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威
作者胡超有20年一線經驗且深入研究了經典營銷理論,他曾在零點有數、固特異輪胎、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在線教育品牌VIPABC等機構任職,花過50億市場費用,經歷了營銷從傳統到數字時代的轉變。
如今在網上搜市場營銷,看到的是怎么收數據,怎么拉流量,怎么搞文案,怎么做短視頻。CMO要解決團隊怎么建、戰略怎么定、預算怎么花這些變數無窮的實際問題,如胡超所說,大家在新打法中“暈掉了”,但營銷的底層邏輯其實沒有變。
這些年包括我在內的業界小伙伴紛紛出書,提出了各種所謂的模型、方法論,這都是很好的探索,《極簡市場營銷》的長處是,其基礎框架基于成熟的被驗證過的經典理論,并在前人基礎上根據中國當今市場狀況做了歸納和提升。
也就是說,《極簡市場營銷》的內容你過去一定或多或少看過聽過用過,但是沒想到可以用這樣一條簡單的線索把市場營銷的基本要素串起來。
菲利普·科特勒和凱文·凱勒的《營銷管理》第15版,16開本大書,690頁,放在我的書架上多年,偶爾查閱,沒有勇氣全部看完。
而《極簡市場營銷》32開本(正常書大小)270頁,一頁沒多少字,但是作者提出的營銷的8大經典模塊、10個常用模型、6套管理報表、107個實戰案例,簡單清晰,讓人毫無畏懼感。

這種基于經典、總結消化、為營銷人基本工作場景提供模型指導的方法,體現了“創新就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認知提升就是知識的重新組合”這一當今被企業家和學者推崇的理念。
極簡是一種境界,是從極簡到極繁再回到極簡的過程,是我們對一個領域的認識,從局部到整體,再用整體指導局部的過程。
剛剛進市場部,你被分配的工作是寫公眾號,一年后你發現你的工作是“整合營銷傳播”中的一部分,然后開始參與其他部分,廣告、銷售促銷。
五年后你成為總監,負責“把市場部90%的錢都花掉”的“整合營銷傳播部”,10年后做了CMO(首席營銷官)或者CGO(首席增長官),你開始真正用8大模塊思考,砍整合營銷傳播部的錢,把預算用在“黑客增長”。
胡超從1997年大三就開始寫關于營銷的文章,發表在《銷售與市場》、《中國經營報》等媒體上,他說自己當年“無知者無畏”,寫“突破傳統營銷組合6P文化”這樣的標題。
工作以后,胡超用了18年的時間,“反復研讀過去60年形成的營銷理論體系反復研讀,把體系中涉及的實戰部分都親手做了一遍”,特別是2010年以后因社交媒體、數字技術和電商而崛起的黑客增長,胡超在擔任在線教育獨角獸企業CMO期間也做了充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