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國老齡化加劇,遼寧省作為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前十個省份之一,擁有巨大的養老需求,養老服務供給方式多元化是未來趨勢,遼寧省服務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促進了養老服務轉型升級,老年人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模式得到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對遼寧省物業服務企業發展現狀的研究發現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為相關公共組織與服務企業提供一些發展思路。
關鍵詞: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物業養老,養老服務
遼寧省作為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前十個省份之一,養老需求巨大,養老服務供給多元化是未來趨勢,其中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這一新型模式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已有不少物業服務企業對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進行了有益探索,但并沒有探索出明確的專攻方向,缺乏特色。因此本文針對物業服務企業現狀提出一些問題,希望能對今后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方向提供一定參考。
一、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
1.資金缺口大
當前遼寧省參與居家養老的物業服務企業面臨一定的資金不足問題,不可忽視。雖然物業服務企業在參與居家養老方面的資金相對其他項目投入較少,但是這些物業服務企業依然是需要依靠政府補助來開拓市場的,但是政府分配給養老項目的資金并不高,更多是在福利院、養老院方面撥款,因此,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力量的捐助,政府所能提供的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資金補貼十分有限,因此資金籌集渠道的范圍較小。
2.養老服務不專業
其一,物業服務企業在參與養老服務時,對相關養老服務人才的需求大,但是物業服務企業為了能減少成本的投入,選擇的服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這些勞動力只能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顧,由于缺少高專業素質的養老服務人員,且市場環境上也很少能找到愿意做養老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服務人員,因此物業服務企業的人員質量令人堪憂。其二,物業服務企業在開展養老服務過程中,沒有制定出一套成熟的供給標準,這就使得養老服務項目開展不順利,無法保證服務的質量,也使得養老服務不夠專業。其三,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公益性比較明顯,使得企業長處于盈利小,甚至出現虧損的狀態,入不敷出,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對服務人員進行高標準的專業培訓,無法保證綜合素質水平。
3.老年人不愿在經濟上承擔養老服務費用
為了解遼寧省的老人購買養老服務的情況,本文抽取了遼寧省150位老人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得出數據進行分析:愿意購買養老服務的老人有52人,占總人數的34.67%,不愿意購買養老服務的老人有49人,占總人數的32.67%。看費用多少再決定是否購買的老人有49人,占總人數的32.67%,可以看出愿意購買養老服務的老人只占了三成,剩下七成都對購買養老服務持觀望態度,甚至不愿意購買養老服務,養老服務價格低廉可能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會增多,如果價格高就更不愿意將錢花在養老服務上。
其次,老年群體的經濟收入單一,主要收入來源是養老金,養老金也不高,甚至比較微薄,每月支付的養老服務費用占養老金比例的50%以上的老人有30人,占總人數的20.13%,這說明有八成的老人不愿意支付超過養老金的一半的養老費用。
二、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存在問題的原因
1.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政策不成熟
因為物業服務企業是社區養老服務的主要供給者,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了很多有關物業服務企業提供養老服務的一些法令法規與地方政策,但是大都是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多多提供養老服務,讓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到養老服務中來,沒有做出詳細規范,監督機制也沒有得到發揮。這使一些想要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物業服務的企業心中難免有所顧慮,止步不前,另外也給一些想要從中謀取私利的人有了可乘之機,利用優惠政策投機取巧,既浪費了公共資源,又沒有為目前尚在發展中的社區養老事業做出貢獻。
2.物業服務企業養老服務人才緊缺
養老服務服務群體是老年人,而老年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較大,因此對養老的專業性要求較高,需要有專門的經過培訓的、懂得護理知識的、會溝通協調的高素質人才,根據此次調查數據分析,缺少專業人員是提供助醫服務的物業服務企業數量較少的原因之一。同時,當前從事養老服務的服務人員的工資收入和社會地位普遍不高,這也導致養老服務領域的人才不足問題。
3.老年人對物業養老服務質量有所顧慮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老年人不選擇養老服務的原因中擔心服務人員專業度不高的老人有65人,占總人數的43.33%,擔心服務人員態度差的老人有47人,占總人數的31.33%,擔心服務人員懶惰的老人有29人,占總人數的9.54%,擔心服務人員擅自離崗的老人有19人,占總人數的12.67%,擔心服務人員侵害客戶財產的老人有23人,占總人數的15.33%,擔心物業服務企業對服務人員管理松散的老人有33人,占總人數的22.00%,其他原因有88人占總人數的58.67%,以上不難看出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服務人員素質上的顧慮。老年人多數沒有享用過養老服務,再加上新聞上時有報道護工毆打老人,竊取老年人財產的問題,導致老年人對物業養老服務質量有所顧慮和擔憂。
4.老年人思想觀念受限,消費能力有限
當今社會有農村子女向城市務工、經濟不發達地區子女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的趨勢,導致老人與子女分離,空巢老人現象發生,甚至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此外,由于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也逐漸步入老齡化,子女與父母異地生活等原因,使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淡化,但是仍有不少老人秉承“養兒防老”的觀念,認為養老應由子女承擔,導致不愿意“花錢雇人”照顧自己。其次,老年人由于生于糧食不足的六七十年代,還保有省吃儉用的思想,不肯拿出一筆錢來用于給自己養老,導致難以形成有效的市場需求。此外,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養老金不充足,消費能力有限,對于養老問題寄希望于政府,想讓政府解決養老問題,因此并不愿意為養老服務支付費用。
三、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建議
1.整合資源優勢,提高服務質量
物業服務企業要比其他的養老服務產業更加了解小區的養老服務對象,即老年業主的養老需求,因為物業服務企業能夠方便掌握業主的一些詳細信息,因此更加了解他們;而且物業服務企業也有熟悉并且能夠利用企業物業的共用部分、共用設施和公用設備等這些現成資源的優勢;再加上大多數物業能夠做到24小時管理、全天候為客戶服務,這就意味著物業服務企業擁有社區養老服務的即時性、連續性和持久性。因此,物業服務企業應該利用這一天然優勢提高自己的服務項目,資質高一些的企業還可以利用所管理的社區資源進行配套整合,把社區內不同經營性質的店鋪進行資源整合,與調查需求的服務內容進行數據對接,比如超市、理發店,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不斷地擴大經營規模,提供高品質的居家養老服務。
2.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國務院辦公廳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文件中指出:要拓寬融資渠道,推動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問題,抓好支小再貸款等政策落實;對符合授信條件但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民辦養老機構,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由此可見物業服務公司可以利用國家政策的支持,向商業銀行進行貸款,拓寬融資渠道。政府有必要加大投入,這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有力保證。
物業服務企業應該加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宣傳,通過宣傳讓老年人了解物業公司提供養老服務更方便,能夠服務的項目更多,能滿足老年人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同時物業服務人員應根據老年人的經濟狀況,積極探索老年人潛在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向老年人宣傳與養老服務配套的相關服務,并對養老服務相關項目收費的合理性進行解釋。不但要根據養老服務行業收取的服務價格進行調查和分析,制定一套合理的養老服務價格,還要根據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和需求分層級地制定價格,讓不同經濟狀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養老服務。這樣既能提高老年人老年生活的幸福感與生活品質,也能在提高企業信譽的同時,為公司創造一定利潤,促進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3.開展志愿者活動
物業服務企業在參與到養老服務中去的時候,應該對志愿者加以重視,不僅要在社區中多鼓勵老年志愿者加入到養老服務中去,還要多鼓勵年輕人覺得加入。對于老年志愿者,可以積極宣傳,讓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多多幫助有困難的老年人,并對志愿服務者提供優惠政策,待其沒有自理能力時,享受養老服務優先待遇、優惠政策;大學生是高素質人才,對這些年輕志愿者,可與學校合作,積極在校內宣傳,鼓勵大學生參與養老服務,對積極參與養老服務的大學生采取志愿者評獎評優加分制度。鼓勵志愿者積極參與不僅能有效緩解養老服務人員緊缺的問題,還能提升服務人員、被服務人員的幸福感,提高參與志愿者活動人員的責任感、公益感。 PR
參考文獻:
[1]魯捷,倩倩,張帥.物業企業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優勢與建議[J].住宅與房地產,2020(16):35-37.
[2]魯捷,倩倩,朱妍.物業企業參與居家養老服務思與探[J].城市開發,2020(09) 76-78.
[3]陳偉.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的模式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2020(12):7.
[4]陳海燕.物業企業參與社會化養老服務探討[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 (06):18.
[5]張芙蓉.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調查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 6,37(28):120-122.
(作者簡介:李新月,在讀碩士研究生,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