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怡筠
(煙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山東煙臺 2640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需求不斷提高。而瘋牛病、禽流感等疾病的出現,不僅容易給畜牧養殖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容易經動物源性食品走上消費者餐桌,威脅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瘋牛病為例,該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具有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等特點。自瘋牛病出現以來,逐漸席卷全球,給養牛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控制瘋牛病的發生和傳播,世界各國頒發了一系列的飼料禁令和特殊風險物質的禁令,但這些禁令的落實均依賴于對食品和飼料中動物源性成分的檢測,這樣才能保證食品和飼料的安全。基于食品和飼料中動物源性成分檢測的重要性,下文就結合《動物飼料及產品分析檢測方法》一書內容進行分析。
由鄒興淮編著、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動物飼料及產品分析檢測方法》是一部系統論述飼料營養成分含量分析、飼料有害有毒物質檢測、動物產品成分分析等相關內容的著作,該書共分為3 個章節,每章又細分為若干小節。第一章從樣品采集與制備、樣品有機營養成分分析、飼料熱能測定、樣品無機化學成分分析幾個方面闡述了飼料及產品營養成分分析方法;第二章分析了飼料質腐敗鑒定及有害有毒物質檢驗方法,對引發飼料質量安全的幾種常見因素,如飼料原材料腐敗變質、亞硝酸鹽含量、棉酚含量、農藥含量、鉛和鎘含量、黃曲霉毒素等提出了相應的檢測辦法;第三章為動物消化代謝試驗,即根據動物代謝產物進行檢測,確定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及脂肪、蛋白質等的代謝情況。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發現,《動物飼料及產品分析檢測方法》一書不僅包含了飼料檢測技術的相關內容,而且成為提高食品

書名:動物飼料及產品分析檢測方法
作者:鄒興淮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9
ISBN:9787503853074
定價:26.00 元和飼料質量安全的關鍵措施。因此,該書可作為畜牧養殖業和飼料加工業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食品和飼料中動物源性成分檢測的工具書。動物源性成分指的是含有動物組織的成分。因為動物源性成分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農藥、重金屬、霉菌毒素等容易經過飼料加工環節引發動物疫病,對畜牧養殖業造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容易經過食品加工環節走上消費者的餐桌。因此,對食品和飼料中動物源性成分檢測分析尤為重要。
參考動物源性成分定義,以及該書相關內容可以發現,幾種常見的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方法如下。
(1)魚粉。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市場提高了對魚粉的需求量。一些不法商家為謀求利潤,會在魚粉中摻入蟹殼粉、蝦殼粉、血粉、羽毛粉等成分。并且這些成分的添加量經過精心設計,通過“凱氏定氮法”測定魚粉中蛋白質含量,無法鑒別出魚粉的好壞。采用劣質魚粉飼養魚類,不僅會造成魚類營養不良,影響魚類的生長發育,而且容易因蛋白質攝入不足,降低魚類免疫力。因此,可參考該書中的魚粉檢測方法,魚粉中真蛋白質與重金屬鹽類發生鹽析作用生成沉淀,而非蛋白氮易溶于水,在沉淀物中利用“凱氏定氮法”可測定出魚粉中真蛋白質的含量。
(2)乳粉。乳粉是除去乳中全部水分,干燥后形成的粉末。乳粉具有重量輕、易存儲、營養豐富等特點,乳粉可以加水沖調飲用,非常方便,而且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在乳制品行業不斷發展的當下,霉菌毒素超標、獸藥和抗生素殘留、鮮奶摻假等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并且容易影響到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此,只有采用合理的檢測方法才能保證乳粉的質量安全。參考該書有機營養成分檢測方法檢測乳粉中的脂肪、蛋白質、還原糖、鈣等的含量。如采用霉菌毒素檢測儀檢測乳粉中黃曲霉毒素等多種霉菌毒素;采用藥物殘留檢測儀檢測乳粉中抗生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量。
(3)動物油脂。粗脂肪是飼料中脂溶性物質的總稱,其中包含動物油脂,也被稱為真脂肪。動物油脂具有能量高的特點,同等質量下,動物油脂氧化分解所產生的能量是糖分的2 倍多。在飼料中添加動物油脂可提高飼料適口性和動物消化率,改善動物的生產性能。因此,可根據該書內容采用索氏抽提法,利用脂肪易溶于有機溶劑的原理測定出飼料中游離態脂肪的含量,
總之,傳統食品和飼料檢測方法存在精度不高等弊端,因此,對食品和飼料中動物源性成分檢測分析要從細節入手、多方選擇,這樣才能為食品和飼料的質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