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歷史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做好歷史教育不僅強調對教學手段的大膽創新,同時也要格外重視對教學評價的有效落實,充分實現教學評價的育人功能,不斷推動高中生歷史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最新課程標準優化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是對傳統歷史教學的一次大膽創新,以評價活動為導向,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并且轉變對歷史學習的態度。本文簡單分析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結合高中生歷史課程學習規律,提出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評價的有效優化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歷史;教學評價
引言:
教學評價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嚴謹的評價機制有利于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教師必須格外重視對教學評價機制的有效優化。現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機制下,許多教師采用的評價標準過于功利化,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法缺乏創新性,導致教學評價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育思路,從不同角度出發,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的深層次創新和優化,讓行之有效的歷史教學成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關鍵。
一、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評價標準功利化
在制定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標準時,許多教師過分強調考試成績,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價值觀念以及情感態度,這是影響歷史教學評價活動實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對于高中生而言,教師設置的評價標準與自身的學習方向息息相關,通常來說,教師習慣于將自身關注的內容作為評價的依據,因此評價標準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過分關注成績的教學評價機制下,學生很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一味的追求提高考試分數,而忽略了對歷史課程人文內涵的深度挖掘,最終導致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在成長過程中很難正確看待歷史課程學習。
(二)教學評價方式模式化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許多教師只是將評價活動作為一項基礎的教學流程,而沒有真正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需求,這就導致教學評價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評價和指導時,許多教師只是采用說教的方式直接提出相關的要求,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在歷史課程中的實際反饋,這是導致教學評價無法發揮應有教育價值的重要因素。此外還有許多教師只是關注集體評價,而沒有真正把握好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也導致評價活動的指導意義難以得到充分凸顯。
(三)教學評價主體單一化
高中歷史課程中的教學評價是一項系統性的活動,目前許多教師只是強調自身對學生的評價,而沒有把握好多元主體評價機制的建立,這樣一來學生的自我認知不夠清晰,在成長過程中很難真正全面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以及存在的不足。實際上教學評價是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評價機制下,評價主體往往局限于教師個人,教師本身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在評價活動中很難真正做到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再加上教師的經歷相對有限,對學生的觀察不到位,導致評價活動流于形式。
二、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評價的有效優化策略
(一)基于學生設置教學評價標準
分析學情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在教學評價工作中,教師同樣需要基于學情設置教學評價標準,在關注學生學習特點的同時,盡可能地增強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在新課標指引下進行歷史教學評價,必須重視對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關注學生時空觀念,愛國情懷等元素的表現,并將這部分內容作為實施評價的重要依據和標準。此外,教師制定的評價標準應當具有較強的過程性導向特點,能夠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況,而不是一味追求結果。在評價標準指導價值得到凸顯的情況下,學生學習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關注學生個性實施差異化評價
科學嚴謹的評價方式是保障教學評價價值的關鍵,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作出具有差異化的評價,既要關注歷史課程教學的整體實施效果,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仍然需要將語言性評價放在首要位置,教師需要把握好對學生的鼓勵和贊美,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和指導,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樹立對歷史學習的自信心。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學生的歷史學習狀況進行細致的評價與指導,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并且充分肯定學生付出的努力,確保評價活動本身具有較強的育人功能。
(三)建立多元主體的教學評價機制
建立多元主體的教學評價機制是保障教學評價活動中學生實現自我認知的關鍵,為此,教師應當關注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開發,除了由教師進行評價外,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嘗試引導家長作出激勵性評價。在引導學生自我評價時,教師首先需要將關于歷史教學的相關評價標準帶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意識到歷史學習的重點,并且結合自身的真實表現作出自我反思,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自我審視的良好習慣。在家校合作的基礎上,教師應當與家長保持密切的協作,鼓勵家長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出的歷史知識,并且充分肯定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表現,讓家長成為激勵學生的重要推動者。在多元主體的評價機制影響下,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自身歷史學習狀態,在實現自我反思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指引下完善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機制是保障歷史課程質量的關鍵教師必須重視對評價標準的有效建立,關注對評價方式的有效創新,在多元主體的評價機制下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確保教學評價起到應有的教育價值,不斷提高高中生歷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袁艷華.讓合作學習引領歷史課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評價[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3):124+126.
[2]胡利利.構建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新體系——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J].科教導刊(下旬),2017(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