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瓊
堅持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提質培優,根據自身優勢、區位特點和資源條件,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完善‘職本’銜接培養,切實增強兵團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以來,多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方案,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改革發展方向,同時組織實施了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重大項目,全面深化改革,高位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于2021年10月召開了職業教育大會,強調要準確把握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的戰略定位和重要地位,切實將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實、抓好。
強化類型教育特色,加快構建兵團高質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兵團現有職業院校27所,在校生5.97萬人,專任教師2500余人。近年來,兵團黨委始終堅持把“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的決策部署落實到兵團職業教育各領域、各環節,不斷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培養了一大批技術技能人才,初步形成了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體系,為兵團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2019年以來,出臺了《兵團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深化新時代兵團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為兵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加快兵團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進一步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色,完善中高職貫通培養、職本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更好服務兵團高質量發展。
鞏固中職教育基礎地位。中等職業教育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基礎,也是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1年,兵團共有中等職業學校(含辦學機構)25所,在校生3.25萬人,中職畢業生成為高職院校重要生源。鞏固中職教育的基礎地位,首先應鞏固兵團“普職比招生大體相當”目標,同時擴大招收初高中畢業未升學學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等,加大高素質農民和團場實用人才培養培訓,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兵團重大戰略和區域支出產業,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優質學校和品牌專業(群),引領兵團中職教育改革發展。加大投入,全面改善辦學條件,確保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充分激發中職辦學活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同時,也為高職教育輸送具有扎實技術技能基礎和文化基礎的優質生源。
推進高職教育提質培優。高等職業教育是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核心要素。“十三五”期間,兵團新成立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鐵門關職業技術學院、石河子工程職業技術學院3所高職院校,填補了南疆師市高職教育空白,圓滿完成高職擴招計劃,在校生規模顯著增加。進入新時期,兵團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以實現提質培優、增值賦能。通過組織實施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緊密對接兵團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的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提高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和社會聲譽。探索兵團教育行政部門與師市共建高職學院,集中力量建成2—3所服務兵團戰略、帶動兵團職業高質量發展的高職示范院校。擴大護理、養老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中高職貫通培養招生規模,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建設方向。2021年,兵團首次開展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和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納入試點。在此基礎上,兵團將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思路,科學規劃“十四五”兵團職業本科學校設置,優先支持條件較為成熟的高職學院申報本科層次職業學校,進一步完善、暢通職業教育人才發展通道。同時,堅持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提質培優,根據自身優勢、區位特點和資源條件,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完善“職本”銜接培養,切實增強兵團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多措并舉推動兵團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受歷史、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目前職業教育仍然是兵團教育發展的短板。各院校特別是中職學校還存在辦學規模較小、發展不均衡、整體辦學水平不高、個別學校辦學條件不達標等突出問題;職業教育教師編制不足,結構問題較為突出,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缺少教學創新團隊;校企合作機制不健全、政策落實不到位、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各師市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仍然不夠,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熱情不足,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兵團多措并舉,著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大制度創新和政策供給。發揮兵師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作用,完善多元投入機制。財政投入要更多向職業教育傾斜,落實中職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高職財政生均撥款經費,逐步探索建立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在清理對職業教育人才限制性政策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全方位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影響力。
二是促進產教融合與校企雙元育人。把促進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作為兵團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探索多元主體辦學模式。圍繞兵團經濟發展目標,完善專業隨產業發展的動態調整機制,重點發展兵團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新興產業和緊缺專業,加快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就業鏈和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度,支持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產業學院或參與集團化辦學等,鼓勵社會力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三是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全面實施“1+X”證書制度,落實教師、專業、教學、課程、實訓條件等各類標準,嚴把畢業生出口關。強化學生頂崗實習,落實《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確保實習質量和成效。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改進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加快為兵團更好履行職責使命、服務新疆工作總目標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四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兵團職業院校職稱和崗位設置結構,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權。實施新一輪職業院校素質提高計劃,將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納入各級各類培訓,督促職業院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開展實訓。打造職業院校“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形成示范引領。依法保障教師待遇水平,參照區域內普通高中教師待遇標準落實中職教師待遇,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和榮譽感,擴大隊伍,提高水平。
五是完善職業教育綜合評價。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將職業院校德技并修、產教融合、育訓結合、就業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納入重點評價內容,鼓勵行業、企業參與評價。穩步推進職教高考改革,進一步完善高職分類招生,為中職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豐富、更適合的選擇。健全職業院校選人用人評價制度,企事業單位落實好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破除“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為職業院校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營造更加公平的就業環境。
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責任重大、道路長遠、使命光榮。未來,兵團將致力將新時代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盼轉化為“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曹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