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芳,李文紅,李婷婷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91)
茶多酚是一類從茶葉或廢茶中提取的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又稱為茶鞣或茶單寧,占茶葉干物質重量的15% ~30%(陳磊,2021)。主要成分包括兒茶素類、花色素類、黃酮醇類、花白素類、酚酸及縮酚酸類等,其中兒茶素類化合物比例最高,占65% ~80%(張旖旎等,2021)。兒茶素可作為兩種幾何異構體之一存在,取決于C 環2 位和3 位的39,49- 二羥基苯基和羥基的立體化學構型:反式兒茶素和順式表兒茶素。每種幾何異構體又以兩種光學異構體的形式存在:(+)- 兒茶素和(-)- 兒茶素(C)和(+)- 表兒茶素和(-)- 表兒茶素(EC)。(-)- 兒茶素可通過與沒食子酸酯化分別形成(-)- 兒茶素-3- 沒食子酸酯(CG)、表兒茶素-3- 沒食子酸酯(ECG)、(-)- 表兒茶素-3- 沒食子酸酯(EGCG)和(-)- 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GCG)(Mendel Friedman,2007)。
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多種生物學作用,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抗癌等。兒茶素類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均為2- 連(或鄰)苯酚基苯并吡喃衍生物,作為抗氧化劑的活性高于一般非酚類或單酚羥基類抗氧化劑(黎偉等,2007)。茶多酚的主要抑菌機制是與活性氧物質反應,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形成,酚羥基官能團和苯環與蛋白質上的氫鍵相結合,降低蛋白質活性,限制DNA 的復制,破壞了細菌的遺傳系統,鄰位酚羥基與金屬離子發生絡合反應阻礙了細菌的生長繁殖(郭子玉等,2018 ;CUI 等,2012)。研究表明,茶多酚對腺病毒、皰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冠狀病毒等多種病毒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高婷,2022)。在抗癌方面,茶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可以通過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轉移和侵染、抑制血管生成、抗甲基化作用和理療放射性損傷等方面發揮抗癌作用(張楊波,2019)。目前,在育肥牛飼糧中添加茶多酚的研究較少,本文旨在探究茶多酚對育肥牛生產性能和瘤胃發酵性能的影響,為茶多酚在育肥牛生產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1 試驗設計 試驗將24 頭健康,體重[(400±15)kg] 接近的西門塔爾雜交肉牛隨機分為4 組,每組6 頭,分別為對照組、茶多酚低、中、高劑量組。對照組肉牛飼喂基礎日糧,茶多酚處理組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01%、0.02%和0.04% 的茶多酚,基礎日糧參照肉牛飼養標準(NY/T 815-2004),見表1。預試期10 d,正試期60 d。每天飼喂2 次,統一飼養管理。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干物質基礎)
1.2 育肥牛生長性能測定 正式試驗第0 天和第60 天對肉牛進行空腹稱重,計算總增重量和平均日增重。每天記錄肉牛干物質采食量,計算料重比。
平均日增重/kg=(第60 天體重- 第0 天體重)/60
料重比= 每日干物質采食量/ 平均日增重
1.3 瘤胃發酵參數檢測 使用瘤胃管采取瘤胃液,使用便攜式酸度計測定pH。采用比色法測定氨態氮含量,采用氣相色譜儀測定瘤胃揮發性脂肪酸含量。
1.4 血清SOD 和MDA 檢測 育肥牛頸靜脈采血10 mL,分離血清,按照說明書檢測血清中SOD和MDA 水平。
1.5 試驗數據 通過SPSS 26.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用“均值± 標準差”表示。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P <0.05 表示差異顯著,P <0.01 表示差異極顯著。
2.1 茶多酚對育肥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組比較,茶多酚組育肥牛每日干物質采食量差異不顯著(P >0.05)。0.02% 茶多酚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0.01% 與0.02% 茶多酚組平均日增重差異顯著(P <0.05)。0.02% 茶多酚組料重比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與0.01% 和0.04% 茶多酚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結果表明,飼糧中添加0.02% 茶多酚能顯著提高育肥牛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表2 茶多酚對育肥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2.2 茶多酚對瘤胃發酵參數的影響 由表3 可知,0.02% 和0.04% 茶多酚組氨態氮水平較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與對照組比較,0.02%和0.04% 茶多酚組乙酸與丙酸比值顯著降低(P <0.05)。pH、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各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 >0.05)。結果表明,0.02% 和0.04% 茶多酚能顯著升高瘤胃氨態氮水平,降低乙酸與丙酸比值。

表3 茶多酚對育肥牛瘤胃發酵參數的影響
2.3 茶多酚對育肥牛血清SOD 和MDA 的影響由表4 可知,飼糧添加0.02% 和0.04% 茶多酚能顯著提高血清SOD 活性,與對照組和0.01% 茶多酚組差異顯著(P <0.05)。與對照組相比,0.02%茶多酚組血清MDA 含量顯著降低(P <0.05)。由此可見,飼糧中添加0.02% 茶多酚能提高育肥牛血清SOD 活性,降低血清MDA 水平,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

表4 茶多酚對育肥牛血清SOD 和MDA 的影響
3.1 茶多酚對育肥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茶多酚具有消除自由基、抗菌、抗病毒、改善腸道微環境等多種生物學功能(黃雅莉等,2021),現代研究證明,其能提高多種畜禽和水產動物的生長性能,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促生長飼料添加劑。研究表明,在生長育肥豬日糧中添加茶多酚可以提高其生長性能,改善肉品質,增強抗氧化功能,適宜添加量為400 mg/kg(劉冬等,2021)。飼糧添加茶多酚可顯著提高肉雞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屠宰性能,提升肌肉品質,其中0.04%的添加量效果最佳(蔣磊等,2021)。0.2 ~0.6 g/kg 的茶多酚可顯著提高馬口魚的增重率,0.2 ~0.8 g/kg 的茶多酚顯著提高其肥滿度,0.2 ~0.8 g/kg 的茶多酚可顯著降低體組織中的脂肪含量,表明飼料添加茶多酚能改善馬口魚生長性能(雷宇杰,2020)。本試驗結果顯示,飼糧中添加0.02% 茶多酚能顯著提高育肥牛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3.2 茶多酚對育肥牛瘤胃發酵參數的影響 反芻動物瘤胃pH 是反映瘤胃內環境的重要指標,瘤胃內環境的穩定有利于動物的健康成長(張腱皓,2022)。本試驗結果表明,飼糧添加茶多酚對牛瘤胃液pH 無顯著影響。飼料中添加發酵茶渣,肉羊瘤胃液pH 無顯著差異,且均在6.78 ~6.90,并不影響瘤胃內微生物活性及動物生長性能(冉雷,2022),與本研究結果相似。瘤胃內氨態氮(NH3-N)是飼料中含氮物質經瘤胃降解產生的,其含量能反映瘤胃微生物對含氮物質的分解和利用能力,有效含量為5.0 ~30.0 mg/dL(Thao 等,2013)。在本試驗中,添加0.02% 和0.04% 茶多酚能顯著提高瘤胃NH3-N 含量,表明茶多酚能促進瘤胃微生物對含氮物質的利用率。本試驗結果顯示,飼糧中添加茶多酚對育肥牛瘤胃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均無顯著影響,但0.02% 和0.04%茶多酚組乙酸與丙酸的比值顯著降低,表明茶多酚可以改善瘤胃的發酵模式,提升育肥牛的能量代謝,從而提高其生長性能。
3.3 茶多酚對育肥牛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兒茶素,在結構中有連或鄰苯酚基,可以和自由基直接結合,形成含鄰苯二酚結構的自由基,其穩定性好,可以減少活性氧對動物機體造成的損傷(吳夢瑤等,2021)。肖紅艷等研究顯示,使用茶多酚21 d 后,奶山羊血清丙二醛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第42 天茶多酚組的血清GSH-Px活性有提高趨勢,表明茶多酚能顯著提高奶山羊的抗氧化功能(肖紅艷等,2021)。付晶等試驗表明,400 mg/kg 茶多酚可極顯著提高乳鴿十二指腸總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和乳酸脫氫酶活性(付晶等,2021)。本研究結果顯示,飼糧中添加0.02% 和0.04% 茶多酚能顯著提高血清SOD 活性,0.02% 茶多酚組顯著降低血清MDA 含量,顯著提高育肥牛的抗氧化能力。
在育肥牛飼糧中添加0.02% 茶多酚能顯著提高育肥牛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顯著提高瘤胃氨態氮水平,降低乙酸與丙酸比值,提高血清SOD 活性,降低血清MDA 水平,增強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