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鋼
(重慶市永川區中醫院,重慶 402160)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痛、腹脹、排便異常、大便形態異常等,其病程較長,病情易反復發作(持續性發作或間歇性發作)。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胃腸道缺乏明顯的形態學與病理學改變,但其腸道存在嚴重的生理反應過度現象,導致腸道易激惹,進而引起一系列的癥狀。在臨床上,根據糞便Bristol 分型,可將腸易激綜合征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種類型。據統計,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約占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總數的15%。本文主要是探討用宣肺通腑湯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效果。
按照隨機原則抽選我院2018 年12 月至2020年12 月收治的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有106 例患者參與本研究。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病歷資料完整;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患有胃腸道器質性疾病;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或不耐受;對治療的依從性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將這106 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18 ~66 歲,平均年齡為(54.57±7.32)歲;其平均病程為(5.24±3.04)年;其中,男、女分別有26 例、27 例;存在便秘、腹痛、腹脹、納差癥狀的患者分別有53 例、12例、14 例、7 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18 ~67歲,平均年齡為(54.24±7.84)歲;其平均病程為(5.24±3.04)年;其中,男、女分別有25 例、28 例;存在便秘、腹痛、腹脹、納差癥狀的患者分別有53 例、12 例、14 例、7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用馬來酸曲美布汀膠囊(生產廠家:浙江昂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882)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口服,100mg/ 次,3 次/d,分別于三餐前30 min用溫水送服,持續治療14d。用宣肺通腑湯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宣肺通腑湯的組方是:黃芪20g、苦杏仁l0g、酒大黃l0g、桃仁15g、萊菔子15g、川厚樸8g、積殼20g、檳榔20g、烏藥15g。氣虛者加黃芪30g,舌苔白膩者加白蔻仁、生薏苡仁各20g,腹脹、納差嚴重者加炒麥芽20g、砂仁8 g,乏力、自汗者加黨參、白術各20g,腹痛嚴重者加延胡索20g。水煎服,每天服1 劑(150 mL),分早晚2 次服用,共用藥14 d。
比較兩組患者的總體療效及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如腹瀉、皮疹等)的情況。用顯效、有效和無效評估兩組患者的整體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主要癥狀全部消失,排便正常,無腹痛、腹脹表現。有效:治療后患者的主要癥狀有所好轉,排便基本正常,偶爾出現腹痛、腹脹表現。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療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例數- 無效例數)/ 總例數×100%= 總有效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包括便秘、腹痛、腹脹、納差)積分,各癥狀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 分、1 分、2 分、3 分,總分為12分[1]。比較兩組患者便秘、腹痛、腹脹、納差癥狀的治療效果。這四個癥狀的治療效果均用顯效、有效和無效進行評估。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該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該癥狀有所減輕。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該癥狀未減輕[2]。(總例數- 無效例數)/ 總例數×100%= 總有效率。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血清P 物質(SP)、生長抑素(SS)及神經肽Y(NPY)的水平。上述指標的檢測方法是:采集患者晨起空腹狀態下的外周靜脈血3 mL,經離心處理后分離出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中SP、SS、NPY 的水平,檢測所用的試劑盒購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將SPSS 26.0 軟件作為本研究中統計學處理的核心軟件,采用該軟件對相關統計資料進行計算分析,得到數據之間的聯系及變化趨勢,本研究中的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規律,且遵循一般數據顯示規則。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11%,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5.47%,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體療效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s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s )
組別 臨床癥狀積分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53) 4.23±0.43 1.03±0.41對照組(n=53) 4.52±0.23 2.56±1.52 P 值 >0.05 <0.05
觀察組患者便秘、腹痛、腹脹癥狀治療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納差癥狀治療的總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6。

表3 兩組患者便秘癥狀治療效果的比較

表4 兩組患者腹痛癥狀治療效果的比較

表5 兩組患者腹脹癥狀治療效果的比較

表6 兩組患者納差癥狀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SP、SS、NPY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P、SS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血清NPY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7。
表7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SP、SS、NPY 水平的比較(± s)

表7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SP、SS、NPY 水平的比較(± s)
組別 血清SP(pmol/L) 血清SS(pg/mL) 血清NPY(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53) 354.20±15.45 45.7±13.56 28.3±3.43 10.5±3.29 62.5±7.25 131.6±15.83對照組(n=53) 354.42±1.28 72.3±13.87 28.2±1.15 13.2±4.17 61.8±1.60 85.2±7.5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用藥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77%,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3.21%,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8。

表8 兩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以腹痛、腹部不適、排便異常為主要表現的功能性胃腸病。此病的病程較長,易反復發作,治愈困難。此病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等類型,其中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占多數。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藥物療法(常用的藥物有解痙劑、通便劑、止瀉劑、促胃腸動力劑等)和心理療法治療此病。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屬于中醫學中“腹痛”“便秘”等范疇。《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中提出“理大便必須調肺氣也”,認為人體的肺臟為華蓋,主一身之氣,且與腸道相關聯。肺氣的肅降能夠改善腸道的傳導功能,而腸道功能的改善又能反作用于肺部,有助于肺的肅降[3]。一旦肺失清肅,則津液無法及時運達腸道,就會出現排便困難的現象,導致便秘的發生。中醫主張以宣肺理氣、通便導滯、肺腸同治為主要原則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4]。在本研究所用的宣肺通腑湯中,黃芪可補肺益氣、補氣升陽,酒大黃可瀉下攻積、活血祛瘀,桃仁可潤腸通便,萊菔子可消食除脹、降氣化痰,川厚樸可行氣消積、燥濕除滿,積殼可理氣寬中、行滯消脹,檳榔可行氣、消積、導滯,烏藥可行氣止痛、溫腎散寒,苦杏仁可降氣潤腸,是“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的直接體現。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宣肺理氣、通便導滯之功[5]。研究指出,用宣肺通腑湯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能在胃腸蠕動較為亢進時減弱其蠕動程度,減輕對腸胃的刺激,而在胃腸蠕動不足時又能促進其蠕動,繼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狀[6]。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宣肺通腑湯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減輕患者便秘、腹痛、腹脹等癥狀,改善其血清SP、SS、NPY 的水平,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