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
摘要:地方高校由于客觀因素、資源、條件等原因,使得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和發展相對省會高校發展緩慢,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適應新時代的大學生教育工作,本文對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特殊性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適合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輔導員隊伍建設 地方高校 培養路徑
自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之后,各級管理部門和高校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文件,輔導員隊伍建設受到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取得長足的發展。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地方培養和輸送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 ]地方高校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方法、手段、載體、目標等方面與省會高校相比具有共性,也有著鮮明的特點,而輔導員隊伍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地方高校教育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給地方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對地方高校教育、管理對象進行分析,尊重差異性是輔導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 2 ]
一、新時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現狀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維護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方高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過程中跟省會高校相比相對滯后,具體表現為:經濟落后,輔導員待遇低;學歷、職稱層次偏低;隊伍不穩定;性別、年齡結構不合理等方面。這些問題都是當前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普遍的問題,但是地方高校也具有一定的特點,在新時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素質精良、作風紀律嚴明、責任意識明確、隊伍穩定的輔導員隊伍。
二、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愛國主義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沒有突顯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范圍涵蓋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黨團建設等多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輔導員的核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圍繞它展開,但是在輔導員實際工作中,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占用了輔導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處于地方高校的輔導員配備相對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難度大,情況復雜,不能深入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及時把握,對學生的教育沒有針對性,對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比較欠缺。
2.輔導員對于專業相關知識儲備欠缺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除了具備哲學、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知識之外,還必須要掌握倫理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相關知識。[ 3 ]輔導員工作量大,政策理論學習的時間少,對相關專業的學習缺乏;學校也沒有針對“00后”大學生與時俱進地加強輔導員專業培訓,使得輔導員對這些非常重要的知識缺少了解和掌握,在應對一些“00后”大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時顯得力不從心。
3.輔導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通過調查發現,地方高校中女輔導員比例較大;輔導員隊伍年輕化,年齡結構不成熟;輔導員隊伍不穩定等。我們不能忽視在實際工作中,男性女性輔導員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都具備一定的優勢,不同性別的輔導員在工作中更容易融入到各類學生中,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輔導員隊伍男女性別、年齡結構趨于合理更加有利于做好學生工作,有利于發揮各自的優勢,也能促進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4 ]
4.輔導員在經濟待遇、職稱晉升中沒有體現地方的特殊性
地方高校處于我們中心城市之外的地區,這里普遍的特點就是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交通不便、教育發展緩慢等。輔導員隊伍建設相對于省會高校發展緩慢,輔導員的經濟待遇、職稱晉升等制度落實還在不斷的調整。[ 5 ]調研發現,這些地方高校輔導員待遇相對其他省會高校有所差距;關于輔導員職稱晉升政策制度建設嚴重滯后,沒有反映出本地方高校的特點,沒有體現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輔導員隊伍不穩定,對輔導員隊伍建設重視程度不夠,輔導員待遇職稱相關的制度不健全或者難以施行。
三、建設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培養路徑分析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為核心,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公民長期遵循的普遍的價值準則,是引領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地方高校工作除了做好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外,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和環境出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重點加強對本地區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輔導員需要從本地區的情況與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出發,結合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地方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的途徑和方法,著重對大學生進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的教育,能夠正確的看待、分析各種問題。
2.加強對輔導員發展的業務培訓
地方高校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了解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家庭情況、心理表現、政治面貌等方面的信息。[ 6 ]地方高校與省會高校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教育對象情況復雜,這要求輔導員要深入細致的到學生中調查了解情況,了解各類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價值觀念、心理特征等。輔導員除了自主學習,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之外,還需要學校針對輔導員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輔導員開展輔導員職業技能和理論培訓,經常組織輔導員到省會高校實地調研,學校設立科研項目,為輔導員提供專項經費支持,開展針對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的調查研究。
3.建立配備數量適中、結構合理的輔導員隊伍
通過調查發現,地方高校輔導員呈現出:輔導員總數少,學歷層次低,女性輔導員比例高,輔導員專業結構單一,年齡結構偏于年輕的特點。目前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首先必須按照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規定,按照師生比1:200的比例配備輔導員;其次,在選聘輔導員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高校內部輔導員性別平衡的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地方高校嘗試選聘一定數量的、高學歷的性別均衡的男性輔導員充實到輔導員隊伍中,使男女輔導員數量比例趨于平衡;另外,在選聘輔導員過程中還要把學歷、專業切合度作為考核的一個條件,盡量選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學等相關專業的輔導員;最后,輔導員的選聘要注意到年齡結構的優化,輔導員的選聘要同時兼顧到數量、質量和梯隊建設,有時間間隔、有步驟地進行選拔,把數量、質量、隊伍穩定都能夠考慮到,建設一支數量適中且學歷、專業、性別、年齡結構合理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
4.對輔導員隊伍的待遇、培養體現地方性,給予一定政策傾斜
地方高校由于財力、人力等因素的制約,學校的發展受限,很多的政策得不到落實,輔導員的隊伍建設與省會高校的差距較大。對于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國家應該從政策上給予地方高校一定的傾斜,給予財力、智力方面的支持;國家可以出臺政策,嘗試中東部省會高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上對口幫扶地方高校,在輔導員學歷提升、專業培訓、教育學習、科學研究方面給以對口幫助;地方高校針對輔導員的工作特點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提高工資水平,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特殊照顧;也可以考慮把輔導員作為地方培養后備干部的渠道之一,定期抽調輔導員到基層地區掛職鍛煉,對于特別優秀的輔導員作為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對象;針對地方高校相對于省會輔導員工作量大,工作難度大等特點,有專門的工作補貼給予體現,把輔導員的工作量納入全校維穩工作、安全工作進行考量。[ 7 ]
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國際國內的形勢,輔導員在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省會高校相比,具有相對的特殊性;在政策上對輔導員的待遇、培養體現地方性,給予一定傾斜;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為核心,對輔導員加強職業技能和理論的業務培訓,促進輔導員對大學生主流意識教育和引導;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建立一支數量適中、結構合理、穩定發展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為地方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R].2017.
[2]教育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R].2005.
[3]王玉國.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5:61-62.
[4]劉薇,張彩玲.我國民族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特殊性[J].文學教育(中),2010,01:89.
[5]魏巍.關于民族地區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河池學院學報,2010,02:82-86.
[6]王俊淇.新疆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
[7]伍家旺,閆海芳.云南邊疆高校學生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2:70-75.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