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普遍發展和應用的今天,幼兒園教育將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關鍵性的要求與目標。運動游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還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加強。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幼兒園的晨間活動、餐后活動和戶外活動等各個環節中滲透運動游戲,實現運動游戲與一日活動的結合,這樣才能夠實現幼兒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運動游戲;一日活動;幼兒園
基于素質教育理念,幼兒教師既要強化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又要實現幼兒智力和品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效開展運動游戲,從而實現對幼兒的全方位培養,助力幼兒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開展運動游戲的重要性
幼兒園一日活動,是一種多元化教育的實踐教學模式,有著很強的互動性與實踐性。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不僅僅在于使幼兒身心得到初步的鍛煉和啟迪,還在于其自身發展水平的初步提高。非智力因素在這一階段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體育游戲是非智力因素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將其引入一日活動中,不僅有利于幼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運動游戲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有效開展運動游戲能夠強化幼兒的身體素質,提升他們的運動能力。幼兒園的體育運動游戲一般圍繞幼兒的走、跑、跳、投等動作的發展而設計,幼兒在完成運動游戲時自然能夠增強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其次,體育游戲有利于幼兒智力的發展和提高。幼兒在參與運動游戲的過程中,當遇到一些較為復雜的任務和要求時,需要不斷地體驗和思考。這一過程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發展幼兒的智力。最后,運動游戲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完成游戲任務時,幼兒不僅需要進行交流溝通以尋求合作,還需要在規則內追求勝利的結果。這不僅能夠讓幼兒逐漸形成規則意識、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等,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勇敢和堅強等個性品質。
二、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效開展運動游戲的策略
1. 在晨間活動中安排運動游戲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中,晨間活動是幼兒每天入園后參與的第一個活動。晨間活動組織與開展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幼兒一整天的情緒基調,以及幼兒參與后續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晨間活動的有效開展對于教師一日活動的設計與開展至關重要。在晨間活動中,教師需要達成兩個主要方面的目標和任務。一方面,教師需要借助晨間活動喚醒幼兒的身體,讓幼兒的四肢和大腦能夠充分活躍起來,為參與后續教育活動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通過晨間活動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基于這樣的目標和要求,幼兒教師在設計晨間活動時,可以將運動游戲作為主要形式。在運動游戲的過程中,既能夠充分活動幼兒的身體,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還能夠通過趣味性游戲內容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后續一日活動。
在安排運動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趣味性原則,教師設計的運動游戲要對幼兒有足夠的吸引力,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并且堅持完成整個游戲。二是科學性原則,教師在選擇運動游戲時不僅要充分考慮運動游戲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即運動游戲對于幼兒各方面身體素質的鍛煉和強化作用,而且需要考慮到運動游戲的適配性,即晨間活動中的運動游戲既要具備一定的強度,讓幼兒的四肢能夠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得到鍛煉,也要考慮幼兒體育運動的能力,不能選擇過于復雜、難度大、幼兒無法完成的游戲活動。否則不僅影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還容易引發安全問題,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
2. 在餐后活動中開展運動游戲
幼兒教師在安排一日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動靜結合。一方面,體現在整體活動上的動靜結合,也就是需要將活動量較大的體育運動、戶外游戲活動與活動量較小的繪本閱讀、學習兒歌表演等活動相結合;另一方面,體現在運動游戲這種單一項目的安排中,既要有操作復雜,比較費時費力的運動游戲,也要有操作簡單,活動范圍和幅度較小的運動游戲。而對于餐后活動的組織安排而言,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緩慢的活動來消化食物,并且做好午睡準備。因此,教師在餐后活動中安排一些運動量比較小,過程比較舒緩的運動游戲正好能夠滿足這一要求。
例如,在餐后活動環節,幼兒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內幼兒的整體能力和興趣偏好,組織開展編花繩的小游戲。在編花繩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兩兩組隊,一起編花繩。以自己的座位為出發點,完成一種變化的一方就可以向前走一小步,直到手中的花繩無法再變化,走在更前面的幼兒獲勝。類似這樣的運動游戲既能夠讓幼兒保持愉悅的心情,又不會過度刺激幼兒的情緒,使其處在高漲的情緒下無法盡快入睡,還能夠避免幼兒在飯后進行劇烈的運動。
3. 在戶外活動中組織運動游戲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關鍵性環節之一。這一環節既能夠讓幼兒接觸周圍的生活環境,培養和鍛煉幼兒戶外活動、實踐的能力,又能夠讓幼兒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安排有一定運動量和運動要求的游戲。在安排與設計游戲時,首先,教師需要考慮班級幼兒的年齡,具體指的是幼兒本身體育運動的能力。對于小班的幼兒,教師需要適當降低運動游戲中的活動要求和任務難度;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教師則可以逐步增強運動游戲的難度和強度。其次,教師需要考慮運動游戲的目標與任務。在當前的教育教學環境下,教師開展運動游戲不只是為了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還要讓幼兒在參與運動游戲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規則意識,培養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教師在進行運動游戲內容和任務的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目標和要求。
例如,教師可以在戶外活動中組織幼兒進行“快快集合”的運動游戲。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將幾根短竹竿發給幼兒,一根竹竿需要兩名或者三名幼兒共同握持,然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調整位置,讓竹竿始終朝向教師站立的方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完成小組成員的尋找與劃分,也可以讓幼兒自己商量調整行動位置的口令。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既能夠使幼兒的運動能力、平衡能力等得到鍛煉,還能夠讓幼兒形成令行禁止的游戲規則意識,并且認識到團結合作、相互溝通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幼兒的交流與表達能力。
三、結束語
幼兒啟蒙階段是對幼兒的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將運動游戲與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結合,使幼兒的身體素質、精神品質、思維智力等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童甜甜,汪曉贊,尹志華. 核心素養視域下幼兒園運動游戲課程開發的現實訴求與路徑[J].體育學刊,2018,25(5).
[2]劉曉莉. 淺談游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如何有效的開展[J]. 當代家庭教育,2020(32).
[3]沈虹虹.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在一日生活中的開展與實施[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