,各安其位,適用于不同場景,滿足不同需求。任何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均需物流體系支持,經濟運行效率的直接體現便是物流效率,各經濟主體一向追求快速、價廉、精準的物流體系,每個時代最高效的物流體系決定了經濟活動的水平,也反映了社會組織的管理水平。其中最考驗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之一便是速度,畢竟所有參與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都希望速度能盡可能地快,尤其是在廣大消費者越來越缺乏耐心的當下,速度必須要滿足消費者日益焦躁的要求。正是快速物流體系發展水平決定了物流服務的“天花板”。
1.2?產業發展水平與物流發展水平相輔相成
不同時代受制于技術局限,物流體系的效率不同,社會總效率也就不同,對于快速物流體系來說尤其明顯。只有當生產力提高,導致運輸工具速度提升或者識別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又或者運營流程改進,物流速度才能更上一級臺階,反映出物流體系的進步。不管是運輸工具的改進,抑或是自動化程度提高,又或者是流程改進,都可以算作是供應鏈升級的一部分,體現在整個產業鏈的進步中,與產業發展水平是相輔相成的。如果產業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內生于行業供應鏈的物流體系是無法單獨提升服務水平的,物流業發展,牽涉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實體經濟強大的工業化強國往往都具有強大的物流體系,這些強大的物流體系依托于高科技產業鏈提供軟硬件支持而發展起來,利用每一次技術革新追求自身速度、成本收益和規模的進一步提升,其中的快速物流體系更是技術革新的“名片”,最新的相關技術總是在第一時間用于改進快速物流體系,使其速度進一步提高。快速物流系統的每一次進步,都體現著科技的力量。
2?物流體系發展評價
2.1?物流體系評價維度指標
物流體系的屬性可以反映在不同維度上,通過評價這些維度,也就識別出了物流體系的特點。物流體系包括一系列流程,是一個有機整體,以便實現物質的流動,在此可以由以下五個維度概括:速度、運力、成本、準確性和便利性。通過對速度、運力、成本、準確性、便利性這五個維度的評價,就能夠確定不同物流體系的特點,也可以比較其中優劣。
快速物流體系強調的是快速,也就是速度第一,以物流傳遞速度為優先考慮方向,所以其有著突出的速度優勢,在不同年代,占用的都是當時的快速交通工具,例如,在古代有驛站體系,在現代有空運體系。在速度凸顯的同時,其他方面則要作出一定妥協,比如成本和運力。快速物流系統通常是為了加急事項而“配套”的,一般不刻意強調高運力,為了更快,更是可以“高成本”地壓縮時間。無論古今,快速物流體系通常有著價格高運力低的特點,每個時代快速物流體系的速度也反映出了該年代下所能達到的技術水平。速度、運力、成本、準確性、便利性這五個評價維度指標并不相互獨立。以快速物流體系為例,即便追求速度最大化,也不能完全放棄成本控制,路途損耗也屬于成本的一環,運力也不能太低,準確性更是需要時刻把握,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便利性,才能真正可以“使用”。這幾個維度需要做好平衡,否則便無法“落地”應用。
2.2?古今物流體系對比
不同的物流體系有著不同的維度優化方向,以適合不同的場景需要。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主要物流體系需要“走量”,強調量大價優,選擇性價比路線,是人類社會物質供應循環的基石,比如目前的海運物流體系、古代的運河漕運物流體系等,皆是高運力,低價格,速度較慢。從古至今也總有人或其他經濟主體對速度最大化有需求,從而催生了追求耗時最短化的快速物流體系,例如古時的驛站體系和現代的空運體系,對速度和準確性有著很高要求。介于中間則是一些在各個維度上高低不等的物流體系,在日常社會活動中也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也是各經濟主體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如表1所示,該表列出了古今一些典型的物流體系,從速度、運力、成本、準確性、便利性這五個維度標識高中低三檔進行粗略評價標記,其中并沒有經過精確的量化計算,僅根據所處典型場景的平均估計,高中低之后顯示的數字是各物流體系在同一評價維度下按順序由低到高的排列序號,數字越大,則排在更高位,古代物流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分開排列評價。如屬于古代物流體系代表之一的漕運體系,速度評價為低,數字排序為2,僅排在第2位,速度僅高于海運體系的1,次于陸地搬運體系的3和驛站體系的4,其他維度同理。
在表1中,屬于快速物流體系的便是驛站體系和空運體系,這兩者都追求速度最大化,但兩者已屬于兩個時代,空運體系的效率遠優于驛站體系。空運體系在速度、運力、成本、準確性、便利性這五個評價維度上均優于驛站體系,正是時代造就的差異,也體現出了技術含量的高低差別,相對于古代的驛站體系,現代空運體系是利用以現代航空運輸載體為代表的一系列現代技術工具構建起來的物流體系,擁有巨大優勢。
3?快速物流體系與高科技產業鏈的相互關系
3.1?快速物流體系的應用場景和需求方
快速物流體系以速度最大化為第一目標,充分利用每個時代最快的交通運載工具類型,能夠快速響應,精準識別,以最快的速度、可接受的成本完成物質配送。快速物流體系傳遞的是時間敏感類物品,例如古代的加急信件、文書,古今皆有的生鮮食品,現代社會的花卉、菜肴等,這些品類都需要盡可能快的傳遞。
加急的信件、文書需要借助快速物流體系傳遞,是為了應對有緊急情況出現,決策時間緊迫,需要盡快提供信息給決策者做決策,提供的信息對決策者來說也非常重要,決策又屬于重大事件,對使用信息的決策者來說會產生重大后果。因此快速物流體系不但速度要快,還要準確,導致成本很高,如以傳遞官方信件和軍情為主的驛站體系,要在全國建立起有效的驛站體系,可謂成本巨大。
快速物流體系的需求方往往財力雄厚,愿意為節約時間而花費高昂代價,需要快速傳遞的物品也屬于關鍵的少數,重量體積和大宗商品不可同日而語,并不要求走量,否則在經濟上或技術層面上將不可接受,所以快速物流系統不強調運力,只要夠用即可。
普通的、財力一般的經濟實體往往對價格敏感,出于成本考慮,較少使用快速物流體系,即便是財力雄厚者,也并非對價格不敏感,快速物流體系這樣的“奢侈”物流體系,也僅僅在需要“趕時間”的場景下被使用。
3.2?快速物流體系涉及的高新技術
任何物流體系都是要依托于交通工具的,交通工具的速度決定了物流體系的速度上限。在人類沒有發明馬車以前,可獲得的最快速度只能是人奔跑的速度,在這時就只能選出跑步速度最快的人負責傳遞加急信件,而如何分配體力保持高速跑完全程則考驗著送信人的智慧,一位善于奔跑的人就代表著當時的“高科技”。當人類使用馬車和騎士以后,馬的使用心得變得至關重要,馬的培育和飼養,馬力的分配,驛站的網點設置成了一套復雜的系統,眾多驛站、馬倌、馬場、馭手、后勤人員有機結合,往往是集全國之力,共同構成了為速度而服務的驛站體系,統治者窮盡一切技術手段追求速度最大化,讓這一體系服務于軍國大事。快馬的選育、飼養、獸醫,騎手的選拔、訓練,驛站的選址、分布、結構,組織章程,人員管理方式,交接方式,后勤支持、財政撥款,等等,均需精心設計,體現了當時能實現的最高技術,算是古代的“高科技”產業鏈,保障傳遞速度的最大化。
同時帶來的后果便是高成本,這是使用高技術的代價。現代空運體系也是如此,航空產業鏈代表著當下的尖端科技,航空材料開發、加工、鑄造,飛機設計、制造、維護,機場選址、建設、管理,航空公司運營,與其他交通工具的緊密對接,其中我國對很多技術尚未完全掌握,產業鏈上存在短板,航空運輸的成本遠高于那些不追求速度的物流交通工具,反映了高科技產業鏈能帶來的高附加值,我國應大力發展這些高科技產業鏈,助力國民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4?擴大對快速物流需求的方式
我國的空運體系不算發達,應大力制造對快速物流的有效需求,擴大市場規模。人類對速度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目前技術背景下,顯然可以獲得比空運體系更快的快速物流體系,只是成本更高,新的更快的物流體系將帶動新的更尖端產業鏈的成長。
4.1?更好的創業環境
更好的創業環境意味著要營造更具經濟活力的商業氛圍,市場消費能夠支撐新產品新服務在誕生之初的低性價比。同時創業屬于高風險高收益行為,只有發達的風險投資行業才能支撐起創業型社會。
更好的創業環境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成功創業者,也就是更多的財富新貴,這些新貴消費能力強,本身就是快速物流體系的潛在需求者,他們有實力追求速度優勢,快速物流體系往往可以帶給他們更高的效率,最起碼也具有“炫耀作用”,他們創業的領域也往往處在高科技產業中,有助于高科技產業鏈升級。
4.2?共同富裕的穩步推進
共同富裕創造了更多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快速物流體系價格昂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最有權勢者專用。隨著技術進步和可獲得性增加,普通大眾的收入也在增加,這讓快速物流體系的消費群體出現了一定的下沉,一般的中產階級“時不時”可以享受快速物流體系帶來的快捷速度。使用的消費者數量在增加,也就意味著市場規模在擴大,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可以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讓快速物流體系從小部分人專屬的奢侈配置轉變為面向全社會經濟主體的物流體系的一部分,效率會比曾經只服務于小規模主體要高得多。這就是市場的力量,容量越大就越有活力。
為了給快速物流體系創造更大市場空間促進其進一步發展,應該培育市場力量,擴大消費者群體,而“共同富裕”政策的穩步推進,讓更多人富裕起來,以便能夠享受到快速物流體系帶來的速度優勢。畢竟人們有了經濟實力之后,總是難以抗拒“先到一步”的“誘惑”。
4.3?開發新的快速物流體系
目前人類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運載火箭,而不是作為空運主力的噴氣式飛機,但運載火箭并沒有加入快速物流體系,人們還不習慣在地球上用火箭運輸物資。從速度角度上來說,以火箭的速度,1小時可以達到全球,以飛機的速度,是24小時達到全球,速度上已經有了數量級的差別,如果可以建立起以運載火箭為核心的物流體系,則快速物流
體系將得到重大更新,速度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同時涉及更前沿的航天產業鏈,這對于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具有重大促進意義。
4.4?寬容正當炫富行為
使用更快的交通工具會帶來更大的成本,火箭之所以沒有被應用到快速物流體系中,是因為火箭成本高昂,遠遠高于飛機的使用成本,運載能力又大大不如飛機,而且邊際效益遞減,這讓火箭運輸非常不劃算。但這種不劃算也可以被算作是一種炫耀,為了追求速度優勢而付出巨大的成本。
精英人士本著“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通過支付巨額報酬對外展示自身獲得的極限速度優勢,這不僅是心理上的優越感展示,還是一種營銷行為,可以證明自身的經濟實力,也讓成本高昂的新興快速物流體系得以成長,更是通過實際行動“滋養”了高科技產業鏈覆蓋的市場,讓尖端技術能夠發展起來。所以輿論要寬容可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鏈發展升級的炫富行為。
參考文獻:
[1]霍艷芳,王涵,齊二石.打造智慧物流與供應鏈,助力智能制造——《智慧物流與智慧供應鏈》導讀[J].中國機械工程,2020,31(23).
[2]張建軍,孫大尉,趙啟蘭.基于供應鏈視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理論框架及實踐路徑[J].商業經濟與管理,2021(8).
[3]張金梅.產業先導機制下商貿流通業的創新發展——以商貿物流現代化為助力[J].商業經濟研究,2016(22).
[4]靳娟利.物流經濟發展對流通業的促進作用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7).
[5]何黎明.我國物流業2020年發展回顧與2021年展望[J].中國流通經濟,2021,35(3).
[6]東方.新發展格局下智慧物流產業發展關鍵問題及對策建議[J].經濟縱橫,2021(10).
[7]王歡歡,蘭洪杰,鄭凱.“一帶一路”實物資產供應鏈安全保障研究——概念框架及實現路徑[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4).
[8]鄒全勝.要素質量、供應鏈風險與外貿改進——基于全球事件沖擊的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21,40(6).
[作者簡介]李惠娟,本科,浙江省義烏市國內公路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