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惠
摘 要:新課程倡導,在教學實踐的開展當中,教師不應僅僅的局限在課本知識上,而是要大力的倡導名著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得學生在局限的課堂中獲取到更多。因此,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也應加強認知,實現名著導讀,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多。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名著導讀的實踐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研究
前言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名著閱讀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能使得學生真正的暢游在知識、書籍的海洋中,使得學生的心靈受到熏陶、情緒受到感染,使得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也應展現自己的作用,大力的倡導名著閱讀,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使得最終的教學成效得到增強。
一、點燃閱讀熱情,實現名著導讀
首先,在進行名著導讀的過程中,應該先深化學生對于名著的認知和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煥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名著閱讀的成效得到增強[1]。針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由于受到本身閱讀、經驗的限制,在名著的理解上是非常膚淺的,在加上時代上存在著較大的隔閡,為學生做一些必要的介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切合名著的背景,對學生進行介紹,使得學生對名著形成一定的理解和認知,這樣能使得學生進入到時代情境中去,使得學生的專注力得到增強。
其次,充分借助影視媒體,使得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得到增強[2]。在名著當中,往往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精神底蘊和文化內涵。特別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一些名著已經逐漸的走向大熒幕上,出現一些十分精彩的片段,具有著十分高的鑒賞價值。如,在針對《水滸傳》進行導讀的過程當中,《好漢歌》這一著名的歌曲是學生所熟知的。因此,教師就可以直接為學生播放相應的MV視頻,將一些人物形象直觀、生動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在后續的閱讀當中就會產生興趣,在閱讀中更加興致勃勃。
二、傳授閱讀方法,實現名著導讀
首先,應該在“讀”上投入時間、精力。在這其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傳授一定的名著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等。譬如,在遇到文質十分兼美的片段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精讀的策略,對名著的好詞佳句、布局謀篇、立意構思等細細品味。在這其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部分——整體、整體——部分等,使得學生對名著更好的進行把握,掌握名著當中的作者情感、藝術特點、基本內容等,使得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得學生的閱讀質量得到增強。而在閱讀一些非主要內容時,為了使得學生的時間得到節省、效率得到提升,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采取略讀這一方式,使得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實現快速瀏覽,抓住名著文本當中的關鍵信息等,真正的了解大意、融會貫通,使得學生在名著閱讀當中有更多的選擇。
其次,讀書筆記的記錄。在名著導讀的實際開展當中,假如學生并未做筆記的話,那么就會使得閱讀處在表面形式上,只是走馬觀花,很難對名著實際的內容進行體會、感受等,很難使得自己獲取到感悟、啟迪。因此,在進行名著導讀的過程中,為了能使得學生對名著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記筆記,使得學生在實際閱讀中得到更多。如,對于一些名詞佳句、精彩片段、對人物、場景的描寫方法,教師都可以讓學生抄寫在固定的筆記上,這樣不僅能使得學生實現知識累積,也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達到一舉數得的成效。
最后,課外閱讀的指導。在進行名著導讀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要僅僅的局限在課內,應該巧妙的結合課外閱讀,使得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加開闊,使得名著閱讀的價值得到展現。如,在這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名著進行閱讀,這些名著應該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并在閱讀當中選擇閱讀方法、制作讀書筆記,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到鍛煉。
三、制定閱讀計劃,實現名著導讀
由于閱讀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名著的種類、數量也是非常多的[3]。再加上初中生的學習相對緊張,很難拿出較多的時間進行名著的閱讀。因此,針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名著的導讀當中,也應展現自己的作用和價值,引導學生制作相應的閱讀計劃,使得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得到保障。
例如,在閱讀《朝花夕拾》這本名著的過程當中,名著的文體為散文,一共含有10篇。因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一個月之內完成這本名著的閱讀,每周選取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閱讀,保障閱讀任務的達成。在這其中,教師也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閱讀計劃的制定,使得學生的閱讀朝著好的方向上發展,對學生的名著閱讀有所幫助。
四、拓展書籍儲備,實現名著導讀
針對于初中生這一群體來說,課堂依舊是其獲取名著知識的主要陣地。但在課堂中,學生受到興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于自己喜愛的一些名著,就會聚精會神的聽、對待自己不喜歡的名著就會常常溜號,很難使得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因此,在進行名著導讀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改善這一現狀。
例如,可以在班級內部建立圖書角,不僅可以從學校借閱書籍,也可以讓學生共享一些自己喜愛的書籍,并在閱讀后進行交流、探討,使得學生的閱讀面得到拓展,使得班級內部的書籍儲備得到豐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得學生的名著閱讀得到持續、有效的開展下去。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名著閱讀的開展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能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綜合素養,使得學生本身得到更好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大力的開展名著導讀,深化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探究,使得最終的教學成效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涂曉璇.將“死記硬背”轉換成“活學活用”——中學語文教學新聞寫作實踐感悟[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65.
[2]李舜祖.對中學語文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一些思考[J].甘肅教育,2019(08):79.
[3]吳春芬.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